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正在發生一場悄無聲息的大轉向

2025年05月06日 14:04

墓碑科技/必讀!

財長Bessent在日報發表專欄文章。

真正的風險,從來不是,是市場對未來的混亂預期

貝森特這篇文章明確清晰準確的向市場表達政府的

正在發生一場悄無聲息的轉向。

過去的繁榮,華爾街主導;

接下來的增長,說要讓主街也搭車。

怎麼做?

三步走:、減稅、再放鬆監管。

這一整套組合拳,不只是政策堆砌,每一步都環環相扣,有備而來。

第一步:打關稅,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不是為了收稅,是為了重振

當年全球化熱潮,國2001年加入世貿,短短几年,製造業崗位直接蒸發370萬個。

59%的製造業工作崗位流向海外,換來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還有空心化的工業基礎。

有人說可以「補償失敗者」——發點錢、搞再培訓。

但這真能修復被掏空的社區、拯救被失業擊垮的家庭嗎?

川普上台後直接出手:加關稅。

不只是為了讓美國工人回到車間,更是為了國家安全。

口罩、藥物、晶元,不能再靠外國供應。加稅,逼外企建廠,重構供應鏈,全為一件事——把製造能力拿回來。

第二步:減稅,不是給富人,而是讓工人喘口氣。

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第一輪試水見效快。

低收入家庭凈資產增長速度,反而超越了高收入群體。

現在要做的,是把曾經的臨時減稅永久化,並加一碼:小費、加班、社保收入——通通免稅;

工廠建新廠、買新設備——可全額抵扣;

買美國造的汽車,貸款利息,也能抵稅。

這不是鼓勵消費,而是用政策槓桿把工廠搬回美國,實打實地鼓起中產的錢包。

第三步:拆除監管,釋放建造力。

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讓事情動起來。

怎麼辦?

從能源開路。阿拉斯加153萬英畝開放開發,液化天然氣項目解封,汽油價格比去年同期便宜50美分。

為了讓AI數據中心、晶圓廠、電廠和新產業能真的落地,川普設立「國家能源緊急狀態」,直接清除一堆拖慢建設的監管枷鎖。

還要幫地方銀行鬆綁,為的是讓小企業也能貸款建廠搞生產,不被那些大而不能倒的巨頭壓死。

三步政策,看起來各打各的,其實是一台三缸發動機:加關稅,把工作拉回來;

減稅和抵扣,讓家庭和企業有錢可用;

鬆綁監管,讓基礎設施和科技快起來。

這三者合一,才能推動真正意義上的「再工業化」。

現在,機器已經啟動。

四月新增崗位17.7萬個,超出市場預期;

年初至今,私營部門新增超過50萬個崗位;

通脹回調,物價十幾年來首度下降;

普通家庭光是拜登時代留下的管制被廢除,就能節省2100美元。

這隻是熱身。

等到2025年下半年,真正的引擎聲才剛開始轟鳴:更多工作崗位、更強製造業、更高生產力、更穩的國防成本、更低的家庭稅負,能源便宜,債務減少,美元依然強勢,還能擺脫對中共國的依賴。

川普的目標不是回到過去,而是打造一個能讓華爾街和主街一起前進的未來。

讓「被遺忘的美國人」,重新站回經濟舞台中央。

必讀!

美國財長貝森特Bessent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欄文章。

真正的風險,從來不是關稅,是市場對未來的混亂預期

貝森特這篇文章明確清晰準確的向市場表達川普政府的經濟政策。

美國經濟正在發生一場悄無聲息的轉向。

過去的繁榮,華爾街主導;

接下來的增長,川普說要讓主街也搭車。

怎麼做?… pic.twitter.com/9zhfGweAGo

— 墓碑科技 (@mubei7777777) 點此鏈接觀看視頻或圖片 May 4, 2025

來源:X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