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澳洲人已經不再吃了
現如今,澳洲人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物價上漲,漲到很多人都要吃不起飯了。
最近Reddit上就有一位澳洲網友問大家:有沒有什麼食物貴到你已經不再吃了?
這個問題頓時激發了澳洲人滿肚子的吐槽欲,大家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
最大的槽點就是外賣,貴到很多人都放棄吃了。
「以前我每周五晚上都會點一個外賣披薩和一瓶酒。現在我都是吃冰箱冷凍的或自己做的披薩和紅酒。」
「冰淇淋,牛排和外賣。太貴了。」
「任何外賣的東西,每件物品的價格都漲了,配送費也漲了,再加上稅和小費。」
「快餐,尤其是像Uber Eats這些App上點的快餐。服務費和配送費比食物本身的價格還高。」
「每次我用DoorDash,我在購物車裡放15刀的餐,最後不知怎麼地總價就變成了40刀。我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不點外賣了,貴得離譜。」
同樣被點名批評的還有快餐。
「還記得賽百味5刀的熱狗嗎?現在要將近20刀。」
「麥當勞1刀的漢堡現在要5刀,搶錢啊!」
「2000年初,我小的時候,我媽可以用現在只能買一人餐的錢給全家買麥當勞。」
快餐都漲價,普通餐廳肯定更貴啊。
所以現在下館子也成了奢侈品。
「出去吃飯現在太貴了。而且菜品和服務的質量也下降了,現在只有特殊日子才出去吃。」
有些人就連工作日的午餐都不敢去外面吃了,只能在辦公室吃麥片粥。
但即便如此,依然是令人羡慕的。
「你還能吃得起麥片,我現在都已經不再吃麥片了!我們這裏一盒麥片的價格貴到嚇人。」
「品牌麥片。貴到可恥。」
「麥片。超市的一盒麥片現在要7-9刀。」
「每次我從Magic Spoon旁邊經過都會笑。$9.99一盒麥片?太離譜了吧。」
如果說外賣、快餐、下館子還屬於可有可無的東西,那有些大家平時都吃的食物也漲價到高攀不起了。
比如日常零食「薯片」。
「價格漲瘋了。」
「不光漲價了,分量還縮水了。」
還有很多人每天都喝的咖啡,也喝不起了。
「外帶的咖啡。我現在只有社交場合(例如見朋友)或者有禮品卡的時候才買。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花6.5刀買一杯飲品,同樣的時間我完全可以自己做一杯同樣好喝的咖啡。我現在做拿鐵的手藝非常好。」
沙拉的價格也漲到讓人望而卻步了。
「以前我在下班路上或者午餐的時候會在當地雜貨店買一份沙拉吃,以前只要6.5刀,但現在同樣的沙拉要13刀了。」
肉就更買不起了。
「牛排,牛肉乾。」
「以前我每周都要吃一兩次牛排,但現在我買的牛排質量很差,只能用來燉煮。我也不再買豬肉和羊肉了,我現在只買雞腿,因為可以一次買很多。」
還有人開玩笑說,現在所有的食物都吃不起了,每天只是睡覺,喝水充饑。
大家覺得有什麼東西漲價到你已經不再買了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