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政府抨擊中國對南太平洋島國援助

2018年01月11日 9:43

來源:人報中文網

Malcolm Turnbull的國際發展部長(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inister)對中國發動了一次不同尋常的攻擊,指責中國以不公平的條件向太平洋國家提供資金,在該地區建造「無用的建築」和「無處可去的道路」。

澳大利亞國際發展部長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

國際發展部長Concepta Fierravanti-Wells說,毫無疑問,中國曾經是太平洋地區的「總督」,但是中國的一些行為正遭到一些島國的不滿。

據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中國向該地區提供發展援助的項目計劃顯示,2006年至2016年中國通過包括優惠貸款等形式向南太平洋國家提供了至少18億美元(合23億)的援助。

Concepta Fierravanti-Wells告訴《澳大利亞人報》,中國的影響力「明顯增長」,其對南太平洋地區的發展援助成了大而無當的垃圾。

「在太平洋地區到處可見這些沒人維護的沒用的建築物,基本上都是垃圾……我曾去過一些島國,當車開在路上時,會突然看到中國公路工作人員在修建無處可去的道路,你就會想』呃,那是怎麼回事』。「

太平洋地區的政治領導人有時可以直接從項目中受益。2015年,作為中國政府向庫克群島捐贈150萬美元農業設備的一部分,該國的國會議員獲得了中國贈送的四輪摩托車。

Concepta Fierravanti-Wells說,在她作為國際發展和太平洋事務部長對太平洋國家的24次訪問中,她遇到過有關國家對援助項目中使用外國工人以及對捐贈設施維護問題的擔心。她說:」在以往的訪問中,我看到一些非生產性的基建設施,由於沒有維修保養計劃,所以樓房使用率不高。「

Fierravanti-Wells說,中國向該地區國家的貸款往往帶有不利條件,其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多地在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貸款申請暴露出來 – 這兩家機構正在擴大對該地區的貸款。她表示,儘管世行和亞行的貸款條款是有明確規定的,但「我們不知道當(這些國家)要償還部分中國貸款的時候後果會怎樣」。

洛伊研究所太平洋島國項目主任Jonathan Pryke說,部長的觀點「有一些合理性」。「有不少在合同中寫明用於」運動「或」會議「的項目肯定是不會獲得投資回報的,特別是如果他們是用貸款建造的話,」他說,「對於龐大的政府建築也是如此。」

但Jonathan Pryke說,並不是所有中國在這個地區的援助項目都有問題。

雖然中國政府已撥款1,850萬美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Moresby港幫助新建Waigani會議中心,但澳大利亞為抵抗中國影響力,也將出資幫助巴布亞紐幾內亞為11月份在那裡舉行的APEC建設會議中心(APEC Haus)。

另外,萬那杜「」8月份報道說,政府正苦於維護萬那杜會議中心,該中心由中國政府撥款2,850萬美元建成,並向為該會議中心支付電費。

中國對該地區的援助有望擴大。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最近的一份報告說,中國是「南太平洋最重要的非傳統外部力量」。

Jonathan Pryke說:「(中國)幫助擴大(該地區國家)現有的大學設施,修復港口,擴大城市道路網路,提高政府的信息通信技術能力 – 所有這些至少都有說服力。」

他提醒說,不要把中國的援助視為浪費,這樣的觀點將會不利於我們今後與中國進行有效交往以改善援助項目。

澳大利亞外交事務和貿易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部長Frances Adamson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援助表示擔憂。去年年底,政府遭到反對派的攻擊,國防發言人Richard Marles認為,太平洋是「澳大利亞國家安全政策中最大的盲點」,他暗示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國家的國防和提供政府資助方面不夠積極,讓這些國家選擇中國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