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夫婦為當寄養家庭、翻新房子,卻變「爛攤子」

2025年07月07日 14:15

一對中年夫妻原本滿懷期待,要把家翻新成適合寄養孩子的新家,沒想到這場裝修夢變成了一場「噩夢」。

屋子裝修了一年多還住不了人,花了25萬,結果房子像廢墟一樣。自己還要「同時還3筆貸款」!

更離譜的是,他們還在門口發現了一桶人類排泄物——有人竟然直接跑進他們家「上廁所」,然後把糞便放在花園門口!

更氣人的是,在他們終止與建築公司的合同后,還被反鎖在自己家外面,最後只能靠電動工具把鎖切開才進得去家門。

但這對夫妻並不只怪建築公司,也把氣撒向了自己的貸款銀行——)。

他們說,銀行要求把原本11期的施工款壓縮成6期,結果讓建築公司太早拿到了太多錢。

他們付出去25.2萬,但請律師評估后發現,實際完工部分最多只值16.8萬。

這等於「多付了8.7萬」,現在還要追討回來。

屋頂還曾出現鳥窩,建築公司竟然直接把鳥窩封在天花板里,還是屋主自己發現並拆掉的。

專家去年就指出了10處問題,至今都沒修好。

目前,這對夫妻正在準備把建築公司告上維州民事與行政仲裁庭(VCAT)。

而被點名的建築公司目前沒有回應媒體要求置評的請求。

Lucy 和 Leo 原本滿心期待裝修自己的家,不只是為了舒適生活,更是為了成為寄養家庭。但如今,這場裝修變成了「燒錢噩夢」。

他們的房子原本市值110萬澳元,裝修完能漲到125萬-130萬。但現在要是「半拉子工程」賣掉,告訴他們可能只能賣到80萬。

Lucy說:「我們就要虧40萬本金,再加上30萬付給律師和建築公司的錢,加起來就是70萬的損失。Leo辛辛苦苦供房,我不忍心讓他白乾。」

裝修到後期,Lucy試圖只支付8.4萬澳元中的一半,因為她覺得根本沒看到應有的施工成果。

結果NAB銀行告訴她,如果不全付,就只能選擇另一條路:終止合同、重新申請貸款、整個項目從頭再來;

她說:「他們宣傳貸款靈活,其實一點都不靈活。當時我們如果解約,可能還會被建築公司反告,賠償超過10萬。」

這對新婚夫妻如今只能和兩隻狗擠在一個一居室的小公寓里,「每天遛五六次狗,太崩潰了」。

Lucy說,他們還在同時償還三筆貸款:房子、公寓和裝修貸款。而他們想申請只還利息,也被銀行拒了。

Leo認為,銀行不該一次給施工方太多錢:「如果能多設幾期,比如11期付款,每次都有嚴格驗收,就不會出這種事了。」

現在,他們的房子比原定完工時間晚了近300天,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真正住進去。

裝修房子本來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甚至願意提供幫助別人。但對於Lucy和Leo來說,這段經歷卻成了「人生暫停鍵」。

Lucy說,他們就建房貸款的問題多次向NAB銀行投訴,結果感覺「被敷衍了事」。

最後他們只好把事情上交給金融投訴局(AFCA)。

銀行最初只願意補償兩個月利息,這對夫妻覺得根本不夠,拒絕了。

之後在AFCA協調過程中,銀行又給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但他們還是覺得不公平,也拒絕了。目前調解仍在進行中,下一次會議安排在周二。

Lucy說,現在住房危機嚴重,而他們家一套房子空著住不了,另一套公寓也不能拿來租人住。他們甚至想把公寓借給一個領取養老金的朋友,但也做不到。

「我也沒法收寄養小孩了,誰能住一居室呢?我真是為失去選擇的自由而痛哭,我們的人生被卡住了,就等著把銀行和裝修公司的事理清。」

Lucy想提醒更多、注意建築貸款的問題。她說很多銀行將原本11期的付款計劃壓縮成5或6期,雖然名義上是「提高效率」,實際上更容易讓客戶被迫提前付錢。

「如果是原來的11期付款,我現在只需為5.6萬的工程付利息。但因為NAB只允許6期,我現在卻要為25.2萬付利息,等於我給了建築公司90%的錢,但房子連住都不能住。」

維州建築監管機構(VBA)表示,在過去兩年裡,已經收到了三起關於這家裝修公司的投訴,其中兩個已處理,第三個仍在等更多信息。

VBA也已派出檢查員實地查看房屋施工情況,並將出具報告。

目前這對夫婦並沒有公布涉事建築公司的名字,因為糾紛還在進行中。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辣媽聯盟,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