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繼續 封口加劇

2020年02月14日 20:28

來源: 德國之聲 作者: 達揚

有人說,如果當初不被「封口」,就不會有後來的「封城」「封省」。然而,隨著的加劇,當局也顯然加大了「封口」的力度。

上周五,「吹哨人」李文亮醫生之死,立即在中國里引爆一場有關的討論。數以萬計的網民悼念李文亮醫生的同時,也批評當局的「封口」行為導致了疫情的蔓延,一些人呼籲當局保障憲法賦予民眾的權利。

然而疫情日益嚴峻的同時,當局卻加大了「封口」行動的力度,上有關「言論自由」的討論早已被刪除殆盡。而發起相關呼籲的活躍人士則受到了當局的打壓。剛被請去「喝茶」的廣州的野渡對德國之聲表示:「他們問我這份是誰發起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簽名,以後不準再搞這類事情云云。總而言之,就是一貫的維穩手段吧。」

野渡參与簽名的公開信題為「惟有改變,才是對李文亮醫生最好的紀念——致全國人大、國務院並全國同胞書」,在李文亮醫生去世后開始在網上徵集簽名,短短數天之內已有數百人簽名,其中包括中山艾曉明、大學教授張千帆以及自由作家野渡等人。

公開信指出:「眾所周知,新冠病毒在湖北和全國範圍的兇猛擴散,是扼殺言論自由導致的又一次『人禍』,對人民知情權的剝奪直接造成至少數萬人感染、上千人死亡,並嚴重威脅所有同胞的生命安全。此次國難向我們每個人顯示,不讓人說話會死人的!對言論自由的壓制是社會的最大災難。」

去年12月底,疫情剛剛出現時,李文亮醫生在社交媒體群組向親友們發出防範疫情的警示,結果以「造謠」罪名遭到訓誡。李文亮生前接受採訪時曾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當只有一種聲音。」然而,發出不同於官方的聲音,遭到打壓依然是的常態。疫情爆發后,公民記者陳秋實和方斌在封城后的武漢實地採訪醫院、病患,為外界提供了第一手信息。然而,一周來兩人卻相繼宣告「失蹤」。

薩哈羅夫人權獎得主、生活在北京的維權人士胡佳周二發推稱:「訓誡李文亮的就是這類『網路安全警察』,可能還有國寶。這些中共侵犯公民言論自由的爪牙,已經因新冠病毒危機對億萬人造成傷害,而現在還在滿負荷運行。」胡佳在推特中透露,最近國保已經五次騷擾其八十多歲高齡的父母,要求他父母勸胡佳停止發聲。

免費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推特上有人留言稱:封城是「封口」的報應,肺炎是「廢言」的報應。如同當年的「」一樣,新冠疫情總有平息的一天,「封城」也終將結束。那麼,這場震驚了整個世界的疫情是否會促成中國當局對其一貫的「封口」行為有所反思呢?野渡對此並不樂觀。「我不大相信一場疫情、一名醫生的去世,就能改變這個體制。這是他們幾十年以來控制社會、控制人民的手段。如果他們能夠吸取「非典」的教訓,那麼武漢疫情和李文亮醫生的悲劇根本就不會發生。我甚至可以想象,疫情過後,他們極可能會變本加厲,進一步加強控制社會,控制人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