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澳多地再淪陷,眾多患者染病後還亂跑,新州副州長:解封沒門

2021年07月14日 9:23

來源:微

圖源:BBC

截至目前,澳洲單日新增新冠病例99例。其中新州新增93例,昆州新增3例,維州新增3例。

大悉尼地區外驚爆確診,數十條公交線路受影響,Zetland、Hurstville和Burwood受影響。新規出台,這些人需要三天檢測一次!

封城補貼金額雖有上升,但新州副州長證實,悉尼封城令或將延長。悉尼醫生也發出警告,醫療系統即將超負荷運轉。

這個節骨眼上,依舊有民眾在悉尼餐館鬧事,拒戴口罩。

遵守政策法規,配合防疫規定,才能早日安度疫情。

1、新州新增93例,華人區再拉警報

昨日新州的日增112例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今日的日增數字終於回歸兩位數,

單日新增89例本土病例,4例海外病例。

但情況依舊不太樂觀。

News:悉尼失控,新州新增89例。

Daily Telegraph:新增89例病例,21例具備社區感染性。

據《Daily Telegraph》報道,

在今日新州新增病例中,

有75人與已知病例或感染群有關,59人屬於家庭接觸者,16人屬於此前病例密接者,

然而,依舊有14名病例來源不詳,是新的神秘病例。

此外,有21例病例在患病時具備社區感染性,

悉尼社區的警報依舊沒有解除。

目前,有65例確診病例在醫院接受治療,其中21例在ICU接受治療,

4例需要使用呼吸機。

圖源:Twitter

據悉,3/4的新增確診都是家庭接觸,

再度拉響了家庭聚會的警報。

圖源:ABC

讓人難過的是,一名70多歲的新冠患者死亡,

他來自

新州衛生廳為此對他的家人表示同情和慰問。

圖源:BBC

更讓人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澳洲開始發生跨州感染。

有證據顯示,澳洲的部分病例跨越州界聯繫在一起。

維州新增3例。圖源:ABC

維州州長Daniel Andrews表示,

維州新增的一組家庭成員中,

有三人於7月4日持許可證從悉尼飛抵

第四名成員於7月8日開車返回墨爾本。

維州州長Daniel Andrews。圖源:News

同時,從悉尼經維州前往南澳的兩名搬運工在返回新州后確診,

這兩人可能也涉及跨州病毒傳播。

圖源:Daily Telegraph

今日的新增病例依舊多集中在南區,

請身在南區的小夥伴們注意自身健康狀態。

Goulburn地區發現了一個新的病例,

該患者曾從悉尼南部前往Goulburn一處建築工地上工作,

是當地一名重要工作人員。

圖源:News

Bondi的感染還在繼續,

當地一棟公寓大樓因出現新的新冠病例而遭警方封鎖,

據悉,公寓大樓的入口已被封住,不準任何人進出。

到目前為止,大樓里的五戶人家確診。

公寓中的住戶均屬於密接者,整棟大樓將接受14天的隔離。(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圖源:News

與此同時,疫情還在向悉尼一些偏遠地區蔓延。

據《Daily Mail》報道,

位於悉尼西北65公里的Freemans Reach的Hawkesbury High School的一名學生被確診。

據悉,這名學生是在放假期間被感染的,

該地距離悉尼CBD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圖源:Daily Mail

Hawkesbury High School的校長Igor Mari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被感染的學生目前正處於隔離狀態,

且學校內暫無其他相關確診病例。

聲明中指出:「新州衛生廳已經進行了接觸追蹤,已確認所有密切接觸者,並要求他們進行病毒檢測。這名確診學生已接受隔離,在獲得新州衛生廳的批准前不會去上學。」

圖源:Daily Mail

校長Maric還表示,

目前學校處於安全狀態,但是家長們依舊需要提高警惕,

只要自己的孩子出現癥狀,一定要及時接受病毒檢測。

儘管學校仍對有需要的學生開放,

但他敦促所有家長將孩子留在家中。

圖源:The Australian

另外,悉尼多個商家和多條公交線路陷入疫情風險,

其中,華人區Zetland、Burwood、Hurstville再度榜上有名。

據悉,衛生廳深夜更新疫情場所名單,

23個商家12條巴士線路及17條城鐵線路上榜。

曾在以下時間段光顧以下場所的小夥伴們,均被視作密切接觸者,

請立即接受病毒檢測並自我隔離。

不論結果如何,都要隔離滿14天。

圖源:新州衛生廳

在以下時間段搭乘以下巴士出行的小夥伴們,均被視作密切接觸者,

請立即接受病毒檢測並自我隔離。

不論結果如何,都要隔離滿14天。

其中就包括了Zetland到大悉尼的線路。

圖源:新州衛生廳

在以下時間段光顧以下場所的小夥伴們,均被視作偶然接觸者,

請立即接受病毒檢測並自我隔離,

直至收到陰性結果。

圖源:新州衛生廳

在以下時間段搭乘以下城鐵出行的小夥伴們,均被視作偶然接觸者,

請立即接受病毒檢測並自我隔離,

直至收到陰性結果。

其中就有包括Burwood和Hurstville在內的多個線路。

圖源:新州衛生廳

2、這類人三天需要檢測一次

據《悉尼晨鋒報》報道,

新州州長Berejiklian還宣布了針對必要工人的新檢測規定,

所有住在Fairfield地方政府區但不在當地工作的人,

需每3天進行一次病毒檢測,

新規將於周三凌晨12點01分開始生效。

圖源:SMH

據悉,其他在大悉尼和新州流動的必要工人需每周進行一次病毒檢測,

即便沒有出現癥狀。

首席衛生官Chant表示,

「社區中有太多人具備傳染性了。」

她舉例說,今日的新增確診包括生活在7口之家中的人。

「這凸顯了不串門、不出門的重要性。」

Kerry Chant。圖源:7 News

3、封城補貼有增,悉尼還將繼續封城?醫療系統面臨巨大壓力

據《7 News》報道,聯邦政府和新州政府為了封城補貼進行了數日的協商。

莫里森、聯邦財長Josh Frydenberg、新州州長Gladys Berejiklian和新州財長Dominic Perrottet周日大部分時間都在開會,

就是為了制定新的封城補貼計劃。

現在,新州考慮引入一項類似於JobSeeker的計劃,

Berejiklian、Perrottet和莫里森預計將於今天宣布這一新計劃。

圖源:7 News

據悉,該計劃耗資數十億

目的在於進一步給受新州「延長封城」影響的居民和企業提供援助。

據預計,將有更多失業者獲得更多補貼,並向僱主提供稅收抵免,

好讓他們能繼續支付員工工資。

圖源:7 News

計劃中就包括了「封城補貼」的增加。

如果你通常每周工作時長超過20小時,

可申領的補貼將從500澳元增至600澳元。

如果你損失的工作時長不到20小時,

則可申領的補貼將從325澳元增至375澳元。

新州州長Gladys Berejiklian。圖源:7 News

希望在這項新計劃的幫助下,(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新州的居民和企業可以儘可能減少生存壓力。

封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溢於言表,

雖然封城補貼增加了,但新州副州長證實,

新州將要進一步延續封城。

新州副州長John Barilaro。圖源:7 News

前段時間,悉尼政府將原定執行一周的封城計劃延長,

計劃在本周五實行解封。

然而,新州副州長John Barilaro表示,

悉尼「封城」不會於本周五如期結束,

「疫情已經失控,應該早點封鎖。」

圖源:7 News

據悉,Barilaro在談到封鎖延長事宜時表示,

「我認為疫情還沒有觸頂」,確診數「仍在增加」。

「毫無疑問,疫情已經失控,我們現在只能努力與之抗衡,與我們的社區合作,以確保我們能控制住疫情,儘快解除封鎖。」

「我認為,今日的新增確診數將和昨日差不多,正因如此,州長才會於昨日表示,我們無法在本周五按時解封。」

圖源:7 News

據《7 News》表示, Barilaro一再承認悉尼將繼續保持封城狀態,無法在周五解封。

同時,Barilaro還表示,悉尼封城「封遲了」,應該更早「封城」,

並稱「事後諸葛並非壞事」。

「如果我們能改寫歷史,如果我們能預知未來,那我們一定會更努力、更早地採取行動,只可惜我們不能。」

「我們是根據衛生部門當時的建議作出的決定,但我們看到的是,社區居民有流動性,人們在四處走動,沒有遵守嚴格的限制,這對抗疫毫無益處。」

圖源:SMH

除此之外,Barilaro還對商店是否該在封城期間營業進行了「解釋」。

而當被問及宜家、內衣和化妝品店為何被允許在「封城」期間繼續營業時,

Barilaro表示,

「18個月來,我們從未明確劃分什麼是必需品,什麼是非必需品。」

「洗碗機可能會壞,電熱毯可能要換,所以我們無法界定什麼是必需品,因為每個人在不同時候會有不同需求。」

圖源:News

更有流行病學家Angela Webster表示,

悉尼的封城令可能會持續兩個月。

「目前的情況可能需要4~6周才能好轉,從今天的狀況來看,未來幾天的日增病例還會增加。」

「封城令應該進一步收縮,可能6~8周后才能解封。」

圖源:News

封城不及時、未劃分必需品都是新州副州長John Barilaro承認的問題。

然而這些問題已經開始製造更廣泛的難題,

有醫生表示,

悉尼的醫療系統面臨巨大壓力。

圖源:Daily Mail

據《Daily Mail》報道,

一名在ICU工作的醫生警告稱,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住進醫院,

醫療系統即將超負荷運轉。

醫生Timothy Southwood表示,以Royal Prince Alfred醫院為例,

ICU可能即將告急。

Timothy Southwood。圖源:Daily Mail

他表示,Royal Prince Alfred醫院為治療確診病患專門設立的ICU病房可容納16人。

而目前,病房內有12例確診病例,

但Southwood預計這一數字還會增加,

可能使病房供不應求。

據稱,Southwood自去年3月以來一直在「抗疫」前線治療確診病患,

他敦促符合接種資格的儘快接種新冠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

並稱那些接種了疫苗的人就算感染病毒,出現的癥狀也很輕,

不太可能進ICU。

圖源:Daily Mail

同時,Southwood還表示,

雖然醫院即將超負荷運轉,但醫療系統可以應對這一強度變化。

「醫療系統即將超負荷運轉,但我們有計劃和能力來增強我們的應對能力,以治療ICU內的確診或疑似病例。這些討論正在進行中。」

「受新冠疫情影響,未來幾周可能會有更多人進ICU,我們正為此做準備。我們發現,社區傳播病例正在增加,入院治療的人可能隨之增加,其中部分人必須進ICU接受治療。」

圖源:News

Southwood認為,雖然目前悉尼處於封城狀態,

但由於Delta病毒的高傳染性,

情況或許還會繼續惡化。

「受新冠疫情影響,未來幾周可能會有更多人需要進ICU,而且是不同年齡段的人,我認為強調這一點很重要。」

對於悉尼的抗疫前景,Southwood也表示樂觀,同時敦促人們接種新冠疫苗【相關閱讀:真正的大流行才剛剛開始,它是年輕人因新冠疫苗而引發的心臟病發作】,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好消息是,我們有一年的時間來適應和構建系統。」

「我們在世界各地看到了接種疫苗【相關閱讀:專家爆驚人內幕:接種疫苗,你有更大的可能會死於病毒】的好處,疫苗減輕了感染病毒后可能出現的癥狀。」

圖源:Daily Telegraph

4、悉尼女子大鬧餐廳,拒戴口罩

據《Daily Mail》報道,

在這個抗疫關鍵時期,悉尼還有人拒絕戴口罩,並且還在封城時期出門啊…

一名悉尼女子就因沒有戴口罩而被餐廳拒之門外,

隨後該女子還對餐廳員工進行了猛烈的人身攻擊。

圖源:Daily Mail

從一段在上流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出,

一名沒有戴口罩的黑衣女子正在對餐館窗口服務員出言不遜。

視頻中,幾乎處處都是「嗶~」,

可見該女子的囂張氣焰。

動圖來源:Daily Mail

據悉,上周日,這名婦女和丈夫以及孩子一同前往悉尼西南區的Smithfield Frango木炭烤雞餐廳點餐,

由於該女子沒有戴口罩,

她被告知不允許進入餐廳,需要在門外點餐,她感到非常不適。

隨後,這名女子無法控制情緒,

向窗口服務員大發脾氣。

圖源:Daily Mail

該女子對著服務員喊道「你XX的混蛋」,

並聲稱自己有不戴口罩的醫療豁免權。

該女子還表示,自己整個上午都在沒戴口罩的情況下四處走動。

「今天在商店裡,警察看到了我的豁免證明,我就繼續不戴這XX的口罩自由購物。」

餐館工作人員禮貌地為給她帶來的不便向她道歉,

但這名女子依舊不依不饒地罵罵咧咧,

「不,你根本不想道歉。人們有不戴口罩的醫療理由。」

隨後,她憤怒地要求工作人員給自己一張紙,讓她寫下要點的餐。

圖源:ABC

一位網友對此表示,

「為什麼總有人認為自己很特別?他們就不需要遵守規則嗎?」

而另一位網友則表示,

「如果你確實有醫療豁免權,他們沒有理由拒絕服務。」

一名網友的評論很中肯,他認為,

「無論她是不是真的有豁免權,她也不應該如此對待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怎麼會知道她有沒有豁免權。」

最後,這名女子的丈夫返回餐館,

誠懇地向工作人員道歉。

圖源:News

而餐廳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同時,他們敦促顧客保持耐心,理解他們在高風險區工作的不易。

「我們也是人,我們所在地區病例很多,我們依然在努力工作。」

希望小夥伴們都可以遵守疫情規定,嚴格佩戴口罩,不要違反聚集令,

這樣一來才可以早日安度疫情。

圖源:Yahoo News

今日,新州單日新增本土病例89例,海外入境病例4例。

其中,有21例在感染時具有社區傳染性,

州際交叉感染似乎已經在發生,

疫情的警報依舊在環繞。(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圖源:路透社

新州副州長表示,封城將會延長,但封城補貼有所增長。

在悉尼醫療系統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還有人不戴口罩外出,並且大鬧飯店,

你就不怕得了新冠沒地方治嗎…

希望小夥伴遵守疫情規定,

大家共同努力,早日度過疫情。

*以上內容轉載自微悉尼,AllaboutAUS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