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房子質保,無解之題?

2023年04月20日 9:35

,又雙叒出事了!

最近,一個大型公寓開發項目被發現存在嚴重缺陷,包括消防安全和防水工程不足,而受到了該州建築監管機構的審查。

在對位於Lewisham區 McGill St 17-21號的這棟包含39套公寓的公寓樓項目進行檢查后,公平交易廳向開發商McGill Street Investments Lewisham發出了建築工程整改令。

同時,公平交易廳還發布了另一項禁令——意味著在缺陷完成修復和新州公平交易廳撤銷禁令之前,任何居民都不能搬進該樓盤。

此次檢查共發現了8個不同的缺陷,包括地下停車場沒有洒水器、煙霧探測器安裝在牆壁上的位置過低,以及漏水導致水滲入大樓的地下一層等。

其它缺陷還包括一個過道上的旋轉門位置太遠、消火栓的排水口位置過低、公寓陽台排水系統不足,以及一個燃氣熱水器安裝在配電室內。

地產行內有句「黑話」:世上最難解的題是房子壽命有多長,世上最沒有答案的問題是房子保質期出了問題找誰。

這個問題換作其他任何商品都一目了然,過期日必須印在某處。

房子建好會在某個角落蓋上烙印,寫明誰家製造,何日到期,保修期限否?相信沒人見過。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曾有人感嘆說:房子的保修還沒有超市牛奶的保質期好使!

雖然和牛奶一樣本質都是商品, 房子保修卻是一堵難越的高牆。

能住多少年?

房子可能是世上最重要的商品了,但最重要卻為何是最沒有保障的一個呢?

其實澳洲的房屋算「幸運」了,物管基本到位,即使房子過去幾十年,依然保養不錯。

想起中國那些現在看起來還年輕的房子,幾十年後極有可能成為老大難問題。

產權意義上的70年,聽起來好像只要房主自己不搬走,住個100年也不成問題。

但現實情況往往並非如此,房子老去的速度遠比你想象中要快。

澳洲問題

澳洲為解決密集人口居住問題,建造公寓成為大勢所趨,但紛至沓來的公寓質量問題,引發擔憂。

最「著名」的當屬Mascot一建築物的居民曾被要求撤離,新州消防組織的正式文件宣稱:該棟建築物地下室區域出現可識別的移動,大樓建築結構出現嚴重問題。

澳洲建築質量問題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再如悉尼奧林匹克公園的Opal Tower牆體破裂,因擔心大樓倒塌,數百名居民撤離。

亦出現過一場暴雨,大雨從天花板傾瀉而下,屋內的傢具全部遭殃。

普遍問題還包括:建築外層覆蓋的易燃材料,火災風險非常高,大部分的維修費用落在業主身上,恐怕未來十年,也完全解決不了它。

面對房屋保質問題,澳洲媒體民眾也想知道:到底是誰的錯?開發商還是建築單位?

例如偷工減料,降低成本的醜聞,房屋使用的混凝土板材往往低於建築標準。

其實,許多澳洲開發商沒有完備的建築經驗,拿到土地,才發現開發樓盤的費用和成本很高,繼而只能尋找價格便宜的建築商合作。

建築商又因是「誘導」來的生意,於是採用廉價材質,形成惡性循環。

更深層次的原因, 澳洲商業利用資本市場的法律優勢,與業主訂立厚厚的法律合同,貌似保護業主,其實條條讓你啞口無言。

近年來,很多投資人大量購買公寓房很多只是出租,並不關心居住環境和房屋質量,這也一定程度催生開發商建築商和開發商「不講究」建築質量的壞習。

悉尼、墨爾本、等地,大量高密度住宅湧現,經驗似乎還沒有到位的開發商硬著頭皮上,導致工程質量下降。

好萊塢電影中許多描述未來的場景,那就是棄樓。現代建築規範中,高層能挺過40年已經不錯,電梯使用壽命也就15年左右,下水管道老化最多20年吧。

一個棄樓就是千瘡百孔。

儘管澳洲建築法治貌似嚴格,建造標準NCC(National Construction Code)不斷完善,但標準只能保證最低底線。

或許很多專家有「秘方」,如買房前深層次了解開發商信息,如建築資質、有無黑歷史等。

即使如此,房屋漫長歲月,依然需要你自己擔起重負。

保質期(warranty)一般也就幾年,結構性缺陷(structural defects)的保質期6年左右,而非結構性缺陷(non structural defects),那些小的毛病,保質期也就2年。

最終,購買成了澳洲人主要的保質措施,屋頂漏水,地板泡水,火災等遇到的這些糟心事,基本只能自己操心了。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房投資見聞,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