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男子被“判死刑”后,飞去中国续命
57岁的Dale De Penning是奥克兰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
就在他准备享受退休生活时,突然“被判了死刑”。
01
新西兰治了10个月被告知“准备后事”
这场噩梦始于一次家庭旅行。
2023年,Dale De Penning和家人去菲律宾度假回来后,他感到肠胃不适,开始吃抗生素。
很快,他就因疼痛而趴在办公桌前,无法完成工作。
他去做按摩,希望缓解身体的不适。
按摩师在按压他腹部时突然说:“你像怀了个孩子。”
Dale一开始以为是玩笑,结果按摩师又说:“两个孩子……三个孩子!”
按摩师拉着他的手去摸那些肿块,的确很明显。
第二天Dale就去做了超声检查,结果发现体内有一个几乎足球大小的肿块夹在脊柱和胃之间,另外在肾脏附近还有两个较小的肿块。
活检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这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淋巴系统癌症。
于是,从2023年9月开始,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奥克兰医院接受三种不同化疗。
但这并没有使Dale的肿瘤缩小到足以接受干细胞移植的程度。
短短10个月,他的治疗方案就走到了尽头。
新西兰医生告诉他:“你可能只剩几个月时间了。”并建议他接受姑息治疗,走完最后的时光。
Dale有3个孩子,22岁的女儿,20岁和18岁的儿子,他还不想死。
“我当时想,‘你在开玩笑吧——我才50多岁,身体还不错,妈的,我还没准备好。’”
02
赴华接受尖端疗法
Dale开始研究一种被称为CAR T-cell therapy的尖端疗法。
该疗法通过提取病人的免疫细胞,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识别并杀死癌细胞。
经过培养的免疫细胞回输患者体内,这些“超级细胞”就会像对待病毒一样猎杀癌症。
CAR-T细胞疗法被称为“活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成千上万濒临死亡的患者实现长期缓解。
但这种疗法在新西兰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且目前不在公费医疗的范畴。
澳洲虽有公立资助,但费用依然高达100万纽币。
而在中国,CAR-T细胞疗法已经很普遍,价格一般是澳洲的三分之一,Dale决定将希望寄托于中国。
与上海一家医院的血液专家进行视频会诊后,Dale对量身定制的诊疗方案很满意,于是选择了这家医院。
去年他和妻子抵达上海,医院从机场将他直接送到了病房。
Dale在隔壁病房遇到另一位同样来自新西兰、和他一样名字、也在接受CAR T治疗的病人。
此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曾是汉密尔顿的一名警察,这是他第二次前往上海。
在病友的互相鼓励下,Dale在中国的求生之路开启了。
03
几个月时间,情况完全变了
医生从Dale体内抽取血液,经过机器分离后提取出白细胞,将其冷冻并送往实验室。
图源:《上海日报SHINE》
在那里,他的免疫细胞被基因改造,然后经过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复制后,细胞数量达到了上千万。
在等待改造细胞的数周时间里,Dale接受了“桥接疗法”,包括放疗和药物治疗,以遏制病情恶化。
他的癌细胞变异得非常快,肿瘤已变得更加恶性。
2024年9月17日,Dale准备接受“超级细胞”大军的治疗。
医生告诉他,30分钟的输液过程中会闻到爆米花的味道,但他觉得味道难闻,只能大口喝水来缓解。
“你可以尝到那种气味,这很奇怪。”
接下来几天,他经历了剧烈副作用:发高烧、头痛得就像被铁钳夹住。
“我蜷缩成一团,像个孩子一样哭泣。”
Dale被隔离在无菌病房内达9天,妻子和医护人员全程穿着防护装备才能进入。
之后,他继续在中国接受过渡性治疗。
3个月后,扫描结果显示,这个差点让Dale丧命的癌症已经消失。
出院时,他也给中国医生们送了“新西兰锦旗”:
图源:《上海日报SHINE》
04
新西兰人前往中国续命
Dale在上海碰到的新西兰病友并非个例,而是一种趋势。
CAR T细胞疗法正改变肿瘤治疗的格局,在新西兰的市场很大。
奥克兰医院血液科医生、奥克兰大学白血病与血癌研究小组的副教授Rodger Tiedemann指出,CAR T疗法的热度并非空穴来风。
尤其对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而言,它可以带来“临床意义上的治愈”。
“大约40%的患者在接受CAR T治疗后可获得超过5年的缓解期——这已经可以被视为治愈。
“相比之下,如果没有这种治疗,他们的生命可能只剩下几周或几个月。”
Dale此次花费了约60万纽币,因为他需要进行大量的过渡治疗,但相比之下仍然算便宜。
在新西兰的Givealittle网站,很多患者都在寻求CAR T治疗帮助,他们的目的地都一样——上海。
就几个月前,新西兰一名血癌女子众筹了40万纽币,已经前往上海治疗。
对于这种趋势,Tiedemann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曾与在新西兰访问的中国CAR T团队会面,他指出,美国和中国在CAR T疗法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价格高昂,因此不难理解,部分患者选择前往中国接受治疗。
但Tiedemann也提醒,这种选择存在风险:“作为临床医生,我不能推荐一种连它的名字、临床试验数据和注册流程都不了解的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决定前往中国,他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05
“准备安享晚年”
捡回一条命的Dale最近出售了自己的建筑公司,这是他患病前就计划好的。
他仍然存在健康问题,包括红细胞计数尚未完全恢复,需要输血治疗。
然而,他现在已经可以上奥克兰Mt Eden徒步,还和妻子预订了海外行程,这一次是为了旅行,而不是治疗。
这个月,Dale与另一位新西兰血癌患者喝咖啡,这位患者已经别无选择,也将目光投向中国。
Dale很谨慎,他不想说CAR-T细胞疗法万无一失。
“每个人的效果都不一样,这取决于你的条件、情况有多糟糕,以及一大堆其他因素。”
Dale知道,自己现在并非高枕无忧,“我明白它可能会复发,但现在,我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样。
“今天早上我刚出去钓鱼,我们抓到了鲷鱼,我还在树荫下喝了几杯啤酒。
“如果没去中国治疗,我现在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以上内容系网友指点山河自行转载自发现新西兰,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