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三星評價,引墨爾本餐廳老闆暴怒!下場回復,瘋狂輸出!「你別出來吃了,自己在家做吧!」

2024年05月25日 10:15

大家選擇餐廳前有沒有看一下Google Review評論區的習慣?

老墨平時在出門吃飯之前,都會先查看一下要去的這家餐廳的評價怎麼樣。

要是有的餐廳評分低於4分,極有可能會立刻拔草。

而面對差評,不少餐廳也會「親自下場」回應:有些老闆會誠懇道歉,還有的老闆是機械式的統一回復,「感謝您的光顧,歡迎下次再來」。

Reddit一位網友發帖稱,「這家咖啡店老闆的在Google Review上精神錯亂的回復」,引起了不少網友關注。

貼主說,「這個頁面上有幾篇評論,店主的回應都是非常激進和冒犯的。這正常嗎?」

「我不想點名具體店鋪,只是有點失望,因為每人的價格幾乎是40刀,包括飲料,而且周末還要額外收費。大家自行判斷吧。」

「另外,這不是我的評論。我本來打算在頁面上寫點什麼,但如果店主對任何人都會採取攻擊性的態度,我就不想寫了。」

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回復,能讓網友如此無奈?

店主回復:「回答你的問題,是的,你的要求太高了。鑒於你的態度,我懇請你幫所有小餐館一個忙,不要再去咖啡館或餐館了。」

「我們為自己提供的食物感到非常自豪,以這種方式貶低我的餐廳有被冒犯到。我覺得你對我的餐廳和廚師的態度感到失望…」

「關於我們的定價結構:一個餐點的成本不僅僅是其原料的總和。如果你對自己的無知如此自豪,我建議你從現在開始在家自己做飯。」

」我廚房使用的每道菜的原料都與你無關,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的任何菜品都不使用Divine Caramel布丁。」

「至於我們食物和飲料的『日式風格』,我們從來沒有聲稱自己是一家日式咖啡館,所以我不明白這是個什麼問題。」

「我們的廚師從許多食物文化(如法國、日本、韓國、西班牙和)中汲取靈感,那有什麼問題呢?」

「我認為這個帖子既是誹謗又是詆毀。」

好傢夥!有理有據,邏輯清晰,字字珠璣!

老墨想著,得是多麼離譜的差評才會讓店家暴怒?

評論寫道,「店員態度很好,整體氛圍很好,但不得不說實話,食物令人失望…」

顧客在評論中提及食物的價格和味道都不好:「我點了很火的的蜂蜜黃油($22.5)和冰抹茶($8.2),結果太甜了。」

「而所謂的「焦糖布丁」實際上是Divine Classic(對,就是超市可以買到的那種,兩杯 $3.75),我本來期待的是店裡自製的布丁,結果非常失望(或者是我期望太高了?)。」

「冰抹茶也不便宜,幾乎嘗不出抹茶味。」

「總體來說,體驗感還行,但如果你追求美食的話,我不會向任何人推薦這個地方。」

「他們讓它看起來像日式,但味道一點也不像日式甜點/飲品。」

這樣看來,店主確實是精準打擊了,言辭犀利,句句扎心!

網友也坐不住了,@ButtTickle007認為老闆說的話太過分。

「評論看起來很正常,絕對是店主反應過度了。」

有網友回復,這下好了,本來不回復沒事,回復完了很有可能三星要變一星了。

還有網友說,這評論夠客觀的了,「他們給了幾句評論,但還打了三星呢。」

「這要是給了一星評價,老闆要怎麼回復啊?」

但更多網友認為是這位顧客有些雞蛋裡挑骨頭。

「看完我覺得,我覺得店主回的沒毛病,只是辯解一下。」

「公平地說,評論非常明確地指出這家咖啡館用的是商店裡買的布丁。如果他說的不對,那麼它就是誹謗和故意抹黑。」

「剩下的聽起來像是反應過度。」

「黃油蜂蜜吐司太甜了,可這不就得是甜的嗎?」

「店主也沒瘋啊,就是生氣而已。」

「我覺得顧客的評價有失偏頗,所以店主才怒了。一個差評的負面影響比好評的正面影響要大得多。」

「我的經驗法則是,除非真的很糟糕,否則不要給只去一次的店差評。」

「我覺得說的都沒錯。價格確實過分高了,你也確實可以選擇在家自己做。」

有網友解釋,店主之所以這麼生氣,是因為大家不會仔細的看一星或者五星評論,因為都太假了。

那些花了時間給了長篇幅的三星評論,反而往往更真實,更有影響力。

還有網友覺得,但從評論來看,這老闆不是氣瘋了,應該是單純破防了。

老墨覺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千人千味,食客的評論僅代表個人立場。

其實也可以理解店主的心理,Google Review的評分對於餐館老闆非常重要。

如果某家餐廳的Google Review評分過低,在Google搜索的時候可能都找不到!

而對於商家來說,那些差評里指出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生意還是以和為貴。

*以上內容系網友事兒自行轉載自喝玩樂,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