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自述:為了愛情來到澳洲,我在這裏安家 創業 定居
來源:澳洲印象
PART1:19歲坐上飛往悉尼的飛機
Luna在山西太原長大,2009年,讀高中的她選擇了來到澳大利亞悉尼留學。她一直喜歡旅行,父親也希望她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申請了悉尼大學,拿到了offer,獨自一人來到澳洲。
Luna至今還記得,那年5月,差兩個月19歲生日,她從太原飛北京,北京飛悉尼,在飛往悉尼的飛機上,因為想家,她坐在座位上哭了。飛機落地悉尼的那一瞬間,她就想提著行李原路返回。一轉眼,今天坐在這裏的她,已經在澳洲學習生活了11年。
她說自己是個十分戀家的女孩,讀大學的時候,每到假期,她一天都不會多留,收拾行李就直奔機場飛回家。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覺得她是一個依賴家人,不太適應留學生活的小女孩,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從大學到畢業,Luna都是一個有想法,有行動力的女生。大學她學習會計和金融兩個專業,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女生畢業以後找一份會計或者財務相關工作就可以了。
到了悉尼大學,她漸漸發現自己很喜歡社團活動,那時候課業繁忙,Luna在課餘時間還要打工,參加社團活動。
她說:「在澳洲的每一天都很忙。」參加學生社團,讓她結識了很多留學生,她曾經和同學一起策劃組織過大學生歌手比賽,創業大賽等很多活動,她享受那種和Team成員一起為了共同目標努力的過程。
PART2:悉尼在改變,失去了澳洲最初的感覺
大學畢業前後,她曾在悉尼的一家華人互聯網新聞公司實習,後來在一家婚禮策劃公司擔任婚禮策劃師,從2009年到2014年,Luna與澳洲的所有交集都在悉尼。
她至今還能想起剛到悉尼的那種異國風情,本地人都很熱情開放,走在街上不經意的對視,互相都會微笑甚至打招呼示意。漸漸地,悉尼的人越來越多,華人也越來越多,大家大多步履匆忙,路人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
她說她很喜歡悉尼,但平心而論,悉尼的繁忙程度和機會其實比不上國內的一線大城市,既不夠繁華,也不夠安逸。來澳洲的初衷是什麼呢?關於去留,她陷入了矛盾。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拿到了阿德萊德大學研究生的offer。Luna的老公是北京人,學習車輛工程專業,卻在研究生畢業后發現自己喜歡廚師工作,於是果斷地去學習了烹飪,準備轉行成為一名廚師。
Luna老公做的婚禮蛋糕
她一方面不捨得自己在悉尼的朋友和工作,另一方面又覺得應該和男朋友一起來阿德萊德看看。沒想到來到阿德萊德以後,她就喜歡上了這裏。
Luna說在阿德萊德,她彷彿回到了剛剛來澳洲時的悉尼,人和人之間都很友好,生活節奏很慢,舒服的天氣也恰到好處,她決定留在這裏。
那時候阿德萊德只有一家華人婚禮策劃公司,而本地的澳洲婚禮策劃公司,大多只是提供道具租賃服務,沒有完整的服務。那時候她就在想,一定要做一家有儀式感,有創意,有獨特服務意識的婚禮策劃工作室。
PART3:在阿德的公園裡為自己辦了一場婚禮
運營自己的婚禮策劃工作室,要從那場婚禮說起。
2017年11月,澳大利亞的夏天,Luna為自己辦了一場婚禮。因為很多朋友都在悉尼,她曾經猶豫過是在阿德萊德辦婚禮還是在悉尼辦婚禮?
她想起自己和老公每天晚上散步都會路過的一個公園,公園裡有草地有湖,就在家附近,為什麼不選那裡呢?那是一個默默見證自己愛情的地方,就這樣,她給council寫了場地申請郵件,確定了在那裡辦一場屬於自己的婚禮。
從婚禮策劃到統籌,都是她親力親為的。Luna為婚禮的First Look設計在了阿德萊德大學後面的橋上,那是老公曾經讀書的地方。她事先寫好了一封信,當天老公在橋上第一次見到穿婚紗的她,讀到她的信,直接就哭了。那個場景她永遠都忘不了,她喜歡儀式感,儀式感給她的生活和事業帶了很多幸福的瞬間。
Luna和老公的first look(阿德萊德大學後面的橋上)
作為婚禮策劃師,她強烈建議新娘把婚紗first look留在婚禮當天
婚禮的晚宴安排在海邊的一個餐廳,一共有20幾個人參加,都是最親近的朋友和親人,伴郎伴娘、攝影師攝像師、化妝師都是自己身邊的朋友,那樣的婚禮真正屬於自己,更像是一場輕鬆的聚會,大家從不同地方趕來,一起辦一場婚禮,讓她特別感動。
Luna太喜歡那場婚禮了,她甚至想好了,以後每十年都要為自己辦一次結婚紀念日活動,不是儀式更像是一場好朋友之間的重逢相聚,一起見證友情和愛情。
PART4:成立婚禮策劃工作室
那場婚禮過後,她堅定了在阿德萊德做一家新生代婚禮策劃工作室的想法。阿德萊德的市場很小,華人市場更小,華人新人更是不多。
Luna說,選擇在阿德萊德辦婚禮的新人,基本上都很重視儀式感,重視「自我」。在這個過程中,她很辛苦,同時也很有成就感。
在澳大利亞辦婚禮比國內有著天然的優勢,就是有很多自然饋贈的場地。例如一片森林,一個公園,一個酒庄,甚至自家的院子,澳洲人很喜歡婚禮與自然融合的風格。
婚禮場地
但與此同時,在澳大利亞辦婚禮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人工成本超高,物料成本超高,和供應商理念不同等等。Luna告訴我,在這裏策劃舉辦一場婚禮大約需要150~200個小時的工作,發數百封工作郵件。而這其中還不包括新人在籌備婚禮過程中和另一半產生分歧,找她訴苦等一系列未知問題。
在婚禮策劃這件事上,Luan近乎完美主義。為了風格一致,她會專門從中國買來一塊布料;為了婚禮的花藝場景更專業,每場婚禮她堅持請悉尼的花藝師飛過來做設計;為了每場婚禮都有特色,她會了解新人的愛情故事,把每一場婚禮都加入新人的故事元素。
比如新郎喜歡打籃球,她會在現場放一個迷你籃球架,讓參加婚禮的人一來到現場就知道這是新人專屬的婚禮,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線作業。
PART5:新冠疫情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Luna清楚的記得,2020年3月21日,是她停工前的最後一場婚禮。婚禮在阿德萊德的Carrick Hill舉辦,本來分儀式和晚宴兩部分,因為疫情的原因晚宴取消。
其實婚禮開始之前,大家已經有預感疫情會越來越嚴重了,新人的父母在國內也沒能趕過來。儀式上一對新人非常感動能有朋友過來參加婚禮儀式。那是一場帶有遺憾的婚禮,但是新人對Luna說,等新冠疫情過去,他們還會重新舉辦一場晚宴。
三月末,阿德萊德所有餐廳酒店全部取消堂食,很多服務業直接關門停業。作為婚禮策劃師,Luna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新冠疫情對她生活帶來的影響,她主動發布公告,接受新人取消婚禮預訂。
利用這段空白時間,她開通了婚禮策劃工作室的微信公眾號,還和朋友一起做了一個分享阿德萊德本地美食的公眾號,把以前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重新做了起來,這段時間她也思考了很多問題。
Luna說,作為一名婚禮策劃師,她覺得一場成功的婚禮就是達到賓主盡歡的效果,讓新人和客人感受到,這場婚禮是在傳遞感情,而不僅僅是一場「表演秀」,讓所有人感受到新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愛,無關多少預算,多盛大多奢華。
為中式婚禮親手做的「裝飾」
她總是把新人的婚禮當做自己的婚禮來策劃,去挖掘每一對新人的故事,真正了解他們的愛情,帶著同理心、初心完成每一次工作。做婚禮策劃不僅要有情懷也要有專業性,她的團隊從花藝師到攝影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哪一種花不能擺放在食物旁邊都是有學問的。
做一個小眾定製婚禮策劃工作室,是她的理想,但理想總會遇見現實,一場婚禮新人能夠接受的預算、本地供應商的供貨風格和價格、阿德萊德華人新人數量太少等等都是需要現實考慮的問題。Luna說,也許有一天,理想支撐不住現實的時候,她會選擇放棄回到自己曾經學習過的會計崗位上。
前幾天,我看到她發了一條朋友圈,一位客戶在她生日的時候通過微信語音給唱了一首生日歌,把她感動的哭了。每次得到客戶肯定的時候,是她覺得這份工作最有意義的時刻。
從19歲來到澳洲,這十年的青春她已經最大程度的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了。她說我才30歲,就算到40歲重新選擇事業,我還有十年的時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