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華與胡錦濤真實關係曝光?

2025年05月26日 22:18

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近期,黨魁失勢傳聞不斷,有爆料稱「義子」或成接班人,引發關注。5月22日,X平台網友「全球突發」披露,一名抖音主播大胆預言執政超不過五年,接班人為「前代BOSS的義子」,暗指胡春華。主播直播間隨後被封,網友感嘆「有人敢沖塔」。胡春華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曾為委員,被認為是隔代指定的接班人。然而,他在中共十九大未入常委,二十大被踢出局,其內蒙古舊部接連落馬,處境不利。旅美時評人李沐陽指出,中共網路監控嚴格,此事或為有人故意放風,胡春華近期高調表現,似有被重用跡象。但他認為,中共不解體,中國難有改善,需還權於民。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表示,胡春華是胡錦濤「義子」,這是第一次有這種說法,但並不可信,應該是炒作。

同日,旅美時評人蔡慎坤透露,中共將於8月27日至30日召開。還有爆料稱,5月14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中共元老、老軍頭、常委齊聚,胡錦濤罕見現身併發言。會議重點討論的是習近平該不該退、是全退還是半退,會議結果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還需要在四中全會上進行表決。網路流傳一份疑似胡錦濤講話速記稿,稱此次會議為「未來方向的重大抉擇」,批評習近平執政十年導致「黨的路線嚴重偏差」,指其獨裁、個人崇拜、壓制社會活動、民營企業信心低迷、外交失衡及背離改革開放。李沐陽分析,胡錦濤暗批習近平「」,禍國殃民。速記稿真偽未定,但類似內容頻現網路,絕非偶然。

爆料稱,會議達成共識,將四中全會轉為人事會議,核心任務包括確定下屆中央委員會人選及政治局常委班子構成,討論「七常委」格局及黨魁職權監督機制。唐靖遠指出,習近平若被拿下,權力真空將引發派系爭鬥,接班人可能不願收拾爛攤子。時評人王赫表示,習近平失敗代表保黨路線失敗,新領導或需拋棄中共,否則難逃覆轍。蘇聯解體或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的下場是前車之鑒。胡春華是否接班仍存變數,但中共高層權力鬥爭已公開化,未來走向引人關注。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分析,從當前局勢來看,習近平的軍權已經明顯不穩,他親自提拔的核心人物相繼被拿下或邊緣化。中共高層正處於劇烈震蕩期,此時有勢力放風試圖引導輿論、影響局勢,並不意外。然而,所謂「胡錦濤有可能復出」的說法並不具說服力。胡錦濤的身體狀況早已不佳,難以承擔重任。至於流傳出的內部會議「詳細速記稿」,同樣難以置信:這樣的會議級別極高,不可能安排秘書列席;與會者多為高層政治人物,具備完整速記能力的可能性極低。所謂「紀要外泄」,更可能是有意放風而非真實記錄。還有人稱14號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並將進行表決,但這並不符合中共慣常的決策流程。擴大會議通常是「走過場」——真正的決策早已在小範圍定案,政治局擴大會議只是對既定決定的宣讀與背書。所謂「會議討論形成共識」只是表面敘述,實際是「上面決定、下面服從,會中表態、會後執行」。要驗證14號是否真有重要會議,關鍵是看當天有多少不在北京,是因臨時公幹還是突發調動。這些細節往往更能揭示真實動向。中共體制下,政治局擴大會議本質上是「決策的公布會」,而非「決策的形成會」。它既不民主,也不開放,而是高度組織化、服從性的象徵:檯面上是「會議」,檯面下是「定局」,形式服務於權力穩定,而非意見交鋒。

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25日深夜在臉書發文說,我查了一下5月15日的報紙。上海的《解放日報》刊登了5月14日下午,陳吉寧(上海)率領上海市領導班子視察市委黨校的報道;《重慶日報》報道了5月14日下午,袁家軍(重慶市委書記)在重慶和來訪的民政部長陸治原會談的消息;《新疆日報》報道了5月14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利用一整天時間,逐一聽取了區屬國有企業的經營彙報。另外,我還查到了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5月12日至14日在湖北考察的報道。也就是說,多位政治局委員和常委,5月14日根本沒有在北京。所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應該是假消息。」

針對在網路上流傳的張又俠發言稿,他則指出,「格式、口氣、措辭、都不符合領導發言的慣例。比如說,他將已經被開除黨籍的李尚福、魏鳳和(2人皆為中國)仍稱為’同志’;對現任的政治局委員何衛東卻直呼其名,這種錯誤,在幹部的正式發言稿中,是不可能出現的。

原文鏈接胡春華與胡錦濤真實關係曝光?(圖),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