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2019:十一張圖錶帶你看懂關鍵點
來源:BBC
2019年澳大利亞大選候選人,從左至右:斯科特·莫里森,比爾·肖頓, 里察·迪納塔萊,鮑勃·卡特
澳大利亞聯邦議會選舉投票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以下一組圖表告訴你可能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點。
誰會成為領導人?
澳大利亞近年來領導人輪換頻繁。2010年以來已有超過五位總理上任。
其中四次總理換人是由激烈的黨派政變引起的,這些政變影響了澳洲政治。
領導層的頻繁更迭可能是民意調查中民主滿意度下降的原因。
選民投票時都在考慮哪些問題?數不清的問題裏面,以下幾個是關鍵議題。
房價高漲但工資增長放緩
儘管澳大利亞房價「高歌猛進」的日子似乎已經過去了,但是買房難仍是許多人面臨的問題,尤其對於城市居民而言。
澳大利亞有不少讓人難以負擔的房子——但為什麼會這樣?
經濟學家傑森·墨菲 (Jason Murphy) 最近編製的一份圖表顯示,澳大利亞40年來房價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實際比率一路飆升。
從根本上講,澳大利亞近年來尤其在千禧年以來個人收入水平落後于房價的上漲速度。
這正是專家將此次大選稱為「代際選舉」的一大原因。
許多年輕人正努力賺錢購買住房,倍感壓力。政客們正在用新政策來爭取年輕人的選票,但他們也在調整策略,以吸引澳大利亞的老年人。
儘管澳大利亞的經濟仍受到許多國家羡慕,但澳洲人並不一定感覺自己的錢袋跟上的經濟增長的步伐。
如下圖所示,工資增長乏力,這給個人支出帶來了壓力。
選民更關心氣候變化
澳大利亞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乾旱、洪水、叢林大火和旋風等極端天氣頻發。
不過近年來,氣溫超出平均水平在全球範圍都是一個趨勢。
科學家說,氣候變暖對澳大利亞的物種多樣性構成了巨大威脅,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大堡礁。
過去十年來,澳大利亞政治在氣候政策、煤礦開採和可再生能源議題上觀點分化。
不過,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越來越關注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
移民問題引發關注
根據最近的全國人口普查 (2016年),將近一半澳大利亞人出生在海外或他們的父母是外國人。
2016年以來,每年移民至澳大利亞的外國人超過18萬人。
隨著墨爾本和悉尼的人口不斷膨脹, 減少接納移民的呼聲在不斷增加。如下圖所示,公眾的觀點也隨之變化。
澳大利亞在2017至2018年接納的移民比前一年已有所減少。
誰在投票?
澳大利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各州及沿海地區。
強制投票的措施確保了高參与度。這次選舉中,96.8% 的合法選民登記參加投票,這創下了紀錄,這意味有超過1600萬人登記投票。
但是,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投票率並不高。
澳大利亞選舉委員覺得這樣 「還不夠好」,他們聲稱正在努力提高原住民的投票率。
社區領導者經常批評政治家對原住民社區的問題認識不足,例如不利於他們參与投票的原因。
誰會贏得選舉?
結果即將揭曉。
最近幾個月的民意調查顯示,以比爾·肖頓為首的反對黨工黨想要推翻現任總理斯科特·莫里森的政府。
最後,我能在哪買香腸?
在選舉日吃「民主香腸」已成為眾多澳大利亞選民的傳統。
由於許多投票站設置在學校、教堂和社區中心,各地的投票站內都設有售賣香腸、蛋糕和飲料的籌款攤檔。
一群粉絲在2013年設立了一個網站,繪製這些燒烤攤檔的位置地圖。
2016年,他們收到多份報告,記錄澳大利亞全境1915個香腸攤檔和1162個蛋糕攤位。
這個記錄會在今天打破嗎?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