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

2023年10月03日 11:22

時間10月2日傍晚,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博士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博士共同獲得了這一獎項。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他們對「核苷鹼基修飾」的發現,使研發出有效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成為可能。

(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這或許是近年來,獲獎成果離老百姓生活最近的一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浪潮中,包括mRNA技術在內的新冠疫苗【相關閱讀:真正的大流行才剛剛開始,它是年輕人因新冠疫苗而引發的心臟病發作】以創紀錄的速度登上歷史舞台。

截至目前,全球共接種了130多億劑新冠疫苗。這挽救了成百上千萬人的生命,預防了更嚴重的疾病,幫助社會秩序恢復正常。

我們知道,要獲得針對某種病原體(比如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主要有三種途徑:一,媽媽傳給你(母傳抗體);二,「親自」感染、痊癒后獲得;三,打疫苗。

作為相對最安全、最靠譜的途徑,打疫苗就像是一場「軍事訓練」——將經過特殊處理的某種病原體(或其蛋白)接種入體內,使免疫系統提前記住「壞人」的模樣。

一旦真正感染,免疫系統就可以迅速反應,去消滅「來犯之敵」。

從技術路線上來說,疫苗有如下幾類:第一類最「經典」的疫苗包括「滅活疫苗」和「」,讓奄奄一息的病毒或其「屍體」直接刺激免疫系統——比如脊灰疫苗、甲肝疫苗和乙腦疫苗等。

第二類疫苗通過基因技術,在體外重組、表達出抗原蛋白后再製成疫苗(相當於告知身體病毒的輪廓和外形)。這叫做「蛋白重組疫苗」——比如乙肝疫苗、HPV疫苗等。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不過,上面這兩類疫苗都需要大規模的細胞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快速生產疫苗、靈活應對突變和疫情大流行的可能性。

(新冠大流之前的疫苗)

第三類疫苗使用重組或基因技術,在人體內完成遺傳物質的表達和免疫應答,包括「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DNA和mRNA)疫苗」。

由於疫情洶湧,幾乎所有的技術路線都被用來研發新冠疫苗。而在全球應用較為廣泛的,是mRNA疫苗。

mRNA(信使RNA),本質上是一本「寫滿了病毒信息」的「密碼本」。

接種mRNA疫苗后,我們的身體會根據這個「密碼本」合成「抗原蛋白」,讓免疫系統迅速產生免疫力。

一旦出現新的病毒造成的疫情,或者流行的病毒發生變異,就可以人工改變mRNA的核酸序列,迅速調整和更新疫苗成分,從而更靈活、及時地應對變化。

不過,在之前的幾十年裡,上面這個「想法」卻被認為不可行。

這是因為一直存在著一個問題——我們的免疫系統會把注入體內的mRNA分子視為「外來異物」,對其攻擊,使其降解,從而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卡塔琳·卡里科博士和德魯·魏斯曼博士合作后發現,「偽裝」后的RNA既有複雜的結構,又可以逃過免疫系統的「監視」,不會引起「誤傷」。

經過數年的嘗試和改進,他們最終把這些「偽裝」成功地應用到mRNA分子上,這就掃清了mRNA技術從理論到應用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兩位家共同發表的、意義重大的論文:《Toll樣受體對RNA識別的抑制:核苷修飾的影響和RNA的進化起源》)

之後,諸多科學家和相關公司持續推進mRNA技術,在藥物和疫苗研發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最主要的,是「快」。

mRNA疫苗在生產過程中不依賴細胞擴增,節省了細胞培養、抗原提取和純化等過程,可以大大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疫苗產能。

這對於快速應對傳播快、變異快的全球新發傳染病(比如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來說至關重要。

更重要的是,mRNA技術不僅僅可以用於新冠疫苗的研發,還可以為未來其他傳染病的預防、癌症治療和罕見病的治療等提供技術沉澱和無限可能。

既能在短時間內有助於疫情防控,又能夠為未來的疾病治療和公共衛生發展做出長遠貢獻,這或許是兩位科學家工作的重大意義和獲獎理由。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在質疑——打疫苗,有什麼用?

與藥物不同,畢竟絕大多數的疫苗,都用於「預防」而不是「治療」。

我們可能並不知道它到底產生了多少抗體,不知道它有沒有擊退病毒的進攻,甚至懷疑它到底有沒有保護自己。

我們能夠清晰地感知一種疾病從有到無,但卻很難體會到疫苗的默默守護——其實,它一直都在。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除了安全的飲用水外,再沒有其他任何一種方式可以像疫苗一樣,在保持人口增長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隨著技術的進步、疫苗的普及和全球共同努力,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新冠病毒很難再次達到或超過其曾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危害。

但是,人類與疾病的抗爭、對健康的嚮往和對科學與真理的探索,將永遠不會停止。

諾貝爾獎小課堂:「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六個獎項,每年評選。

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主要表彰為人類健康和生命科學做出卓越貢獻、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學家。

近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得者和主要貢獻為:●2022年:瑞典科學家斯萬特·佩博,在人類基因組學和進化領域的貢獻;

●2021年:科學家戴維·朱利葉斯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在發現溫度與觸覺感受器方面的貢獻;

●2020年: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邁克爾·,在發現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貢獻;

●2019年:美國科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科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的貢獻。

●2018年: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療法方面的貢獻。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了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於2015年獲獎。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我國本土科學家。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騰訊醫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