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援救,今天澳洲有近300條生命被困在死亡線上,其中1/3已經離開我們
來源:澳洲辣媽聯盟
每年的6月到10月,都是獨屬於維州的觀鯨季節。成群結隊的座頭鯨(Humpbacks),和南露脊鯨(Southern Right Whale)將會從南極遷徙至低緯度海域覓食和繁衍鯨魚寶寶。
在澳大利亞水域,至今為止發現了世界上60%以上的鯨魚種群。而且,在過去的20年中,澳大利亞水域的鯨魚數量一直穩定增長。
鯨魚躍出海面的壯觀景象
每年吸引無數人來觀看
而有著得天獨厚地理優勢的維州
無疑是全澳最近且最佳的觀鯨地了!
今年,由於疫情的限制,維州的大家也沒有機會出海目睹這些「海洋霸主」的雄姿,而今早卻聽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270隻鯨魚被困在
塔斯馬尼亞州Macquarie Harbour的沙灘上
救援人員希望藉助潮水的力量幫助援救
據悉,塔斯馬尼亞島上一次記錄的大規模鯨魚擱淺還是10年以前,發生在2009年,當時約有200頭鯨魚不幸擱淺。
不幸的是,當周二上午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時,
擱淺鯨魚中的大概1/3已經死去
救援隊現在正努力利用潮水的迴流挽救其餘的鯨魚:從海面遠遠看過去
烏壓壓一大片在沙灘擱淺的鯨魚
令人心痛
(擱淺在Macquarie Harbour沙灘的幾百隻鯨魚,觸目驚心)
海洋專家說,這是大約十多年來該地區的第一次出現鯨魚擱淺的事件。
而鯨魚擱淺的後果,對它們而言是致命的。海洋生物學家Pirotta博士說,鯨魚離開水面太久了,很可能會死亡。
「當局肯定會採取行動來實施救援,救援隊會評估哪些鯨魚還活著,以及哪些需要得到最大的幫助。」
而這次鯨魚擱淺的地點非常偏遠,只有船只能夠到達,位於霍巴特西邊190km處:(Macquarie Harbour位於塔州西海岸)
Pirotta博士補充說,如果在鯨魚四周沒有水的情況下去營救,它們受傷的風險很高,所以救援人員將等待漲潮來拯救它們。
她說:「潮汐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救援的這種動物,大小與你的汽車差不多,長約5米,重達幾噸。救援工作非常困難。」
「如果周圍有迴流的潮汐,對鯨魚和救援人員來說都會更有利。」
緊急救援?生死時速
塔斯馬尼亞公園和野生動物服務公司區域經理Nic周二早上說,這270條鯨魚中的大多數被困在大約100至200m的沙灘上。
當局已經開始嘗試一些營救措施,並評估已被營救的鯨魚的行為,但整個營救過程需要幾天的時間。
海洋保護計劃野生生物生物學家Kris博士說,大規模擱淺是塔斯馬尼亞境內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之一,而周二上午對於整個行動至關重要。
他說:「這是12年來我碰到的最棘手的問題。」
「營救工作將非常緩慢。鯨魚擱淺的地點,基本上只能通過船隻才能到達,因此不太可能派出大量營救人員,但會有當地的營救老手參与營救,他們在當地居住已久,已習慣當地寒冷潮濕的環境。」
他說,Macquarie港的複雜海潮也可能妨礙救援工作,但他相信其餘的鯨魚可以存活幾天。
「當地氣候潮濕,涼爽,我們實際上有幾天非常有利於營救的天氣。對於人類而言,這種氣候很不舒服,但就鯨魚而言,是它們喜歡的環境。」他說。
目前,Strahan 地區的公園,水和環境部(DPIPWE)的工作人員和塔斯馬尼亞警察以及少數志願者們在現場並負責管理營救工作。
截至周二下午,更多的船員正帶著鯨魚救援裝備前往現場。
下午晚些時候,幸運的是,現場救援人員稱,
已經成功營救了一小部分鯨魚
然而這些鯨魚擱淺的位置範圍很大
給救援工作帶來挑戰性
有些鯨魚體型太大
或者擱淺在在不合適的位置
加大了營救的難度
因此
實施救援前會涉及一些分類診斷
周二的鯨魚救援工作還得到了當地養魚場的幫助,它們慷慨地提供了一些船隻,設備和人員。救援隊將與他們合作,全天獲得他們的支持。
目前大約有60人參與了救援工作。
海洋生物專家稱,很難確定鯨魚擱淺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在海岸覓食,它們被吸引到了這個地區。」
可能因為「一兩隻鯨魚的冒險行為」而吸引了更多的鯨魚效仿。
專家們敦促公眾遠離動物。
「公眾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遠離並讓救援隊繼續工作。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提供幫助,因為鯨魚救援行動的風險很高。」
「這些都是大型動物,如果它們四處亂動,對救援人員而言就很危險。」
祈禱救援人員在後面幾天能營救更多的鯨魚。
近年鯨魚擱淺現象頻發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鯨魚擱淺的現象頻繁發生,在2018年,
145頭鯨魚擱淺
其中幾十頭都被安樂死【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
這一次,事情發生在紐西蘭。
2018年11月,Instagram上一位旅行博主Liz Carlson和同伴一起到紐西蘭南部Stewart Island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旅行。
在海灘上散步的時候,他們發現了
多達145頭擱淺的鯨魚
當時他們拚命地想把鯨魚推回海里,無奈,鯨魚太重了,他們的努力無濟於事。
偏偏他們所在的地方又非常偏僻,
沒有任何人
更沒有任何救援設施
於是,Liz的同伴穿著被海水打濕的衣服,跑了一個半小時,跑到了15公裡外的海灣保護部去尋求幫助。
在這個過程中,Liz一直泡在冰冷的海水裡,不停地用手往鯨魚身上潑水,
直到她的手變得僵硬。
看著那些被困在沙灘上、不停地發出悲鳴的鯨魚,Liz崩潰了。
她知道,
死亡將會是它們
無法避免的結局…
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夜晚海水漲潮,把它們重新帶回到蔚藍的大海中。
只可惜,並沒有
第二天天不亮,她和同伴又來到鯨魚身邊,有些鯨魚仍然在苦苦掙扎。
Liz撫摸著它們的頭,
看到了它們眼中留下的淚水…
Liz明白,救助這些鯨魚需要至少1000人,還需要很多專業的救援設備,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果然,救援隊趕到之後發現,
一半的鯨魚都已經死了
而對剩下的鯨魚,因為條件困難,無法施救,所以救援隊最後只能忍痛,
對這些鯨魚實施了安樂死…
鯨魚擱淺的原因?
有人不禁會問,為什麼鯨魚這麼容易擱淺呢?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磁干擾、太陽活動、極端天氣、被捕獵、以及鯨魚自身的原因等等。
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為因素的干擾
比如雜訊污染
大家都知道,
鯨魚是依靠回聲進行導航、覓食的
但是,各種船運活動和海洋探測產生的噪音,會影響和損傷他們的聽力,
導致他們無法辨別方向
最終擱淺
而鯨魚又是一種彼此之間關係非常親密的群居動物,一頭鯨魚擱淺后,其他鯨魚就會紛紛跑來救援,最後就會導致
集體擱淺
另外,
人類丟進海洋中的各種垃圾
也會導致鯨魚擱淺
2018年6月,一頭領航鯨在泰國南部海域擱淺死亡,解剖后發現,
它的胃裡有足足80個塑料袋!
總重量達8公斤!
……
數據顯示,鯨魚在擱淺之後,
大概只有1/4最後能夠成功獲救
其餘的都會死
為什麼呢?
一方面,因為鯨魚的體型太過龐大,擱淺之後,它脆弱的骨骼便難以支撐它龐大的身軀。
這會導致它的內臟受到壓迫,繼而呼吸不暢,
最終窒息而死
另外,失去海水的滋潤后,鯨魚的皮膚很快就會
乾裂發炎
這也會導致它最終死亡。
而面對擱淺的鯨魚,我們人類很多時候也是
有心無力
因為鯨魚太重了,沒有專業的救援設備,單純靠人力把它們送回海里,
非常困難!
而且如果貿然這麼做,還很容易導致它們骨折或脫臼,給它們的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另外,
即便把它們成功送回了海里
鯨魚也很容易再次擱淺
因為擱淺導致它們的健康狀況很差,無法保持平衡。
所以,大多數時候,面對擱淺的鯨魚,
我們只能對它們實施安樂死
令人唏噓,雖然人類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捕殺鯨魚的歷史,可到頭來,
卻連一種讓它們安然離開的方法都沒有
我們唯一能做的
也許就是少扔一點塑料
少一點環境污染
還給它們一個安全乾凈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