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劃分貧富新指標:你所住的區 夏天熱不熱?

2017年09月29日 12:04

來源:財經見聞

根據大學(RMIT)的最新研究發現,較為貧困的社區相較於更環保的富裕社區,年平均氣溫往往要高出十個攝氏度左右,研究小組認為這一現象主要和植被覆蓋率下降有關。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澳洲各大城市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植被破環現象,總共遭破壞的面積相加幾乎等於整個市的總面積,而這一現象在不發達的社區尤其明顯。

 

據西和CSIRO Data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通過對植被覆蓋情況的調查和研究后發現,澳洲社區的富裕程度和其植被覆蓋率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

在全澳所有首府城市當中,布里斯班和霍巴特的植被覆蓋率最高,的植被覆蓋率最低。而在澳洲一線城市,如墨爾本和,國家級的公園往往靠近富人區,因此會使得富人區的年平均溫度更低,更為涼爽。總的來講,墨爾本東部地區一般比西部地區涼爽一些,北悉尼地區也比南部和西部更冷。

 

RMIT城市研究中心副教授馬可·阿馬蒂(Marco Amati)表示,當前的綠化建設工作並沒有像希望的那樣行之有效,植被的平均覆蓋率正在大幅下降「由於失去植被,城市地區開始變得像一塊熱海綿一樣」。

 阿馬蒂(Marco Amati)還表示,儘管有些地區由於位於內陸地區而擁有較少的植被覆蓋率,但令人詫異的是一些沿海城市的植被也遭到了大面積的破壞,理由無一例外都是需要開發土地來建設居民樓,從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壓力,降低房價水平。「往往在富人社區,居民因為追求居住質量,而會為綠化投資更多的錢。」

除此之外,他還表示儘管有些一般的社區天然擁有較高的植被覆蓋率,但是社區內的居民所關心的往往是那些物業資本化的問題,而不會去考慮是否應該妥善保護社區內的綠化植物。澳大利亞城市規劃專家Phil Heywood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澳洲郊區的「褐變」是「我們本不應該經歷的災難」。

 Phil Heywood表示,目前的研究結論對於政府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引進大量的小公園和社區花園來糾正這個問題。「我們並不需要大量的大型綠化公園,只是需要相對密集的小型綠化空間,並且是這些綠化空間可以成為社區的其中一部分。」

Phil Heywood教授還呼籲,目前澳大利亞的「後花園」正在逐漸消亡的過程中,而相關機構則需要通過更多的研究來應對這一意料之外的發展趨勢,從而幫助澳洲的城市綠化工作逐步邁向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