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已查清中國房子數量,過剩問題有多嚴重?樓市或迎新變局
中國有多少房子?
民間老百姓只知道房子多,中介只知道供過於求,但是具體多少,只有上面更清楚。
比如前段時間,住建部公開全國房子總量以後,行業圈討論炸開了鍋。
「全國6億棟建築,按一棟10人計算,容納全球40億人也綽綽有餘。」
關鍵還真是6億棟啊!
6億懂房子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如果將這些房子排成一條直線,估計能繞地球好幾圈!
當然了,這話也有一些不太嚴謹,畢竟這6億棟樓包含了所有城鄉範圍內的房屋建築,
比如各種商品房、保障房、老舊小區、公寓;還有農民自建的房屋,以及非住宅房屋,這裏面又包括:寫字樓、商場、酒店、醫院、學校、工廠、倉庫、政府辦公樓、體育館、車站、寺廟等等…
01、城市大概有多少房子呢?
簡單來算一下,不一定對,但是大家起碼心裏有個大概數:假如說中國4.94億家庭,平均家庭戶均人口是2.62人。
假使現在城鎮化率50%,那麼大概算下來,全國6億棟樓,相當於城鎮估計有6-2.42=3.58億棟樓。
假如一棟住10人,3.58億棟就能容納35.8億人?
不過,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兩年樓市雖然調整,但一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這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可以大概得出:雖然房子的總量聽上去挺多,但實際上只是集中在人口少的地區,對於一線城市,實際上依舊存在比較緊張的情況。
02、未來新趨勢將如何走?
其實,關於未來房子的新趨勢,此前經濟學家馬光遠就給出了一個預測,他說:未來只有20%的城市、20%的房企、20%的樓盤值得投資,其他的住宅都將剩下居住屬性。
一開始,很多人並不看重這個觀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這種趨勢似乎已經愈發明顯,開始不斷應驗了。
城市的人口分化越發明顯,房價的分化也會是大勢所趨。
短期內
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壓力加大,開發商可能會減少新項目開發,人口外流加劇,投資無利可圖,投資客就會加速離場。
中長期
土地財政模式將迎來重大調整,銀行房貸風險管理將更加嚴格,房地產行業加速向住房服務轉型。
03、普通人又該應對?
①剛需購房者——別跟風
房子已經調整這麼久,沒必要著急!買房先關注自己的需求和經濟實力,優選核心區有配套優勢的樓盤,這種自助生活便利,長期價值更高。
②投資客——策略要改變,發財不能靠囤房
還想像過去那樣靠囤房發財,已經不現實了。這個時候,劣質房就要提前「減倉」。
另外,多關注租賃市場,以後的年輕人租房子比買房的多,尤其是租售同權以後,說不定這個市場將有更大的機會。
③打算賣房——關注政策選擇合適時機
跌到這個時候,也沒必要衝動賣房了,一定要關注政策動態,同時要留意身邊的存在情況,如果房子位於三四線城郊,及時止損更明智。
如果是一線或強省會城市的核心區,跌不下去了,先出租,也能緩解持房壓力。
文末結語:
以後的房子80%都要回歸居住屬性,所以還想像過去那樣靠炒房囤房發家致富,夢該醒了!
但這個時候買房也沒必要太焦慮,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實力來決定,
畢竟你買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焦慮的!
來源:萬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