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政府徹底怒了,嚴懲違規哄抬物價!商家借疫情瘋狂漲價,溫度計$999,3包紙巾$60
來源:悉尼印象
疫情爆發之後,大家有沒有感覺什麼東西都好像變貴了?
是的,你的感覺沒有錯,就是變貴了!
不過,好消息是新州將開始打擊這些趁著疫情亂漲價的商家。
新州商家的漲價行為必須合理才行 從今天(4月13日)開始,如果商家要對商品漲價,那麼就需要向NSW Fair Trading提供一個合理的理由才行。
此前很多商品的胡亂加價已經惹怒了不少人。
比如,1L的瓶裝洗手液賣到了200澳元,48卷的廁紙更是漲到了652澳元的天價,平時賣114澳元的溫度計居然翻了好幾倍賣到了999澳元,更有500澳元的6盒紙巾。
這些商品的漲價幅度令人咂舌,疫情期間還想賺黑心錢。
NSW Fair Trading的新規對於商家起到了一個警示作用。
商家要為漲價的商品提供一份報告,說明為什麼漲價。
NSW Fair Trading會對這些報告進行審查。報告中的漲價理由必須合理才行。
這樣一來,對於那些良心的賣家也有好處。
因為疫情期間,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等等其實都是有上升的,商品的價格自然也是會比平日貴。
但是其中一些黑心商家趁機大幅漲價,而有些習慣一棒子打死所有的消費者就會批評所有的漲價行為。
良心商家很容易被誤傷!
現在有了這個新規,確保了良心商家不會受到輿論的批評。
但是如果沒有合理合法的原因就對商品漲價,那麼商家則會被警告。
如果沒有已知的合法商業原因導致價格上漲,部長可以就商業行為發出公開警告。
一旦發出警告,消費者都是能夠看見的。
所以有了這個新規,消費者就知道哪些商品的漲價幅度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合理的。
消費者組織Choice表示,在過去一個月里,他們收到了數百起關於商品漲價的投訴, 涉及的商品範圍很廣,包括健身器材、冰箱、冰櫃、零食雜貨等。
Facebook和eBay上就有很多隨意漲價的情況,但是在女性線上零售商Millers這種情況非常嚴重。
比如,三包酒精濕巾漲到了180澳元(每包60澳元)
並且Millers還進行了「恐慌性營銷」鼓勵人們趕緊囤積商品。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消費者還投訴了線上零售商Kogan。
Choice的負責人Erin Turner認為這次的新規意味著新州是第一個在疫情期間對於商品胡亂漲價行為進行處理的州。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阻止那些無良商家的漫天要價」
實際上,疫情期間商家的漲價行為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印象結語
新州推出這樣的規定,一方面打擊了趁機賺黑心錢的商家,另一方面也為那些良心商家提供了一個解釋的機會。
這樣,良幣就能慢慢驅逐劣幣,大家也能買到實惠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