傷膝傷腳還影響走路!這幾類鞋建議謹慎選擇

2025年07月01日 22:23

走路多了腳疼、膝蓋疼

可能是鞋子沒選對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

如何加強小腿和足部肌肉力量?

往下看,一同了解↓

這幾種鞋子傷膝傷腳傷關節

你穿過嗎?

厚底鞋

厚底鞋會導致腳部對地面的感知能力下降,在不平的地面行走時,容易出現踝關節扭傷、膝關節活動受限,進而導致膝關節疼痛

圖源:公共圖片庫

硬底鞋

如果鞋底過硬、不易彎曲,會妨礙跖趾關節活動,前足不能順利完成推進動作,膝關節承受應力將增大,出現疼痛。

布鞋

布鞋雖然很輕便,但是鞋底太軟,失去了緩衝作用,所以老年人不建議選用

圖源:AI生成

高跟鞋

女性穿高跟鞋會增加大腳趾的壓力,引起拇外翻,同時也會增加膝蓋的壓力,造成膝蓋疼痛。

人字拖

人字拖的鞋底又平又薄,減震能力差,走路時需要用腳趾緊緊夾住拖鞋,時間長了就可能導致足跟、足弓和足趾的慢性損傷。另外,穿人字拖走路時,人會不由自主地保持身體重心前傾,時間一長,膝蓋和腰部脊椎都會疼痛。

圖源:AI生成

碳板跑鞋

碳板跑鞋的核心創新在於足底嵌入了一塊碳纖維板,這種設計旨在藉助碳纖維板的剛性,為跑步者提供額外的推進力,同時減少小腿肌肉在跑步過程中的負荷,進而提升跑步的速度和效率。

然而,碳板跑鞋在帶來諸多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隱患。普通跑鞋允許足弓適度彎曲,從而分散應力;而碳板跑鞋可能產生「蹺蹺板效應」,使前腳掌和足跟承受更大的衝擊力,並且可能限制足底筋膜的自然伸展。

如果長期高頻使用碳板跑鞋,腳底板會持續處於緊繃狀態,容易引發微損傷。當這些微損傷不斷累積,便可能引發各種問題。比如連續進行高強度訓練且休息不足,損傷就會逐漸累積,最終引發炎症反應。

怎樣選出走路不累腳的鞋?

選鞋時將鞋尖和鞋跟對摺,如果折彎點在鞋底前1/3,對足弓會起到非常好的支撐作用,鞋前側的柔軟度可以允許腳趾自由活動,不至於長時間走路出現勞累。

如果鞋的折彎點在正中間,也就是足弓的位置,這種鞋對足弓沒有支撐作用,容易出現崴腳的問題。

如果鞋底特別硬不能折彎,這種鞋穿起來會特別累,腳趾不能自由活動,長時間走路會特別疲勞。

不同人群

如何選擇適合的鞋?

跑步愛好者:

對於日常慢跑,建議選擇支撐性和靈活性更好的訓練鞋,以減少足部受傷的可能性。碳板跑鞋更適合比賽或高強度訓練時使用。

圖源:微信公共圖片庫

拇外翻人群:

前端不要太窄,鞋底也不要太軟,鞋跟高度在2~3厘米。

容易崴腳人群:

選擇高幫鞋,對腳踝有一定的保護和穩定作用。

扁平足人群:

應該選擇有足弓支撐的鞋子,且鞋底不要過軟,建議選擇系帶的鞋子,穩定性更強。

圖源:微信公共圖片庫

老年人:

人在衰老時,足部結構和功能會發生改變,易出現足弓塌陷。建議選擇符合這些特點的鞋:①合腳:前端預留0.5~1cm空間(約一指寬),鞋子前端不宜過窄,確保腳趾有充分的活動空間。②防滑:鞋底以天然橡膠為首選。③減震:按壓鞋底,鞋底有一定形變后能回彈。④支撐:站立時雙腳向左右兩側翻一翻,測試鞋子的穩定度。如果腳踝部分很容易翻過去,建議不要購買。

解鎖正確走路姿勢

鍛煉身體不傷腳

健步走

正確健步走的要點:①步幅比正常步態多出一腳的距離;②頻率在每分鐘120步左右;③步態要穩,腳部不要出現「內八」或「外八」。

跑步

正確跑步的要點:①跑前熱身:蹲起10~15個,高抬腿10~15個,再加1組原地跑,激活身體。②跑步過程中:身體略微前傾,重心不要過度前移,兩腿交替有節律擺動,在蹬起的過程中另一條腿完成交替。當腳落地時,應當有順次地由腳後跟到腳尖落地,增加緩衝。③跑后拉伸:在跑步后,應做一些拉伸類動作,如壓腿等,放鬆下肢肌肉。

足部訓練

日常生活中可以進行一些針對性訓練,有助於加強小腿和足部肌肉力量↓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科普,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