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態惡化! 全澳突發大批青少年無差別襲擊華人!華人團結集結,
事態升級
澳洲多地再次出現Teenager襲擊事件!
僅僅2天內
多個襲擊事件再次發生!
01
小紅書@熊貓山大王
細節看視頻👇
02
24號凌晨Teengaer襲擊
細節如下👇
03
布里斯班小女生遭遇無差別襲擊
04
悉尼留學生被襲擊進醫院
05
悉尼唐人街周圍留學生吃完飯遭襲擊
06
澳洲華人區附近超市被砸
大家沒有看錯,
以上這些華人自曝的真實例子很多是在最近8名澳洲青少年圍毆中國夫婦案件之後或者差不多的日期。
很難不讓人理解為澳洲的teenagers並未意識到這樣襲擊事件對華人的傷害,甚至讓人認為可能是一系列報復性的行為。
而同一時間,澳洲媒體7news也帶來了壞消息:
悉尼圍毆中國夫婦的7名青少年全部被釋放…
面對澳洲政府的行徑和持續囂張的本地青少年
澳洲華人也紛紛出手了…
「忍無可忍,不再沉默!」
悉尼華人自發組建反Teen群
萬人集結,只為一件事
一系列的襲擊,和前幾天報道的一段視頻在澳洲社交媒體上瘋狂轉發,幾乎刷爆了整個華人圈:悉尼東區Eastgardens,一對華人夫婦在光天化日之下,毫無徵兆地遭到7名青少年的圍毆。
我們此前報道:突發擴散! 澳8名teenager當街圍毆中國夫婦! 超1000名華人憤怒請願! 中國官媒+領館警告, 打人者照片曝光…
剛剛! 毆打中國夫婦7名青少年全被捕! 澳洲政府出手, 細節公布! 1萬6華人請願, 使領館介入
女子被拖倒在地,拳打腳踢,男子試圖阻止卻寡不敵眾,場面混亂至極。更令人憤怒的是,施暴者不僅未逃跑,反而囂張叫囂,毫無悔意。
誰也沒想到,在法治社會的公園裡,會上演如此「街頭施暴」場景。
而這起事件,也點燃了整個澳洲華人社區的進一步的怒火🔥。
「這一次,我們不再沉默」:反Teen群火速成立!
圖片來源:小紅書@久久芭拾依
視頻曝光后,短短數小時內,社交平台上便有華人發起組建「反Teen自衛群」,群組名字直白、情緒鮮明——不再忍!
群里迅速集結了大量志願者:有人說:「我英語不好沒關係,我力氣大。」
也有人表態:「我會格鬥、懂法律,只要正當防衛,我願出力。」
甚至還有網友笑著說:「我O型血,我上!」
圖片來源:小紅書@瞞叼的
圖片來源:小紅書@瞞叼的
圖片來源:小紅書@瞞叼的
圖片來源:小紅書@瞞叼的
從悉尼本地,到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一條條「願意出一份力」的留言刷屏小紅書,微信群一度爆滿。
據發起者稱,光是Eastgardens本地的反Teen群就已經開到了第十個,每個都滿500人,幾乎是一呼百應。
「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我們華人,終於團結起來了。」
本地白人也很感謝大家的行動~~
不是打架,是自保:這是憤怒之下的理性選擇
這場自發行動,不只是熱血上頭,而是對長期以來「亞裔被欺負、無人管」現象的集體回擊。
從UNSW校園的騷擾,到火車站的辱罵,再到這次華人夫婦被圍毆,每一次都在不斷刷新底線。一次次的「擦肩而過」,最終凝聚成一句話:「今天是別人,明天可能就是你。」
網友@ShaunHugh在小紅書上記錄了自己在Mascot火車站「碰巧」遇上兩個Teenager,「我沒動手,只是把他們說哭了。」
還有人在Burwood、Hurstville、City火車站等地開啟「志願巡邏」,力求用文明和團結震懾那些肆無忌憚的少年。
熱血,是團結的燃料;冷靜,是最鋒利的武器
也有不少法律專業人士在群內分享:如何界定正當防衛?
怎樣合理記錄施暴證據?
遇到未成年施暴時該怎麼報警最有效?
「我們不是要以暴制暴,但我們必須拿起法律武器自保。」
「法律不是一紙空文,我們要做的,是把它用在保護自己身上。」
這一次,華人真的怒了,也真的醒了
自從事件發生以來,Change.org請願網站上已有超過1萬名華人聯署,要求政府嚴懲施暴者,提高未成年暴力行為的法律問責門檻。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網路發聲,而是一場廣泛的華人集體覺醒:「我們從不想惹事,但這次,我們不退讓。」
「不是鼓勵打架,而是拒絕做沉默的羔羊。」
你不站出來,下次可能沒人替你站出來
我們生活在法治社會,但法律的震懾力必須建立在社會的關注與集體的發聲之上。
這次Eastgardens事件,不只是一個小插曲,而是一記響亮的警鐘。它提醒著每一個海外華人:
在異國他鄉,我們或許是少數,但我們不是弱者。
當我們團結起來,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他們可以一個人欺負你,但他們不敢欺負一群不再沉默的你。
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句話:「不是因為我們愛打架,而是我們再也不想挨打。」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