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墨爾本華人媽、66歲奶奶、私校數學老師、公司碼農和會計師…澳洲奧運團太神奇

2021年07月31日 11:54

來源:微生活

這幾天大家都被東京奧運會刷屏了吧:今天,激烈的比賽已經進入第8天,在澳也頻頻被一些表現出色的選手刷屏,代表團中的出色選手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倆娃媽出征奧運

上圖中,代表隊出征的這名華人女人,她是誰呢?她已被媒體譽為: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她名叫洪劍芳,現年48歲,從2000年奧運會開始,她已是第六次代表澳洲征戰奧運了。追平了澳大利亞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次數的紀錄(馬術老將瑪麗·漢娜也是六次出戰奧運會)。

2016里約奧運會上,她前三輪比賽接連獲勝;本屆東京奧運,她也連勝了三場,殺進了女單32強。

她還將代表澳大利亞參加女子乒乓球團體賽。

看了洪劍芳的經歷,實在太欽佩了!6屆奧運,算上東京奧運會延期的一年,總共25年,人的一生又能有幾個25年!

洪劍芳其人

洪劍芳1973年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在浙江隊打球期間沒有進過國家隊,21歲的時候覺得自己進國家隊無望后,就此退役。

之後為愛選擇來澳發展,在如今的丈夫兼教練喬治的勸說下,洪劍芳才重新拿起了乒乓球拍,然後一出手就獲得了澳大利亞全國比賽的冠軍。

2000年,當她首次入選悉尼奧運會時,這個國家甚至都沒有聘請一名全職的國家隊教練,「沒有訓練營,沒有資金做任何事情。沒有錢去國外打熱身賽……」甚至洪劍芳日常還必須要去上班,而不是訓練,而所謂的訓練通常也只是在車庫進行。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說,「我的重心還是在生活上,打乒乓球唯一的原因就是對這項運動的熱愛,開心就好。平時想練就練一會,不想練可能就幾個星期不動。」

好一個「打乒乓球開心就好。」這種舉重若輕的態度,讓幫主想起看到過的一則朋友圈:「澳洲派出的是一個怎麼樣的隊伍…幹啥的都有,這都是用年假參加一下奧運會么。」

這支隊伍中有奶奶

66歲,有4個孫輩的奧運會最年長選手——Mary Hanna,也是參加過6屆奧運的盛裝舞步騎手。

她畢業於PLC,還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去年剛700多萬賣了一套自己的豪宅,帶13個馬廄和跑馬場的那種,

但她也並沒有安享退休生活,而是再次上馬出征。Mary並沒有贏得奧運會獎牌,最好的個人成績是個人盛裝舞步第24名,但她說,當你參加了一次,你就還想來下一次!66歲又如何!

這支隊伍中有軟體工程師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米粉爸的同事準備出征東京奧運會,參加女子馬拉松。運動員,公司軟體工程師,照顧孩子的母親一人分擔三個角色,學習榜樣。祝願拿到好的成績。」

(經授權來自朋友圈,盜用必究)

朋友圈中提到的這位馬拉松選手,叫Sinead Diver,她在自己第一個孩子出生后 31 歲,才開始參加比賽;今年她已經42歲,也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三快的馬拉松選手。

(Sinead Diver)

一位普通澳洲媽媽,利用工作閑暇時間跑馬拉松,跑出澳洲史上第三快成績,還跑到了奧運會,這也太勵志了。然而還有更勵志的:這支隊伍中有重出江湖的健身器械公司老闆

2004年,18歲的David BarnesIt第一次亮相雅典奧運會,參加弓箭射擊項目。

三年後,當時 21 歲的他贏得了各種比賽的冠軍,卻心生退意,想要體驗「正常的生活」。

於是結婚並有了兩個孩子,開了一家健身器材公司,之後十年都沒有射箭。

(David BarnesIt)

而2017年,也就是離他放下弓箭10年後,他意識到自己依然熱愛弓箭,開始重新訓練,並把目標瞄準東京奧運會,現在終於如願以償。

除了上面那些來自各行各業的「運動員」,人才濟濟的澳洲奧運代表團中,竟然還有一所墨爾本頂級私校的數學老師。

這支隊伍中有墨爾本頂級私校數學老師

墨爾本頂級私校Haileybury近期在Facebook上發表了一則po文,祝願本校8年級數學老師David Powell在東京奧運會上再創佳績!

這位老師是何方神聖,一邊教書還能一邊打奧運比賽?

Haileybury官網介紹說,David此前曾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首次亮相,這次再獲榮耀,參加澳大利亞奧運代表團。

David從十幾歲開始參加比賽,很快成為澳大利亞、英聯邦和世界錦標賽的常客。

他還參加過2018年舉行的Commonwealth Games。

看了David的經歷,你還敢嘲笑「澳洲人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這支隊伍中有師事務所白領

還有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永(Ernst & Young)的諮詢師Jessica Morrison,入職3年的她剛剛晉陞為senior級別,而在奧運賽場上,她和隊友也剛剛拿到了澳洲女子四人單漿項目的金牌。

右2為Jessica

還有本周參加奧運會男子8人賽艇比賽的Tim Masters,也同樣來自安永諮詢組,

澳洲封城中「平民運動員們」克服萬難,堅持訓練

放眼世界,有些國家是職業體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為了確保專業運動員的各方面訓練;

在那些國家,對於運動員而言,體育訓練就是全部生活。

但澳洲這邊,奧運代表團成員,在入隊之前,都是普通人,

訓練是訓練,生活是生活,訓練的時間都要從自己的「閑暇時間」中去擠出來。而走下賽場,他們又成了普通人。

所以我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類似這樣的感慨:同學是奧運選手

老師是奧運選手

球館里有奧運選手

去年至今,澳洲各城市屢屢發生的「封城」,也給這些人的日常訓練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今年初墨爾本再度封城。封城的相關規定意味著,奧運游泳選手Brendon Smith平時訓練所在的 Nunawading 游泳池以及墨爾本的所有其他公共游泳池都要關閉。

冬季的墨爾本清晨,滴水成冰,當時每天早上6點,當天還沒亮,大部分人還在暖和的被子里做著美夢時,Smith和他的妹妹Mikayla(同樣是一位奧運選手)就會起床,從Donvale的家開車前往半月灣。

在那裡,他們會穿上潛水服一起游7公里,從Beaumaris游到 Sandgringham 遊艇俱樂部,然後再游回來。

在東京奧運會游泳決賽開幕日的第一場比賽中,Smith在400米個人混合泳中獲得第三名,贏得了澳大利亞在這屆奧運會上的第一枚獎牌。

看了他的經歷真的感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人口中等規模的」澳大利亞憑什麼躋身世界體育強國?

看了上面這幾位澳大利亞的奧運選手,讓人不禁唏噓。

真正的體育強國,也許走的正是「平民出英雄」的路子。

澳大利亞,總人口只有2400多萬,卻能長期穩定處於奧運會金牌榜獎牌榜前十的位置。

里約奧運會,澳大利亞獲得8枚金牌,29枚獎牌,位列金牌榜第十,獎牌榜第八。

而今年的東京奧運會,截止發稿:到今天周六10點,澳大利亞也以9枚金牌、2枚銀牌、11枚銅牌的好成績位列獎牌榜第五位。

一個人口幾千萬的「中等規模」國家,卻能成為一流體育強國?其中原因,或許可以部分歸功於

澳大利亞是真正貫徹了全民健身的國家。

澳洲當地的運動員培訓系統基本上立足於平民。

以澳式橄欖球Footy為例,澳洲孩子6、7歲就可以進入當地的初級Footy社區俱樂部進行訓練。

這些俱樂部往往會有一個很小的管理團隊,球隊教練一般是當地的志願者,不領工資的。

這些志願者中不乏經驗豐富的專業Footy教練,退役的澳洲各大俱樂部隊員,澳洲國家隊老隊員等等,會給孩子們很正規的訓練。

各地區的初級俱樂部又會定期打聯賽,孩子就這麼一直在地區聯盟內部打比賽,打到一定年齡就有國家級別的比賽了。

在澳洲,不論是學校老師、軟體工程師、還是孩子的母親、公司高管……

奧運歸來后,他們依然會回歸自己正常的生活。

但「堅韌不拔」、「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卻會被他們在澳大利亞社區的各個角落發揚光大。

如果奧林匹克的真正意義是「全民眾的強身健體」,那麼澳大利亞也許是詮釋最佳奧運精神的國家之一了。

*以上內容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風平浪靜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