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亞裔電信員工鑽研房產投資 4年手握10套房

2016年12月08日 17:29

2016-12-08 18:15 來源: News 原文網址

電信業員工Andrew Hew就要加入「豪門」俱樂部了,明年1月,當他位於Potts Hill的房子完工以後,他將成為悉尼屈指可數的擁有超過10處房產的人,但他與這些為數不多的人有一個顯著的區別,他是一名典型的工薪階層。

Hew表示,考察房產的增值潛力是建立一個合理的房產投資組合的最重要的步驟。房產價值的增長能夠讓房主再進行融資,貸款購買更多的物業,而無需再繼續為首付而苦惱,這也被稱為「槓桿作用」。他說:「幾乎我所有購買的房產都運用的是這種槓桿作用。」他的第一次房產投資開始於2012年,只有這次是個特例,他從太太的家庭得到了貸款。

(圖片來源:新聞集團)

據澳洲新聞集團報道,從Homebush住宅區起步,4年時間,包括自己的居所在內,他完成了擁有11處房產的飛躍,但他只是工薪階層中的一員,只擁有最少的資金,而且也完全不具備任何建築業知識。

他的房產投資跨越悉尼西區、中央海岸、地區和州,10處房產都購於2012年房產繁榮爆發期之後。每一個處房產的購買,他都有聰明的採購策略所引導,他只買城區的房產,從而對交易的市場價值擁有清晰的認識,而這些房產的租金可以覆蓋大部分的抵押貸款成本。Hew說:「購買房產這條路,實際上增加了我的收入,每一次買房,都能夠得到銀行的批准,向我發放貸款。」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當然,這名37歲的電信業員工才買房投資上也有其他的一些心得,他說:「對於我要購買的房產,我連看都不想看,你必須要保持冷靜,不要衝動。」他解釋道,大多數買家都有一個通病,他們總是在自己願意居住的地區購買房產,但你並不是自住,你是在做房產投資。這大大限制了房產的收益率,因為就房產價值的增長來說,你不一定要買離你居住地近的房產,甚至不在同一個州也行,主要還是看增長潛力。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他說:「運用這種方式,我們就只用支付4萬到5萬,這更多地是支付印花稅。」他最近購買的一處房產,是一處位於Penrith的、擁有3間卧室的排屋,展現了他的策略。他于去年以35萬澳元的價格買下,但在交割時,他的實際花費為10萬澳元出頭,他留心觀察房產市場,聽取購房中介以及房產專家的建議。

他說:「我的操作方法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技術,如果努力工作,認真存錢,大家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