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內鬥異乎尋常 四中全會再次推遲

2025年05月26日 4:15

作者:

蕭兮

來源:人民報,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2025年5月,體制內最敏感、最懂「氣候」變化的那批人開始悄然行動,一群在邊緣多年卻熟悉每一輪風向變化的老名字出現了。

5月21日,陝西西安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旨發言人不是發改委主任,也不是地方大員,而是沈躍躍——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中組部副部長,時期的重要幹將。

她在台上說了三件事:要堅持和平發展、要警惕極端民族主義、要加強多邊互信合作。這些話在當下的政治語境里意味明確,更何況她發言的地點正是父親的老根據地西安,這場演講更像是一次帶著旗幟的站台。

緊接著,5月22日,《人民日報》西藏版刊出一篇看似平常的地方專題《山南雙擁模範創建工作紀實》。表面上是宣傳擁軍政策,但體制內人士都知道,這其實是在「點地不點人」地放風。

山南是早年主政地,這是官媒的典型暗語:

不報人名、報原工作地;

不講仕途、講地盤亮眼;

不說你上位、先說你在的地方;

有高度組織紀律性。

體制內明白人看得出來:胡春華正在上升。為什麼是他?不是因為他多強,而是因為他不激進、野心不大;他不是習的派系,有胡溫背景,在國際系統里名聲不錯,最重要的是他在這個節骨眼上沒站錯隊。

與此同時,一場無聲的抉擇也在高層上演。原計劃中,5月19日赴河南調研,陪同人選是蔡奇。但行程當天,蔡奇突然請假,理由是失眠嚴重、神經衰弱。

蔡奇不是反水,他只是選擇不陪老習的最後一程。在今天,陪著習出行,不再是政治紅利,而是政治風險。

這種氣息迅速擴散到地方系統。

5月22日,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在西部洽談會上講話,全文沒有提到「兩個確立」「兩個維護」,而是反覆強調「新時代賦予西部地區戰略縱深地位,要以協調發展推動區域互助」。

翻譯出來就是:

別說口號,講實事;

別談忠誠,談合作;

別提核心,提協調。

而他前段時間剛繞了一圈東部沿海,去了上海、廣東、浙江,分別見了陳吉寧、黃坤明,回來后話鋒突變,說明地方諸侯已經知道頻道要切換了。

,最會察言觀色的不是宣傳部長,而是筆杆子——王滬寧。這個為三代領導人寫思想的黑衣軍師,在5月下旬對宣傳口做出一次內部微調:

停止推進新時代思想延展工程;

凍結對「兩個確立」的進一步包裝。

開會只說一句話:「宣傳系統的穩定是當前壓倒一切的大局」

他私下釋放的訊號更耐人尋味:「我會保留思想的歷史空間,但不會繼續推動新的話術。」

翻成白話就是:「我不保習,也不反習,你們怎麼斗那是你們的事,接下來的吹號我不管了。」

此刻的正處在一個沒人說破的怪異狀態:

沒人提換習近平;沒人提胡春華上位;也沒人公開提核心健康狀況。

但所有人都看出來了:(習)這個人已經不能再決定方向了。

中共原定在2025年8月召開。按慣例,這是一場五年規劃的中斷會,也是體制調速換檔的關鍵節點。會議議題原本設定的很重大:

對接第十四個五年計劃的尾盤戰略;

強化核心指揮機制;

明確對台與對俄的後段政策。

但眼看五月尾聲將至,中辦毫無動靜——沒有日程預告、沒有代表名單,也沒有文件下發。《》裝聾也作啞,連「學習強國」都悄悄撤下了四中學習專題。

體制內沒人說「忘了開會」,大家都明白,不是忘了,是不敢開。

傳出的真實評語非常直白:「形勢仍然動蕩,一切暫緩推進。」

到底是誰的形勢?到底是誰在觀察?沒人說破。但誰都明白,為什麼不敢開會?因為只要四中全會一開,就繞不過習近平的定性問題:

要麼正式重申「兩個確立」,宣布其歸位;

要麼默認有名無實,把他架在台上,讓他不開口。

甚至更激烈的是:

還讓不讓他主持會議?

他還有沒有對外代表權?

這些問題沒一個能輕描淡寫。尤其眼下,普京已確定10月訪問北京,中共外交系統正悄悄準備接待安排。

此刻北京不能也不敢讓外界看出習核心已經虛位,否則那些在密室中談妥、但紙面上未簽字的:

能源換美元;

聯合行動承諾。

普京一旦反手揭露,北京將無從抵賴,全球反應也會失控。

因此,高層內部拍板:拖著。

5月下旬,多家西方駐華使館幾乎同步向本國發出評估報告:

習近平仍在位,但明顯失去指揮功能;

權力運作,疑似進入半封閉狀態。

這是中共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場面:

核心不下台,也不辦公;

沒宣布病危,也沒人指望他恢復;

文件有簽名,筆記卻是代領;

會議照常開,核心卻經常缺席。

四中全會的推遲,不是因為換人難,而是不敢承認已經換人。

君非君 臣非臣 始艱危 終克定?

消息來源:江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