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媽胸前淤青,醫生說沒事,結果竟是恐怖癌症,差點因此喪命
圖源:9 News
因為右胸上側一塊小小的暗斑,62歲的澳洲女子險些萬劫不復,跌落癌症的深淵。
被忽視了10年之久的指甲上的「很酷的黑線」,讓25歲的妙齡女子差點失去拇指。
皮膚癌,或黑色素瘤,是澳洲的「國癌」,三分之一的澳洲癌症患者患有皮膚癌,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亞人恐將在70歲之前被診斷患有皮膚癌。
在澳洲,預防皮膚癌重之又重,一定要養成防晒的意識和習慣。
1. 致命的斑點
金黃色的陽光是澳大利亞最絕美的風景之一,
澳洲的陽光熱烈、奔放、絢麗,時時刻刻都能帶給人們度假的感覺。
如此不羈的陽光「得益於」南極洲上方的臭氧空洞,這讓整個大洋洲都沐浴在陽光直射下。
但美麗的事物通常會讓人付出代價,
澳洲的「國癌」由此而生。
圖源:ABC
Jillian在去年10月拿到了自己最新的體檢報告,(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一項檢測結果顯示,她患有胸部2期皮膚癌。
而就在短短几個月之前,她的醫生告訴她,「這並無大礙。」
若不是她的美容師發現了端倪,
Jillian很可能就此錯過治療期。
圖源:Daily Mail
「我的胸部上方長了一塊斑,像紅色的瘀傷。」
62歲的澳洲母親Jillian Murray在去年6月左右發現了自己身上的異常,
一塊酷似瘀傷的斑長在她胸部的上方。
有所不安的Jillian於2021年6月前往醫院檢查,
當時的醫生表示,已對她「右乳房上方的變色區域」做了檢查,
「這沒什麼好擔心的。」醫生這樣說。
隨後,Jillian又向另一位醫生詢診,但得到了相似的答案,
「我看了另一位醫生,他們告訴我在上面塗上藥膏,說沒什麼可擔心的,沒關係。」
圖源:Daily Mail
得知消息的Jillian彷彿吃下了定心丸,不自覺地將自己胸上的斑點當作老年斑看待,
而隨後,一直為她做美容保養的美容師發現了異常。
「我不太喜歡她胸前那塊看起來像紅色瘀傷的標記。」Leigh Murphy說道。
41歲的美容師Leigh Murphy經營著一家Rejuvie皮膚治療沙龍,Jillian是該店的老顧客了。
「我認識Leigh已經好幾年了。她像一把細齒梳子越過頭髮那樣越過我的生活。」Jillian這樣說。
為了淡化自己胸口的「老年斑」,
Jillian再次來到該皮膚沙龍進行皮膚管理保養。
Leigh Murphy(左)和Jillian Murray(右)。圖源:Daily Mail
2021年9月,正在為Jillian做皮膚護理的Leigh發現了她胸口的斑塊。
從這塊已經被Jillian習以為常的斑塊中,Leigh發現了不對勁。
「我正在清潔我胸前的皮膚,但Leigh說她不喜歡我胸前的印記。」
在一個周末,Leigh在給Jillian做護理時嚴肅地告訴她,
一定要重視這個標記,並需再次去醫院檢查。
「她(Leigh)一看到它,就說我需要儘快把它檢查出來。」
「於是我預約了一周內的檢查。」
圖源:Daily Mail
2021年10月,Jillian前往醫院,再一次接受了皮膚檢查。
本次檢查結果顯示,Jillian患有胸部2期皮膚癌。
同時,檢查還發現了被Jillian和Leigh都忽視的問題——
Jillian的鼻子上也長出了黑色素瘤。
醫生表示,Jillian必須接受兩次手術以切除癌細胞,
否則,癌細胞可能會到達她的血液,並隨著血液擴散至她身體各處。
圖源:Daily Mail
此時,Jillian的皮膚癌進入2期,癌細胞正在向皮膚的第一層和第二層擴散,
並有部分進入淋巴系統(類似於血液循環系統),
存在向身體各處擴散的風險。
Jillian鼻子上的癌症屬基層癌細胞,與胸部的黑色素瘤不同,是兩種不同的類型的皮膚癌。
基底細胞癌的癥狀包括有光澤的皮膚顏色腫塊和皮膚區域的扁平鱗片。
圖源:Daily Mail
在皮膚癌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前發現並切除,對於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幾率至關重要。
大約98%的黑色素瘤患者都在癌症的第1階段或第2階段被發現,
當皮膚中存在黑色素瘤時,患者大約可存活5年或更久。
然而,當黑色素瘤到達第3階段時,會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存活率僅剩63%,
當黑色素瘤進入第4階段時,存活率下降至15%~20%。
同時基底細胞癌很少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幾乎每個在早期階段被診斷出的患者都存活了下來。
但是,如果它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存活率也會減少。
圖源:Daily Mail
「當我的醫生忽視它后,我的美容師幫我重新重視起癌症,真的是太神奇了!她對我來說值得用黃金衡量。」
「我是一個很幸運的女士,沒有Leigh的專業知識,我不會活著站在這裏,我的醫生說,我應該和她一起去買彩票。」
Jillian非常感謝Leigh,激動地說道。
2021年11月底,Jillian接受了第一次癌症切除手術,
她胸部的切口略深,深達4厘米。
兩周后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
圖源:Daily Mail
Jillian表示,術后她經歷了一段「荒謬」的疼痛,
幾個月後,這種痛感仍沒有消失,她依舊可以感到右胸上側的疼痛。
回想自己患癌的經歷,Jillian表示,
第一次被診斷出癌症時,她害怕得「發抖」,並認為「自己的生命已經結束」,
因為癌症或許會「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中」。
「我不知道這有多可怕,這真的很糟糕。如果它進入了血液,那就不好了。」
「我只是在死亡的邊緣,所以醫生不必把我的淋巴結取出來,現在,我必須每三個月複查一次。」
圖源:Daily Mail
如今,Jillian和58歲的丈夫Paul共同經營著一家託兒所,
她32歲的女兒Hayley在家中照顧正在恢復的她。
「我看起來很噁心,但我現在正在康復。」
「我的臉部很好,我可以通過化妝遮蓋。但我的胸部很糟,傷痕纍纍。」
在談到朋友Leigh時,Jillian表示,她們會成為永遠的朋友,
「當我告訴她,她幾乎救了我的命時,她起了雞皮疙瘩,不知所措。她很高興她幫助了我。」
Jillian(右)和丈夫Paul(左)。圖源:Daily Mail
Jillian(右)和女兒Hayley(左)。圖源:Daily Mail
美國CNN曾報道過一種「地方病」——黑色素瘤,
稱其為澳大利亞的「國癌」(Australia’s ‘national cancer),
每年有約14000例的新診斷病例。(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患有黑色素瘤的人通常身體上會有病症顯現,
然而,許多患者忽略了它。(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圖源:ABC
2. 拇指上的條紋
25歲的Maria Sylvia近日在TikTok上分享的一則視頻被千萬網友傳閱,
這則視頻在短短2周內被觀看超過1900萬次,
這一切的起因是一條長在她拇指上十年之久的黑色條紋。
圖源:Daily Mail
16歲那年,Sylvia發現她的拇指上長出了一條淡淡的黑色條紋,
「很酷的條紋」,她這樣稱呼它。
然而,9年後,25歲的Sylvia被診斷出患有甲下黑色素瘤,
這是一種發生在指甲之下的皮膚癌,
「10年了,我一直以為這是我指甲上的一條酷酷的條紋,」
在TikTok視頻中,Sylvia表示,
「但它是癌症。」
圖源:Daily Mail
2012年12月,16歲的Sylvia首次注意到自己拇指上的黑色條紋,
即便條紋隨著時間越變越暗,一年內,顏色越來越深,
Sylvia並沒有重視起來。
「我看過醫生,作為一名運動員,我隔不久就得體檢,我一直在醫生辦公室里進進出出。」
「沒有人真正注意過它,直到有一次,醫生髮現了它。」
2014年左右,一名醫生髮現了Sylvia拇指上的暗色條紋,
「這很奇怪,如果它越變越大,你最好去做下檢查。」醫生這樣告訴Sylvia。
隨後,為了弄清楚黑線產生的原因,Sylvia去做了檢查。
圖源:Daily Mail
據Sylvia表示,她一直沒去做檢查的原因,是因為這條「黑線」沒有給她帶來任何不適,
也沒有不斷擴大的傾向。
「我沒有任何疼痛,所以我一直認為這隻是指甲下的一顆痣,別人也是這麼告訴我的。」
此後,在醫生和朋友的勸告下,Sylvia在2022年1月下旬前往醫院檢查,
結果顯示,她患有甲下黑色素瘤。
圖源:Daily Mail
根據WebMD的統計數據,只有0.07%~3.5%的黑色素瘤病例是甲下黑色素瘤,
它們大都出現在拇指和腳拇指中。
甲下黑色素瘤可擴散至全身其他部位,
隨後引發死亡。
圖源:Daily Mail
幫Sylvia診斷出黑色素瘤的腫瘤專家告訴她,
她的黑色素瘤處於0期或原位,
這意味著她的癌症還沒有開始擴散。
「醫生告訴我,這種癌症可以在0期或原位停留10-13年,然後達到1期。」
「我感到寬慰的是,我還有更多的時間來擺脫癌症。」
2022年3月11日,Sylvia在醫院接受了甲床切除手術,
生化測試結果顯示,癌症並沒有擴散,Sylvia不需要截肢,
也不需要進一步治療。
圖源:Daily Mail
「然而,我現在被認為患有皮膚癌的幾率很高。」
Sylvia表示,接下來的兩年中,她必須每三個月去複查一次,
此後三年內,必須每6個月去複查一次。
Sylvia在3月25日接受了拇指皮膚移植手術,
目前已經在康復當中。
圖源:Daily Mail
在Sylvia發布的視頻評論中,
許多網友表示,他們的指甲下也有類似的黑線,
Sylvia向他們指出,這些痕迹很可能是痣,
但她建議每個人都能去醫院做個檢查,以確保安全。
圖源:Daily Mail
「我認為有些人害怕面對癌症,害怕面對死亡,所以不敢去做檢查。」
「但這如果是早期的,是可以治愈的,並且,擁有一兩個月手術后的拇指,總比此後根本沒有好(指截肢)。」
Sylvia還表示,自己非常感謝向她指出風險的朋友和醫生,
他們在閱讀相關材料后,敦促她進行活檢。
「希望其他人在自己或朋友的指甲上出現條紋后,也會這麼做。」
圖源:Daily Mail
3. 澳洲「國癌」
據一項2016年的數據顯示,
每年有近2000名澳大利亞人死於皮膚癌。
而據澳大利亞癌症委員會稱,
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亞人將在70歲之前被診斷患有皮膚癌。
由於大洋洲靠近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會引起該地區高水平紫外線暴露。
根據總部設立在德克薩斯州的國際黑色素瘤基金會的數據,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世界上皮膚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
澳洲婦女黑色素瘤發病率是歐洲的10倍,而男性發病率要高出20倍。
由此,皮膚癌被稱為澳大利亞的「國癌」。
圖源:The Guardian
2022年3月10日,發表在《公共衛生研究與實踐》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發現,
69%的澳洲人在其一生中至少要做一次角質細胞癌的切除手術。
角質細胞癌,也被稱為非黑素瘤皮膚癌,是澳洲最常見的癌症。它們由基底細胞癌(BCC)和鱗狀細胞癌(SCC)組成。
基底細胞癌在皮膚表皮的底層緩慢生長,至少佔所有皮膚癌的三分之二,其餘三分之一的皮膚癌是鱗狀細胞癌,它們在皮膚表皮的上層迅速生長。
澳洲癌症協會稱,醫療保險記錄顯示,
2018年有超過100萬人次對這兩種皮膚癌的治療。
圖源:ABC
澳洲癌症協會說,澳洲之所以成為世界上皮膚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主要是由於氣候及澳洲人對戶外活動的熱愛。
澳洲靠近赤道,許多人皮膚白皙,並不適合強烈紫外線的環境。
澳洲的皮膚癌始於200多年前,當時第一批皮膚白皙的歐洲人於1788年在悉尼定居。
澳洲癌症協會稱,每3個澳洲人中至少有2人在70歲之前被診斷為某種形式的皮膚癌。
男性的患病風險高於女性,男性的死亡風險也更高,
69%死於皮膚癌的澳洲人是男性。
圖源:ABC
更讓人擔憂的是,嚴峻的統計數據也表明年輕人黑色素瘤發病數量也在上升。
澳大利亞衛生福利研究所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報告顯示,
15至24歲青年的病例從1985—89年度的283例/百萬增加到2010—14年度的308例/百萬。
也就是說,每天有兩三個15到24歲的人被診斷患有黑色素瘤。
圖源:ABC
大多數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
都是在皮膚細胞因無保護地暴露于紫外線或輻射下而受損發生的。
「與義大利的太陽相比,澳大利亞的太陽非常強。在義大利,它要溫和得多,但在這裏,它非常非常強烈,所以我從不在這裏曬太陽。我總是在傘下,或者即使我在走路,我也總是選擇留在樹蔭下。我不喜歡這裏的太陽。對我來說太強了。」
克里斯蒂安·霍爾曼·李出生於巴西,在義大利長大。
她八年前搬到澳大利亞,現在住在布里斯班。
她發現澳大利亞的陽光比義大利要強得多。
圖源:7 News
專家因此放出警告,
人們在日照強烈時出門,要做好防晒工作,
例如塗抹防晒霜、穿著防晒衣等。
同時,專家警告人們不要試圖在夏天晒黑(他們認為這可以保護他們免受陽光的傷害)。
而實際上,晒黑會對皮膚和DNA造成嚴重損害。
盡量不要讓自己暴露在強烈陽光下,養成防晒意識和習慣,
這是避免皮膚癌最好、最直接的方式。
圖源:7 News
62歲的澳洲女子險些因忽視胸前暗斑丟掉性命,
25歲女子也差點因指甲上的黑線面臨截肢。
黑色素瘤或皮膚癌其實早就給身體發出了信號,
一旦察覺,一定要迅速就醫。
圖源:ABC
皮膚癌已成為澳大利亞的「國癌」,
強烈的紫外線和灼熱的陽光或是造成皮膚癌的「元兇」。
小夥伴們在烈日天氣下一定要做好防晒,(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索「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不要在夏季故意晒黑,
最大程度上預防皮膚癌。
*以上內容轉載自微悉尼,FindAus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