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拋棄的特產, 竟被中國吃貨拯救了! 出口量創新高, 佔總量一半
//前言//
澳洲人越來越不愛吃成羊肉,
銷量每況日下,
不過這一把,
真的被中國吃貨們給拯救了!
#01:
出口中國銷量破紀錄
一道中國美食拯救羊肉
在澳洲,成羊肉逐漸在餐桌上消失…而澳洲的這種羊肉到了中國之後,竟然大受歡迎,甚至連出口到中國的羊肉量都創下了新紀錄!
這一切還得多虧了中國的一種美食…
圖片來源:ABC News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澳洲,羊肉都是主要肉類之一。
而且羊肉肉質肥美卻細膩,容易消化吸收。尤其是在冬天,是個驅寒,溫補的好東西!
但是由於口感加上烹飪手法有限,澳洲人沒有「能力」將一種羊肉做得更加美味,很多澳洲人已經失去了對這種羊肉的興趣…
這種羊肉被稱為「mutton」,和一般大家認知中的「Lamb」有一些區別,「Lamb」指的是出生不足一年的幼羊的肉,比較粉嫩,相比之下「mutton」指的是「成年羊的肉」,口感更老,顏色更深。
20年前,澳大利亞人每人每年吃掉大約6公斤成羊肉。
但如今,大多數成羊肉都出口到國際市場,因為澳洲當地人更喜歡味道較淡、較瘦的羊羔肉。
圖片來源:ABC News
那麼中國吃貨們是如何拯救被澳洲人拋棄的成羊肉的呢?
因為說到烹飪手法…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能把羊肉做好吃的方法可太多了,什麼羊肉串、羊排、羊蝎子…光是想想就讓人想要流口水。
而拯救了澳洲「正在下墜」的成羊肉行業的,是中國火鍋!
數據顯示,去年,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創紀錄的9.75萬噸羊肉,幾乎佔澳大利亞羊肉出口總量的一半。
澳洲出口到中國的羊肉就是來自成熟綿羊的成羊肉,與羔羊相比,它有更多的脂肪、味道和更深的顏色。
圖片來源:ABC News
隨著中國食客對澳洲羊肉的需求越來越高,澳洲也發現了這個「商機」。
市場分析師Matt Dalgleish表示,中國食客發現,羊肉非常適合火鍋式的烹飪方式,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涮羊肉」。
將肉放在辛辣的肉湯中煨煮,然後大家坐在一起享用,這種美食體驗,不僅僅是中國的吃貨,甚至連很多外國食客在吃過之後都深深愛上了,足以說明火鍋的魅力!
他指出,這種肉在澳洲已經不流行了,因為成熟羊肉的韌性不如羊羔肉。
但是肉質什麼的對於中國的烹飪手法來說簡直小菜一碟。
Dalgleish稱,
「
但如果你烹飪得當,它的味道和口感就會與眾不同,而中國的火鍋就是恰好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烹飪手法。
」
而在北京、上海等這樣的大城市,那些追求高端食材的食客也願意為了從澳洲進口的羊肉花更高的價錢。
#02:
豬瘟爆發羊肉打開市場
澳洲成羊肉成獲益方
除了成羊肉的口感與中國美食相匹配,還有一件事情也成為了澳洲成羊肉打開中國市場的轉折點。
Dalgleish提到,2018年非洲豬瘟爆發,隨後中國養豬量減半,這對中國食客來說是一個轉折點。
「
當時肉類蛋白質存在巨大缺口。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出口產品,澳大利亞的羊肉也成為了關鍵產品之一。
」
當時因為豬肉供應不足,且價格飆升,很多家庭不得不放棄購買豬肉轉向別的肉類食材。
於是,羊肉就成為了當時很多家庭選擇的替代品,因為羊肉有自己獨特的風味,並且在中國的各種烹飪方法下能被解鎖成多種美味佳肴。
於是在澳洲成羊肉進入中國之後,很快就吸引到了大批食客。
圖片來源:ABC News
還有數據顯示,出口到中國的羊肉中,約有40%是整羊肉,而經過切割處理的羊胸肉和羊瓣肉約佔出口的30%。
去年,澳大利亞出口了21萬噸成羊肉和32.6萬噸羊羔肉。
今年1月,澳洲更是迎來了成羊肉的出口高峰,近一個月就出口了1.7萬噸成羊肉,這是自2007年以來最高的1月份出口量。
最後
烹飪技巧還得看中華美食,
光是不怎麼需要技術的火鍋
就能拯救澳洲人不愛吃的成羊肉
而且還能將食材做成大眾喜愛的美味,
看來無論是中華美食
還是中國吃貨的力量都還是很強大的!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微報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