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為反送中奮力抗爭 陸民心裏五味雜陳
香港一個月來針對逃犯條例持續不輟的“反送中”抗爭引起全球關注,與港民在“一國”架構下的大陸民眾鮮少清楚事件全貌,知道的則各有看法,有人羡慕港人能如此發聲並感嘆自身無此機會。
港府上半年提出逃犯條例修正草案后,引發港人“送中”疑慮,多次發聲抗議,但都未獲重視,直到6月9日陸續登場的“反送中”大規模抗議示威甚至佔領立法會行動后,港府才逐漸修正立場,除公開道歉並宣布暫緩修例,特首林鄭月娥今天並公開承認修法工作完全失敗,逃犯條例草案已“壽終正寢”。
在北京的嚴密管控下,香港示威者雖藉由遊行向陸客宣傳“反送中”消息和訴求,但對於“一國兩制”的香港最近發生的風暴,知道的大陸民眾仍然極少。
至於聽說反送中爭議的陸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的調查採訪,各種觀點極為對立。
也有陸民認為,港人對於修例有些小題大做。
23歲的張維(化名)曾在香港攻讀新聞碩士,目前在上海一家媒體工作,會透過翻牆軟體閱讀國際和香港新聞。在綜合許多消息源后,她得出的結論是“香港人把修例想得太嚴重了”。在香港生活了6年的29歲金融從業者嚴明(化名)也認為香港人多慮了。
但其中曾數次赴港、今年30歲的上海市民蘇奇(化名)說,她在社群媒體微信看到香港遊行的照片時,心情“很震撼、很佩服、很羡慕,然後又很悲哀。”
她說,“現在大陸發生的很多事情,任何一件拿出來在正常國家都會有很多人上街去表達反對的,但是我們沒辦法這樣做,所以看到香港人可以上街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們當然很羡慕”。
她認為,修例對許多港人沒有直接關係,但他們知道這會對自己造成間接傷害,“我覺得很厲害,我感覺大陸這邊不會有這樣清醒而且一致的認識”。她對這點感到佩服,因為大陸人一般只在涉及自身利益的事件上發聲。
至於香港這次抗議的主體是年輕人一事也讓她吃驚,“現在大陸年輕人都不怎麼關心政治,但是沒想到他們有這麼大的熱情”。
北京的上班族侯引(化名)則和蘇奇的看法類似。他說,“香港真幸福,我們沒這樣的機會。”
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