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不如悉尼?只因美國網紅一句話全澳吵瘋了
在澳洲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悉尼和墨爾本這對「姊妹城市」,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們熱議的焦點。
最近,一位名叫Drew Mork的美國網紅,憑藉一己之力,將這場關於兩座城市優劣的爭論推向了新的高潮。
他表示,在墨爾本期間他與超百位當地人交流,得到的反饋驚人一致:「他們開口就是 『悉尼爛透了,千萬別去 』。」
可他卻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悉尼在每個方面都完勝墨爾本」。
此言一出,全澳網友瞬間陷入了一場激烈的 「罵戰」。
在 Drew 眼裡,衡量一個城市的關鍵在於其居民的態度。他形容墨爾本的居民彷彿身陷苦海,人人愁眉苦臉,壓根不想開心生活,整個城市氛圍壓抑得令人窒息。
反觀悉尼,民眾熱情洋溢、和藹可親,臉上時刻掛著笑容,就憑這股子熱情勁兒,悉尼就已遠超墨爾本。
他還特地提到,墨爾本人常吐槽悉尼人只關心財富積累與外在形象,每天清晨跑步鍛煉,無非是為維持身材、彰顯自身價值。
可 Drew 卻覺得,這恰恰是悉尼的魅力所在,這種對生活品質、對自我形象的高標準追求,透著股積極向上的勁兒。
Drew 毫不掩飾對悉尼地標建築的喜愛。悉尼歌劇院在他眼中堪稱世界奇迹,任何照片都無法精準還原其絕美身姿,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那份震撼。
就連悉尼的海灘,也因碧海藍天、沙質細膩,成了遊客流連忘返的天堂,為城市魅力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悉尼人的包容態度更讓他印象深刻:「當我問起對墨爾本的看法,他們會說 『墨爾本有自己的魅力,但我們更愛悉尼的陽光 』。這種不踩低對手的自信,才是國際大都市該有的格局。」
一石激起千層浪,Drew 的爭議發言迅速在網路發酵,引起全澳網友激烈交鋒:「悉墨大戰」 線上開打!
悉尼網友迅速扛起「捍衛主場」的大旗。有人曬出數據:「悉尼是澳洲經濟中心,國際知名度吊打墨爾本,連海港大橋和歌劇院都是世界級地標,墨爾本拿什麼比?」
更有人犀利指出:「墨爾本人討厭悉尼,本質是『 Tall Poppy Syndrome 』(澳洲社會心理:嫉妒成功人士)—— 看到悉尼人有野心、敢拼搏,他們就坐不住了。」
墨爾本人則甩出 「全球宜居城市」 榜單反擊:「墨爾本多次蟬聯『世界最宜居城市』,悉尼連前十都難進!我們有文藝的小巷、先鋒的藝術展、24 小時不打烊的咖啡館 —— 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還有人嘲諷 Drew:「先看看你美國的槍擊案和種族問題吧,有什麼資格評判澳洲?」
他們覺得 Drew 根本沒看懂墨爾本的美,僅僅因為生活態度這點,就全盤否定一座城市,實在片面。
悉尼人則高舉「勝利旗幟」,進一步 「補刀」:「我從小在悉尼長大,從沒離開過,完全沒想過要搬去墨爾本。他們之所以不喜歡我們,是因為他們做不到我們這樣。」
在他們看來,墨爾本人滿心都是嫉妒,因悉尼在城市發展、經濟實力、國際知名度等方面一路領跑,便忍不住惡意抹黑。
當然,也有理智派網友站出來降溫。
一位澳洲本地網友理性分析:「悉尼是白天的城市—— 陽光、海灘、戶外運動,適合熱愛自然與活力的人,墨爾本是夜晚的城市』—— 藝術、音樂、小資情調,適合享受慢生活的靈魂。」
兩座城市宛如白晝與暗夜的雙生花,各有各的精彩,誰也取代不了誰。
仔細想想,這場 「悉墨大戰」 背後,反映的不正是大家對理想城市生活的不同嚮往嗎?
就像有人偏愛海邊晨跑的朝陽,有人鍾情深夜咖啡館的燈光;有人追求事業衝刺的快感,有人享受藝術熏陶的靜謐。
悉尼像是活力四射的青年,用明媚陽光、運動活力擁抱生活;墨爾本恰似沉穩內斂的學者,在咖啡香氣、藝術氛圍里探尋生活深意。
Drew 的觀點或許偏激,但也撕開了一個真相:城市的魅力從來不是 「碾壓」,而是 「獨特」。
悉尼的張揚與墨爾本的內斂,本就是澳洲多元文化的縮影 —— 正如網友所說:「非要爭誰更厲害,不如想想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別再糾結誰優誰劣。無論是追逐大海與陽光的悉尼,還是沉醉文化與夜色的墨爾本,都值得你駐足欣賞。
畢竟,選擇一座城,就是選擇一種心儀的生活,只要你在這兒過得開心愜意,那它就是屬於你的 「理想之城」。
你,又更傾心於哪座城市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發現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