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感恩毛主席被《炎黃春秋》打臉(高新)

2018年09月25日 14:24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文革時受到衝擊。(Public Domain)的父親文革時受到衝擊。(Public Domain)

筆者在本專欄的上篇《「沒有哪會有今天的我」是習近平「掏心窩子的話」》中已經介紹了當年因為一句「利用小說進行反黨是一大發明」而慘遭迫害十數年,出獄后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便是登載在官媒人民日報上的《紅日照亮了陝甘高原—-回憶毛主席在陝甘寧邊區的偉大革命實踐》,繼而又在黨內黨外批毛、否毛、清算毛的強烈呼聲中逆風而行,親登示範「對偉大領袖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深厚感情」……五年前趕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之際,習近平率領其他六常委暨黨國文武百官到「黨國神社」祭祖時,習近平也是獃獃地木立在那坐透明棺材之前,「久久不忍離去」……

在此之前,境外中西媒體一度炒作出了所謂習近平的「去毛」傾向,代表性的文章是《習暗推「去毛化」 毛澤東被人民大會堂「掃地出門」》,認為這是「六十年來中國最偉大的意識進步」……。說是已經建立牢固執政權威的習近平進一步推進去毛化,這次人民大會堂將毛澤東「掃地出門」更是將毛澤東誕辰紀念的痕迹抹得一絲不留,再次彰顯了其不走老路的改革決心。也意味著習近平徹底摘掉了他頭上的「毛左」帽子。

當時筆者即撰文提醒如上文字的作者,不妨上網閱讀一下在此之前湖南日報為配合習近平在北京紀念他老爸冥誕一百周年時發表的題為《銘記諄諄教誨 辦好湖南事情》,文中最為突出的內容就是習仲勛和習近平對毛澤東懷有深厚的感情,說是習仲勛1978年復出工作不久即發表了,《紅日照亮了陝甘高原——回憶毛主席在陝甘寧邊區的偉大革命實踐》,日後又專程到韶山,懷著對老領導、老戰友的深厚感情,拜謁毛澤東同志故居。

該湖南日報刊登過的習近平尊毛、崇毛、拜毛的文章中還援引習近平在毛澤東故居發表的講話說習近平:出了個毛澤東,這是韶山的驕傲,湖南的驕傲,全國人民的驕傲,中華民族的驕傲。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大好局面。

該報還特別提醒習近平的「知青出身」,說是「知青出身的習近平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在毛澤東思想教育培養下成長起來的;今天我們對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最好的紀念,就是繼承好、發揚好他們開創的偉大事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筆者在上篇文章也已經提到,2011年習近平還只是「王儲」的時候即已經專程到「紅太陽升起的地方」毛祖故居參拜,喝退下人後獨自在青年毛澤東曾經睡過數年的竹床上端坐良久,留下了「沒有毛主席,那有今天的我」一句題詞灑淚離開……

中國大陸最著名的毛左網站烏有之鄉網站當時據此發表文章說,習近平上韶山表明黨堅持捍衛毛澤東主席的地位,堅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人決不重蹈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上世紀自我否定歷史、「挖祖墳」進而自我毀滅的覆轍。

文章說:巧合的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掀起「非毛化」思潮,有人提出徹底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當時,正是習近平的父親,因「《劉志丹》小說案」被毛澤東打倒,審查、關押、監護長達16年之久的習仲勛帶頭上韶山捍衛毛澤東。2003年第十二期《中華魂》文章《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韶山感言寄語》說,「面對非難和倒行逆施,黨和人民給予有力回擊」。1983年,政治局委員習仲勛上韶山後寫道:「毛澤東思想是億萬人民革命意願和實踐的結晶,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

文章中還說:事實上,習仲勛、習近平兩父子對韶山「感情深厚」。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非毛化」思潮泛起,習仲勛帶頭上韶山捍衞毛澤東。有資料顯示,習近平曾經三次上韶山拜毛,最近一次是2011年3月,他以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身份到湖南調研,首站就是韶山,向毛銅像獻花,並參觀毛故居。就是在這次視察中,他留下了一句至今仍掛在韶山官員嘴上的名言:」(紅軍到陝北時)沒有毛主席,我父親早就被殺害了!哪裡會有今天的我!我們一家對毛主席充滿感激!」

習近平對毛澤東如此「感恩戴德」的源由是從官方黨史機構的網站和官方媒體開設的「習仲勛網上紀念館」之類都可以讀到以《習仲勛憶:毛主席若晚來幾天我就被活埋了》、《習仲勛差點被活埋》等為標題的文章內容,說的是1935年,中共「西北根據地」爆發了左傾錯誤影響下的「肅反」,當事人習仲勛後來回憶稱:「要是毛主席晚來幾天,我就會被活埋了。」
具體的故事內容是,當時的「陝北紅軍」頭領劉志丹被黨內另一派以「肅反」名義逮捕,繼而習仲勛也被以「黨棍」罪名,開除出黨,撤銷職務並被逮捕。習仲勛後來回憶:「他們搞法西斯審訊方式,天氣很冷,不給我們被子蓋,晚上睡覺綁著手腳;一天只放兩次風,有人拿著鞭子、大刀,看誰不順眼就用鞭子抽,用刀背砍,這個監獄的後院已經挖好了一個大坑,隨時都可以把我們這批人埋掉。」習仲勛的很多戰友確實也被他們活埋了。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到達西北根據地的吳起鎮后,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得知西北革命根據地正在進行肅反,劉志丹、習仲勛等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人被逮捕,有的被捕人員已經被殺害的消息后,馬上派人解救了習仲勛等人。毛澤東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所逮捕的幹部交給中央處理」。

諷刺的是,習近平依據他父親「個人回憶」出的如上「史實」說出了「沒有毛主席,哪有今天的我?我們一家都對毛主席充滿感激」之後,確被當時還是中共政權最高領導人的張聞天的夫人的回憶內容一頓打臉。

兩年前的《炎黃春秋》雜誌上刊登出《劉英憶延安歲月》一文。文中劉英的原話:「當時,大家有事就找聞天,不會去找毛主席。郭洪濤、關嚮應、二方面軍的就都來找聞天。交通員來往送信,從別處帶信來,都是直接找聞天。王林是第一任交通員,他只認識聞天,不認識毛主席。後來的交通員魯本也是一樣,也是找聞天。到延安后,地方上的事,那些人還是到鳳凰山來找聞天嘛!後來,大概要抬毛主席嘛,就變成大家有事都去找毛主席了。歷史就是這樣的,好事都往一個人身上堆。聞天做得對的,做的好多事,好像都不是他做的,說是毛主席做的。到陝北放劉志丹這些人,是他們直接寫信給聞天的。……陝北肅反也就是搞矛盾。這一派排擠那一派,那一派排擠這一派。習仲勛那時候年輕,怎麼招架得住。習仲勛、馬文瑞那些人都被關起來了。……聞天知道了陝北肅反的事,就找他們開會談。聞天說,一個都不能殺,叫他們把人放了。」

「毛主席當時在直羅鎮,在前方打仗。當時打仗還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鞏固根據地,是沒有辦法站住腳的,所以必須打幾仗。毛主席要集中力量打仗。他同周恩來、彭德懷、林彪一起,完全管軍事。後方的事,他當時根本不管,不會去解決地方上的問題,仗還沒打完嘛。那時陝北連個電台都沒有,軍委和中央之間根本不會有來往電報。毛主席在吳起鎮就和中央沒有聯繫了,到下寺灣才聯繫上的,怎麼能通知『刀下留人』?這件事,郭洪濤知道得最多,現在他也還敢講一些……」

筆者能夠查找到的其他當事人的回憶材料中有如下一段描述:陝甘邊根據地忙於「肅反」之際,以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已悄然抵達陝北。不久,中共即明確表態:「停止逮捕,停止審查,停止殺人,一切聽候中央來解決。」

按照劉英的說法,所謂毛澤東立即下令「刀下留人」的「權威史料」,根本就是習仲勛一個人演義出來的一個「故事」,所有的黨史「文獻」也好,頌揚文章也好,「刀下留人」故事的出處都只有一處,那就是筆者前文提到的習仲勛被從流放地接回北京重新安排工作后,於1978年12月20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習仲勛《紅日照亮了陝甘高原——回憶毛主席在陝甘寧邊區的偉大革命實踐》。

至於習仲勛為什麼要把對自己的「救命之恩」歸功於毛澤東一人,最有說服力的解釋就是中共中央對習仲勛的蓋棺定論:「一生顧全大局」。

筆者當年通過一位在劉英身邊工作的女士造訪過劉英,當面聆聽過她老人家回憶的「青年張聞天趣聞」。劉英女士二零零二年就去世了,而由曾經長年擔任過張聞天秘書的何方採訪和記錄整理的《劉英憶延安歲月》在《》雜誌上發表的時間是2016年4月,客觀上對習近平「沒有毛主席,那有今天的我」的說法起到了批駁作用,文章發表一個月後《炎黃春秋》雜誌即被習近平下令先查封後派員接管「另起爐灶」;同時何方被舉報「仇視毛澤東,搞歷史虛無主義」,中紀委駐社院紀檢組為此發出通報,何方發涵辯解無效,于次年含怨去世。用其身邊人士的說法,好在習近平當局還手下留情,沒有在他何方彌留之際宣布開除他的黨籍並取消副部長級離休待遇。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