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聯儲對市場四大態度,你看懂了嗎?

2021年04月13日 23:09

來源:澳財網

不加息!上周公布維持官方利率不變的同時,再次重申,2024年之前不會改變寬鬆的貨幣政策。讓市場吃了顆定心丸。

大環境來看,世界經濟正在恢復。而在全球已經報告了去年第四季度GDP數據的83個國家/地區中,總體表現仍要好於大多數傳統同行國家。

原因有兩點,一是在防控疫情方面好於其他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二是採取了更大的財政刺激力度。

因此,澳大利亞各項宏觀經濟數據都呈現出經濟反彈的強勁趨勢。

相比去年7月份高達7.5%的峰值,失業率出人意料地迅速下降到5.8%。上周有消息稱,今年2月份,空缺崗位數量再次上升,創歷史新高。每個空缺崗位對應的申請人數目前低至「2.8」,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空缺崗位高企的背後,用工效率不高。

其次,澳大利亞出境遊客由於國境封鎖只能選擇花在國內。數據顯示,過去每年澳大利亞居民在海外的花費大約為550億,幫助抵消了外國遊客和國際支出的下降(每年超過220億澳元,約佔GDP的1.25%)。

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居民家庭銀行存款積累的「可支配」儲蓄增加超過1250億,佔GDP的12.75%。

因此,澳聯儲認為就業市場收緊,達到足以推動工資增長、繼而帶動通脹回升達到2%-3%的目標範圍內。據其預測,失業率可能在「最早於2024年」達到「4%左右的水平」,以推動實現這一目標,不過可能性不到50%。

在澳財首席分析師魏睿昊看來,澳聯儲這次表達的態度可以分為四個看點:第一,澳聯儲在兩三年都不會改變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澳聯儲目前最關心仍舊是失業率、工資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速度。在失業率降到5%、工資增長不再疲軟,經濟水平提升,GDP增長穩定在2-3%之前,澳聯儲都不會進行加息。

第二,澳聯儲表示,之前宣布過的量化寬鬆(QE)也就是資產購買計劃不會發生太多變化。並指出,第一部分的1000億的國債購買計劃即將結束,即將進入第二部分也就是年初宣布的新增1000億的購買計劃。並再次強調,如果QE有助於實現充分就業和通貨膨脹的目標,願意未來在進一步購買債券。

第三,對於大家現在關注的焦點——通貨膨脹率,澳聯儲目前並不擔心。最新的一個季度(2020年第四季度)的通脹率也就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增長只有0.9%。因此澳聯儲認為,現在的通脹水平還比較低,根本沒到要擔心通脹率過高的時候。

第四,澳聯儲已經注意到房價飆升的情況,但不會不會通過加息控制,必要時會要求銀行收緊銀根。近期有不少人擔心房價過熱,澳聯儲雖然表示已經再關注房價,但現在還會用房價來衡量貨幣政策。澳聯儲認為,目前的數據顯示,近期的房價上漲主要還是由自住房的買家所推動,投資或投機的因素較小。不過,在決議紀要中,澳聯儲也提到,希望是銀行的監管機構從放貸的角度設置一些合適的門檻,來控制信貸過於泛濫。

總結而言,對於未來的澳大利亞貨幣政策,從本次澳聯儲的利率紀要和表態來看,短期內容澳聯儲不會改變利率和資產購買計劃的計劃。

我們之前預測,如果到下半年通脹率上升,那麼有可能會出現利率政策的一些變化。但是從目前澳聯儲的說法看,不僅今年之內不會有改變,明年也就2022年出現貨幣政策變動的可能性恐怕也不會太大。

所以,不管是房價還是股市,造成資產價格上漲的利好貨幣政策的環境,可能還將持續兩三年。而澳聯儲最關心的並非GDP和CPI,而是失業率和工資增長,那麼,當失業率降到5%甚至更低,並且工資增長的速度抬頭,那時才需要擔心加息的可能性。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財經資訊)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為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為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財網,Danny在澳洲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