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的生錢大法!美新任證監會主席操盤非比尋常
作者: 易改
Paul Atkins在被川普政府提名為美國證監會(SEC)主席后,不得不披露他的資產與投資。
從有限的披露資料中,我們發現了他和妻子持有的54份人壽保單的特殊資產配置和金融投資策略。
Paul Atkins夫妻在人壽保險的資產,是54份保單,當前合計其資產價值為$600萬美元左右。
Paul Atkins在提名聽證會上明確表示,其它投資包括數字貨幣,基金都可以退出,人壽保單沒有退出的打算。
這讓許多看客很費解,一個人壽保險,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究竟他投資了什麼保單?保險了多少?收益多少?甚至會有什麼隱情?為什麼就任SEC主席這樣的職位也不言放棄?
別說$600萬隻是退出投資,要是在中國,以證監會主席職位進行交換,即便純付出$600萬的代價,也是一筆穩賺不賠的大買賣。筆者曾經有過交集的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項俊波在位時,其收益就遠遠大於$600萬美元,可惜最終額外付出了入獄11年的慘痛代價。
筆者自詡為保險業界的深度觀察和思考人士,已經多次撰文參与議論。本文再次深入探究Paul Atkins人壽保單投資之謎,以饗朋友圈讀者。
首先要明確的是,Paul Atkins披露的和妻子所持54份保單的$600萬,是指其保單當期的現金價值。
保單中的現金值(Cash value)只是可以窺探人壽保險價值的表象要素之一,其背後涉及到的保費(Premium)、保額(Insurance risk)、面值(Face value or Death benefit)及投資策略(investment strategy)以及保單的潛在價值,均需要對其概念及相互的邏輯關係有清晰的理解和認知。
對人壽保險有足夠認知並積極應用的人,才可以進行恰到好處的配置,併產生預期的投資效果。
需要熟悉人壽保險基本概念和邏輯的朋友,請先閱讀筆者公眾號相關文章:人壽保單中的現金值、保額與面值及身故賠償(小知識)
Paul Atkins不是普通金融投資者,所持54份人壽保單,$600萬現金值背後的保費、保額、面值及相應的投資策略是值得投資者探究和參考的。
筆者揣摩,Paul的保單,能夠實現如此現金值(Cash value)積累,應該大部分保單都已經瓜熟蒂落,即他在早期做了最優化配置,實現了保費(Premium)的最早最多支付(Seven Pay)即所謂Maxim funding,其保額在保單面額中的比例已經非常低,即現金值接近面額的狀況。
這意味著,Paul Atkins的保單的持有成本已經可以忽略不計。沒有了保險的成本,幾乎全現金值的保單便成為實質上的投資賬戶,這種賬戶則繼承了人壽保險的基因,可以以人壽保險賬戶之名,大行金融投資之實。
之所以以人壽保險之名進行投資,是因為有普通投資賬戶所無法具備的優勢,概括為四個基本點:一是享受保單內投資增長不納稅的好處,而這些不納稅的增長收益,保單持有人卻可以靈活提取,實現了投保者生前的流動性;
二是繼續沿用保險公司為保單提供的投資策略如保本指數策略(IUL),股票基金選擇(VUL),這些都是保險公司通過量化模型測試精選的衍生產品和指數基金。
三是身故賠付,受益人仍然不用繳納收益所得稅,保單可以實現簡單、直接、高效的完美傳承。
四是保單可以實現財產法律隔離,保單資產避免了進入法庭清算程序,避免債權追訴。這一點,也是部分高凈值投資人特別看重的,人壽保險的邊際效應。
如果因為監管和合規,Paul Atkins就任美國證監會(SEC)主席職務,利益衝突的原因,需要迴避這一投資領域,他就不得不放棄這54份保單。按常規他放棄保單或者轉讓給他人,其所得變現可能就是這600萬現金。
這种放棄和退出,除了繳納投資收益所得稅外,上述保單通過幾十年培育和孵化,具備的四大基因優勢就再也無法繼承和恢復了。而這個損失,在下文的剖析中,大家看到的可能是數以億計的投資收益。
對Paul Atkins的保單持有動機進行定性分析很簡單,屬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筆者並不擅長和樂於此道。
定量分析比較難,一是保單的具體信息屬於個人隱私,無法獲取;二是定量分析要有邏輯,需要有數據支持。所以,我算是絞盡腦汁,同時也尋求了華爾街精英的指點。
筆者通過一些渠道對Paul Atkins的資產進行了查詢。客觀地說,獲取的信息非常有限,所以,只能提出一個哥德巴赫猜想,並進行推理論證。
筆者假定Paul Atkins是一位非常專業的保險投資人,把人壽保險的好處放大到了極致而不觸發投資監管上限。
讓我們以一個專業人的視角來重建Paul的人壽保單投資模型,看看他是怎麼樣投資和優化配置的。
Paul Atkins出生於1958年,現年67歲。和妻子育有3個兒子。這是公開信息。
按常規,他和妻子應該從結婚生子開始購買人壽保單,他們陸續購買保單的高峰時期應該集中在三個孩子成年前後。這是對Paul Atkins人生不同緯度,財富積累,家庭責任的基本情景推測。
包括Paul夫妻雙方的父母,他們家庭的直系親屬成員應該可以統計為9人,這九個家庭成員都可以成為Paul的人壽保險對象,而他們夫妻自己則作為保單持有人或者所有人,也可以互為受益人。
筆者猜想,大部分保單持有均在Paul Atkins50歲之前完成。至今,所有54份保單,相信他們大部分已經持有平均20年以上。
Paul是高端金融投資和理財專家,他對人壽保單的金融屬性的理解應該高於常人,其應用會恰到好處甚至是收益最大化。他會使用人壽保單的Seven Pay進行最大化投資(Maxim funding)及Level保單面值與現金值平衡策略。這是筆者的認知和判斷。
按這一思路,為演算方便,或遲或早,或老或少,或多或寡,我們把54份保單全部都集中在Paul Atkins一個人身上,統計在一份保單之中。
假設Paul Atkins47歲投保,20年到現在年屆67歲,形成$600多萬現金積累,其保單投資的保費、現金值、保額、面值就有跡可循了。
我們用大型保險公司Nationwide的測算工具Illustration進行演示,以20年前開始流行的人壽保險產品IUL為藍本進行回測演算,可以得出的數據如下:
來源:積累財富解讀人生
作者: 易改
如此操作,到今天20年,其保單形成$660多萬現金值的積累,只是一個保守測算。
按人壽保險的邏輯,此時Paul Atkins保單的保額只剩下$100多萬。即該保單的保險成本,保險公司只按$100多萬計算。故,此時與保單初期的$750萬保險成本已經相去甚遠。
回測推演數據顯示,保單生效后,如果出現意外,在20年內Paul(被保人)身故,哪怕保單生效后的第一天,他只繳納了當年區區幾千塊錢(演算數據為$3751/月)的基本保費,他的受益人也會無條件獲得保險公司$750萬賠償。
按資本市場的說法,此時的市盈率PE值達到了200倍。即便在Paul今天67歲時身故,$750萬的賠付,也可以錄得3倍的凈收益回報。
這是人生的巨大不幸,但因為人壽保險,換來的是財務補償的大幸。
從純保險角度看,保險的牌局,是個0和遊戲甚至負和遊戲。在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的博弈中,投保人不出現意外或者晚出現意外,財務上的不幸就是保費成本的支付。反過來說,如果做人壽保險,人生健康長壽,又會反噬財務的不幸。
按上述演示顯示結果看,如果只做保險不做投資,20年Paul實際支付的保費成本為$3751月費x12個月x20年=$90萬~保費。可是人還在,錢沒了,保險公司是贏家,或者其他提前意外身故者成為了贏家。
Paul Atkins非常健康,有旺盛生命力,在該保險計劃的支撐下,頑強地活在了現實中,走到了SEC主席的高光時刻。財務上,他因為投保$750萬而支付了將近$90萬的保費,絕對是一筆失敗的買賣!
但是,Paul Atkins不是普通認知,他把人壽保險吃透了,發現它完全有機可乘,這就是它的投資功能。即上文已經列出的,人壽保險作為投資工具的四大優勢。
所以,Paul Atkins的操盤就不同常人,事實上他不並只繳納$90萬保費,而是從開始就以每年最大投資額約$58.8萬注入保單,連續五年注入累計約$260萬,完成了其保單投資上限。
讀者中應該有不少人壽保單持有者,希望看到你們有Paul Atkins的智慧,把人壽保險用好,用足,用科學。
也許你不是專家,如果你身邊的理財專家腦子不夠用,或者試圖讓你在保單中進行最少投資,或者因為你有錢而一昧讓你放大保額或者面額,你就該警惕了。如果你的生命力旺盛,健康長壽,你遲早會發現,你被帶到陰溝里去了。
這種騷操作,看起來你的保單便宜了,實則是一個永遠無法填滿的巨大的財務陷阱。除非你買了保單就去尋死!(注意,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明文約定,2年內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不予理賠—-筆者曾經試探過🧐)
可是,人哪有那麼容易說死就可以死掉的?人壽保險公司可不是吃素的,全是百年老店,它有大數據精算系統。人的生死,一切計謀都在它的掌控之中。
我知道,一般經紀人不太會建議客戶保單投資最大化,一是怕給客戶壓力,二是客戶如果有錢,寧願建議客戶加大保額或者另買一份保單,因為業績和傭金使然。按現有保險公司傭金制度,每份保單超過目標保費(Target Premium)的增加投入,其傭金是沒有吸引力的,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保險公司對經紀人的職業道德要求,把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但他的傭金制度,明顯擺在了職業道德的對立面。這是與人性為敵。
Paul Atkins的保險投入,很顯然沒有被保險經紀人的人性所忽悠,否則,這20年,他的$90萬就打了水漂了。並且,如果他再活下去,要麼他累計交的保費成本將遠遠大於$750萬,要麼他拒付保費,讓這份保單隨風而去(laps)……
明智的Paul Atkins,對$750萬的保單做了最大投入,達到了$260萬。減去20年的保額粗略成本$90萬(因為賬戶現金值增加,保險公司保額風險降低,實際成本應該遠低於該值),其現金積累投資超過$170萬。他將現金值增長連接S&P500指數策略,實現了他的投資回報。Paul的保單在第20年實現了$656萬現金值的積累收益。
總賬算起來,收益率並不高。這$656萬除去本金$260萬,增長約是$400萬。但是,如果Paul用普通金融投資工具通過常規渠道投資,扣掉所得稅,其收益我相信也不過如此。
不用納稅,滾動投資,複利增長,成為這份保單投資的核心目標。再以$600萬為基數,現在和將來,繼續增長,不納稅直到永遠。
保險是一種特殊的價值投資,短期看意外身故賠償,長期看投資增長避稅。Paul已經度過短期風險,剩下的就是長期收益了。
表面上,我們能看到的是,僅僅只是Paul Atkins投資人壽保單到今天產生的$600多萬現金值的結果。但如果按這一軌跡(如上面演示數據所示),即使Paul不再對人壽保險進行任何投入,僅看他現有的54份保單,目前形成的$600多萬現金值將衍化出的投資收益,就會讓人嘆為觀止。
從Nationwide提供的演示工具中,我們僅僅用保險業監管限制使用的回報率進行測算, Paul87歲時,其賬戶現金值凈收益即達到$2300萬,如果Paul長壽到107歲,其現金值可以達到$8000萬以上。當期保險公司一般會進行預期壽命120歲測算,屆時Paul Atkins保單的現金值保守估計達到$1億8千7百萬。
保守估計,Paul Atkins應該會活到97歲,屆時他這筆$260萬的人壽保險投資,最起碼將衍生出$43,000,000萬的收益。記住,是$4千多萬,可以顆粒歸倉的凈收益!
值得玩味和琢磨的是,全部增值收益不用納稅,不納入法院清算資產,不受債權追溯,生前可以靈活取用,生后高效簡單財產傳承。
筆者對Paul Atkins投資人壽保險的動機,並誓言將不會放棄退出,其揣度範疇,我們還能遊離其外嗎?
有網路猜想,Paul Atkins的54份保單可能有很多是通過購買他人保單持有,筆者覺得可能性不大。
儘管人壽保單轉讓是一種合規的商業行為,但這種交易一般發生在被保人預期壽命比較短時才會進行,無法長期持有,且有趁人之危之嫌,並不是一種常見的投資行為。
Paul一直是金融投資的業界領袖,追求價值投資,筆者不認為他會捲入這個賽道,通過大舉投資收購他人保單進行投機性短期套利。此類保單交易,收購者往往會成為持有人並做為受益人出現,所收購保單被保人大概率會短期內身故。而頻繁的免稅大額賠付和資產轉移對Paul來說,是一件難以掩蓋和不好解釋的事情。
筆者傾向於排除這一策略在Paul投資理財中的應用。以在他47歲時,他的收入和資產,他的家庭責任,及相關職業和家庭情況申請$750萬保單,保險公司是不會拒絕的。他足以實現這個投資布局,甚至完全可以多倍放大。
筆者的一位客戶,移民美國不到2年,沒有工作收入,其資產不及Paul五分之一,大部分資產也只是中國股市的名義股權,5年前毅然決然做了$650萬的人壽保單,其動機就是與Paul Atkins同出一轍。
且Paul家庭9人,區區保單總額$750萬。平均每人申請保額$85萬即可以實現。而54份保單,平均每人6份,每份保單保額不到$14萬,如果每個人從6家不同的保險公司申請一份保單,保險公司根本都會忽略不計。
按現在各大保險公司保單審核標準,$100萬以下的保單,一般都不需要做體檢,不需要進行收入及資產調查。近期,有保險公司甚至把不需要體檢的保單額度放大到了$300萬,年齡放大到了$60歲。如此,把Paul Atkins的保險投資放大10倍,我認為仍然還是A pice of cake……
不過,問題是,既然Paul Atkins自己一個人即可進行$750保單的申請,為什麼要做54份呢?
也許是不同時期,依據不同的現金流狀況而進行的隨機配置或者DCA定投。還有一點,也可能是出於對保險公司運營風險的一種安全疑慮。金融機構中,儘管人壽保險公司比銀行安全,破產的案例也並不常見,但考慮到政府的對保險公司清算時保單兜底賠償限額,做分散配置也是一種穩健的投資風格。
從分解數據及操作過程來看,Paul Atkins根本不需要通過購買他人保單,或者通過他人充當白手套實現持有54份保單。也不需要進行灰色操作,去規避行業監管。這大概就是他在聽證會上不言放棄這$600萬保單投資的底氣。
從筆者的演算和猜測看來,持有54份人壽保單的美國證監會(SEC)主席,對人壽保險投資仍然沒有超出行業標準和範疇,他只是應用到恰到好處,把人壽保險這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儘管川普對Paul Atkins的提名,參議院以51票贊成,4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並於4月9日順利就任了美國證監會(SEC)主席這一世界金融大佬的位置,但他持有54份保單的事實的確引起了立法部門對金融保險業監管的疑慮,同時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54份保單不是一個大眾常規投資行為。Paul Atkins對人壽保單的持有和應用以及執著,還是超出了大眾的認知能力,甚至有些經紀人和專家的認知範疇。
儘管時有$1000萬甚至上億的保單出現,但像Paul這樣,如此分散並持之以恆積累投資人壽保單的案例,筆者聞所未聞。美國社會一般家庭持有一份人壽保單是正常現象,一個家庭持有10份人壽保單的就鳳毛麟角了。
世界金融大佬,投資54份保單的金融投資行為,以及在就任SEC主席聽證會上,不言放棄人壽保單的表態,明擺著把保單利益擺在了比SEC主席職位還重要的位置。
實際上,美國歷史上有很多專家學者及政客質疑過人壽保險的避稅政策,甚至試圖動保險公司乳酪的國會議員也不乏其人。但所有動議,從來都被保險業利用人道主義的盾牌給打回了原形,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社會保障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互助和救濟等從道義高度形成了保險公司的天然屏障,使得除了保險公司投資運營者成為最大受益者之外,保險公司的客戶即投保人,如果吃透了人壽保險的底層邏輯,也自然可以在這個保護體系裡分一杯羹甚至賺得盆滿缽滿。
扁平的現實社會,輸贏是平衡的人類遊戲,不可能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贏家。人壽保險的入局者,Paul Atkins與保險公司實現了雙贏,只要每個人都具備Paul Atkins的智慧,或者藉助於他的智慧,把人壽保單做到恰到好處,也可以成為其中的贏家之一。最後剩下的失落者,就是那些無法開化,遲遲不願入局,勤奮工作,老實納稅的傻白甜們。
很顯然,在Paul Atkins在位期間,SEC對保險公司的人壽保險監管政策不會發生變化。Paul Atkins投資人壽保單的意義重大,在金融投資領域必定產生州官放火,百姓點燈的示範效應。
筆者看到許多自詡的投資理財專家,即便是華爾街精英,又有幾人摘取了這一金融投資的桂冠?
人與人之間財富積累的差距,就是認知和選擇的差異。
讓我們一起積累財富,解讀人生!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積累財富解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