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開喊話澳洲人: 求你們別再來了! 中國大使館緊急發布通知: 華人別做這件事, 會被遣返
剛剛進入2025年,大家還沉浸在元旦假期之中時,世界上已經發生了一系列大事。
首先就是日本對澳洲發聲:
請求澳洲游客別再來了!
不僅如此,中國大使館也緊急發出聲明,提醒華人千萬別做這件事,
否則會被立刻遣返!
日本對澳洲遊客喊話
求你們別來了
自從新冠疫情之後,全球旅遊行業陷入萎靡,各個國家都希望能夠讓旅游業快速恢復。
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說日本!
就在近日,日本公開喊話澳洲遊客:
旅遊旺季別來了,
淡季的日本也很美!
發出這個呼籲的是日本國家旅游局澳大利亞辦事處執行主任北澤直樹,從這個名頭就能看得出,這個呼籲是專門說給澳洲遊客的。
不只是希望澳洲遊客可以在淡季再前往日本旅行,北澤直樹還表示:
可以考慮人少的小眾景點,
盡量不要前往熱門旅遊地!
他特意提到了一個地點——金澤,一個日本現在還算小眾的旅遊地,美麗但知道的人不多!
在日本,金澤被稱為小京都,有保存完好的寺廟,櫻花樹、傳統文化、自然風光,這裏一樣都不缺!
相比其他城市,
這裏只是缺乏名氣!
或許是為了增強說服力,墨爾本旅行社Intrepid Travel的澳旅遊專家Brett Mitchell聯合發出呼籲。
吸引遊客到來,這可是各個國家都希望看到的,偏偏日本卻在把遊客趕出去…
之所以有如此底氣,這是因為
日本現在的旅遊太火爆了!
但凡知名一點的旅遊地,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遊客!
東京、大阪等地就不用說了,旅遊壓力直接拉滿,對當地的基礎設施都造成了一定影響!
所以日本政府為了緩解壓力,這才希望廣大遊客能夠錯峰出行,要麼選擇旅遊淡季再來日本,要麼前往一些比較小眾的旅遊地!
但問題是,日本明明吸納了全世界各地的遊客,
為什麼偏偏對澳洲遊客喊話!
這其實也好理解,首先聖誕元旦長假就是澳洲人最喜歡的出遊時間。
再加上全球旅遊的復甦,東南亞國家也成不少人的旅行首選,對於澳洲遊客而言更是如此!
原本泰國印度尼西亞等等海島國家是澳洲人的首選,但看多了海島,澳洲人現在更希望體驗不一樣的風俗和人文文化,於是日本就成了新的首選,
聖誕和元旦期間,
大批澳洲人湧入日本!
相比于夏天的聖誕,澳洲人也想體驗一下冬季的聖誕是什麼感覺,也希望在白雪皚皚的美景裏面體驗聖誕節然後迎接2025年。
所以現在日本境內各國遊客之中,
澳洲遊客數量確實不少!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遊客青睞,再加上確實因為人數太多有了壓力,日本才會公開呼籲澳洲遊客暫時別來吧…
中國大使館緊急警告
華人千萬別做這件事
日本喊話澳洲遊客的同時,中國大使館也開始喊話海外華人了。這個喊話並非針對全球華人,
只針對在韓國的華人群體!
就在昨天晚上,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布公告:
提醒在韓華人,
不要參与政治活動!
這麼說吧,現在的韓國可是十分混亂的,
在短短兩周時間里,
韓國換了3任總統!
一起都要追溯到2024年12月3日尹錫悅突然宣布實施緊急戒嚴,普遍猜測他的這一做法是為了阻止反對黨對他妻子金建希的調查。
結果這個舉動直接引爆了韓國境內各界堆積已久的矛盾!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尹錫悅遭到彈劾,總理韓德洙緊急接任代行總統大權!
可笑的是,他的代總統生涯僅僅持續了不到兩周,就因與反對黨圍繞憲法法院法官任命的爭執而被迅速彈劾下台。
副總理崔相穆成為新的代總統!
兩周時間換了3任總統,這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相當炸裂的!
這種混亂讓韓國民眾非常不滿,於是有了一系列遊行示威抗議活動!
然後就是針對尹錫悅的逮捕,韓國當地時間1月3日上午8點左右,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開始進入位於首爾龍山區漢南洞的總統官邸,並宣布開始執行對被停職的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
韓國當地時間1月3日上午8點左右,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但在約4.5小時的僵持后,公調處在當地時間下午1時30分表示,無法執行對被停職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
暫停執行逮捕!
據報道,當天上午共有30名公調處調查人員、120名警方人員進入總統官邸執行對尹錫悅的逮捕令,他們與疑似為首都防衛司令部的部隊對峙,未能進入總統官邸建築物內部。
公調處稱:「沒有見到尹錫悅,很難確認他是否在官邸內。」
彷彿胡鬧一樣的逮捕徹底引爆了韓國民眾的怒火!
於是更多的示威遊行和抗議集會出現!
韓國政府為了控制混亂不會進一步升級,所以開始執行更嚴格審核,而根據韓國的《出入境管理法》規定:
非韓國公民不得參与政治活動!
為了避免中國公民因為不了解情況被捲入其中,所以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緊急發布聲明,提醒所有在韓華人,千萬注意,不要參与任何集會或者遊行,避免簽證受到影響!
同時也提醒大家不要靠近,避免被捲入混亂之中!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生活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