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房主在後院為父建平房!父親去世了,房子也沒了,18萬鎊投資血本無歸…
在英國,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英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這不禁讓人覺得只要關起門來,人們在家就可以隨心所欲。
然而,這種觀念在涉及房屋建造和改造時卻是一個危險的誤區。事實上,英國對私人房產的自建行為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劃管控體系。如果不嚴格遵守法規,事前未獲得必要的規劃許可,房主不僅可能心血付諸東流,更可能面臨高昂的經濟損失,落得「房財兩空」的境地。
近期,55歲的Mark Jones就遭遇了這樣的困境。他未獲得規劃許可就擅自在自家後花園建造了一棟平房。如今,這棟價值18萬英鎊的房子將被勒令拆除,不僅房子沒了,投入的錢也打了水漂,全部心血付諸東流……
Mark來自伯明翰,是一名IT工程師。
2019年3月,Jones拆掉了後院的舊車庫,在原址上建起了一棟兩居室的所謂的「老人公寓」,並從主屋接入了水電和網路。據他透露,之所以要建造這樣一套房,是給71歲年邁體弱的父親Tony使用,方便他就近照顧。
這所新房子耗時六個月完工,面積約83平方米。內部設施相當齊全,包含廚房、餐廳、兩間卧室、一間浴室以及儲藏室。甚至還配套建了礫石車道和露台休息區。
Jones本以為這所房子會給自己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卻萬萬沒想到它帶來的是無止境的麻煩。
原來,Jones在建造房子前並沒有申請規劃許可(planning permission)。為何抱有這樣的僥倖心理,他解釋稱,自己「以為沒問題」,因為建築體量不算大,而且水電都是依賴主屋供應。
儘管Jones事後試圖亡羊補牢,提交了一份追溯性規劃申請(retrospective planning application),但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重鎚。他的追溯性規劃申請遭到伯明翰市議會的斷然拒絕。
議會官員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座憑空出現的建築「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必須在2021年拆除。
Jones並不死心,又提交了第二次申請,結果同樣石沉大海。如今,他收到了最後通牒:本月底前,必須拆掉這棟價值18萬英鎊的平房,否則將面臨法律訴訟。
面對議會強硬的態度,Jones感覺非常無奈,他說:「這棟平房明明在許可開發權(permitted development rights)範圍內,完全可以作為居住空間使用。它本是為我父親準備的,完全依賴主屋。況且附近好幾戶人家的花園裡都有兩層樓的建築,我以為自己這樣做沒問題。最初的預算只有6萬英鎊,後來因為增加了廚房才追加到18萬。」
據悉,伯明翰市議會之所以否決了Jones的追溯性規劃申請,還有一大原因是收到了Jones的多位鄰居的投訴。他們對於這棟建築極為不滿,稱它的「體量過大」,而且新房可能加劇停車難題,侵犯自家隱私,並對採光造成影響。
總之,鄰居們的投訴成了壓垮駱駝的關鍵稻草,議會要求Jones親自拆掉這棟平房。
在陷入規劃許可風波之際,Jones的生活也接連遇到麻煩。他的父親在平房建成僅幾個月後便不幸離世。不久后,他與妻子的婚姻也走向盡頭。在那以後,Jones便搬進了這棟後花園的平房居住。
Jones堅持認為,拆除這棟平房「毫無公共利益可言」,並指責市議會在「欺凌」他,執意要毀掉一個「完全合理」的家。
他申訴道:「看看這條街上其他房子吧,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就我的不行!在住房如此短缺的地區,這簡直荒謬至極。很多人都在花園裡蓋了房子。如果我拆了它,就真的無處可去,很可能要露宿街頭了。」
他強調,這棟平房「從來就不是獨立的建築」。
他說:「它沒有獨立的水、網路、市政稅(council tax)或垃圾處理。它本質上還是主屋的一部分。我承認本該先拿到規劃許可,但大家都能理解我當時的苦衷——我急著讓父親搬進來安享晚年。而且,只要在谷歌地圖上看看就知道,這片區域花園裡有建築的情況比比皆是,我當然以為這是安全的。從街上或者鄰居家花園看,根本看不到它,也看不到裏面的窗戶。以前這裏就是個車庫而已!」
目前,Jones仍未放棄自己的房子,他已向議會提交了一份新的許可開發權證書(permitted development certificate)申請,試圖證明建築的合法性。
伯明翰市議會一位女發言人對此回應道:「Jones先生目前仍處於違反2021年送達的強制執行通知(enforcement notice)的狀態。我們已給予他充分的寬限時間,要求其在本月底前履行拆除義務。關於他提交的新申請,最終決定即將出爐,屆時會有專案官員聯繫他告知結果。」
但據悉,即使這次申請獲得批准,Jones依然無法保住現有的平房。因為根據議會規定,他必須先將它拆掉,然後嚴格按照獲批的方案重建,才能算完全合規。
好吧,花費如此多心血的房子只能被夷為平地,這結局真讓人唏噓……
實際上,英國對於規劃許可的嚴格要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不加限制,任由房主隨意建造,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對於當地的環境、社區可能都會造成破壞。
這裏,我們也提醒大家,如果有改擴建之類的需求,一定要重視規劃許可的問題!
英國的規劃許可(有時也稱為規劃同意書(planning consent))是1948年《城鄉規劃法》(1948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賦予地方議會的權力,旨在給予議會批准建造或改建建築物的權利。其主要目的是確保任何擬議的開發項目符合當地規劃政策,並能考慮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以及遵守設計和安全標準。
因此,在進行房屋改擴建前,大家最好先聯繫當地規劃部門,了解自己的工程是否需要申請規劃許可——他們將負責審核申請。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建築工程、擴建或房屋改建都需要規劃許可,某些變更屬於所謂的「許可開發(permitted development)」。
對於需要規劃許可的,地方議會會審核房主的申請,並收集其鄰居的公開反饋,以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如果房主在未事先獲得同意的情況下繼續進行需要規劃許可的項目,當地議會可能會要求拆除該項目,或提交一份未經同意進行工程的追溯性規劃申請(retrospective planning application),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獲得通過。如果追溯申請被拒絕,當地議會可能會發出強制執行通知,這意味著房主必須撤銷該工程。就像文中的Jones一樣,得拆除自己的房子。
對於房主來說,心存僥倖是不可取的,即便能暫時瞞過議會,但那些不申請規劃許可進行了非法施工的房產是無法抵押的。由於賣家在出售環節有義務披露所做的任何改擴建,這個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而且,有可能影響房屋的價值。
總之,規劃許可看似小事,但絕不可忽視!就像文中的主人公,為了圖省事跳過了許可,最終卻換來拆除房屋,賠上心血的大教訓,為此因小失大太不划算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