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 St Mall從布里斯班最著名的街道變為「鬼城」

2025年02月11日 15:16

Queen St Mall 從最著名的街道變為「鬼城」!

據《Courier-Mail》2月11日報道,在布里斯班Queen St Mall計劃進行兩次改造的消息傳出一年後,該購物中心距離其繁榮時期仍相去甚遠,空置率幾乎達到全國最高水平,經營者們正在與零售業的低迷作鬥爭。

在計劃對 Wintergarden 進行大規模改造以及市議會拆除兩家受歡迎的美食店一年後,Queen St Mall 仍然處於困境之中,其零售空置率位居全國第二。

上一次重大改造是在1988年世博會期間進行的。

此後只進行過幾次小規模的修繕,包括2007年對Albert St延伸段的翻新,以及八年前耗資2500萬的改造,將陶土路面改為花崗岩鋪路。

市議會的願景

一年前,為了幫助購物中心重煥活力,市議會公布了”City To South Bank”的願景,承諾在Victoria Bridge上建造新的遮蔭結構,方便行人從South Bank過來。

然而,這座橋仍然是一個炎熱、不宜施工的場所,暴露在風吹雨淋之中。

自去年6月Milano’s和Pig ‘N’ Whistle酒吧被拆除后,承諾施行的跡象很少,例如臨時設立杜松子酒吧和美食車,但這些措施至今尚未出現。

多年來,其他零售單元包括以深夜小吃和社交活動而聞名的Rankins小賣部,以及深夜亞洲融合餐廳Cafe East。

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是《Titanic: The Human Story》展覽的成功。

自去年7月開幕以來,參觀人數眾多,最近延長至本月底。

與《Titanic: The Human Story》展覽相鄰的兒童互動體驗區”Dopamine Land”也深受歡迎。

除此之外,George St一側已經變成了一個空曠地帶,多個店鋪的櫥窗緊閉,行人稀少,而購物中心的中部和下部自新冠疫情封鎖以來,客流量已經回升。

升級計劃呢?

當被問及議會是否會考慮在2032年奧運會前進行重大升級時,議員Adam Allan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他相信該購物中心在未來幾年內仍會吸引大量客流。

他說,每周有超過100萬行人穿過該購物中心。

“它對居民和遊客來說都是極具吸引力的地方,我相信它會成為未來幾代人喜愛的充滿活力的目的地,”他說。

“我們一直在尋找提升其聲譽的方法,自從商場兩端重新布置后,我們迎來了許多快閃餐廳,並將布里斯班城市集市擴展到了商場頂部。”

“還有大量的私人投資,包括一個新的Wintergarden區。”

Wintergarden的困境

一年前,ISPT曾提出過一系列計劃,包括新建城市景觀道路、翻新美食廣場、改善與Elizabeth St的連接,以及重建歷史悠久的麗晶劇院、希爾頓酒店和155 Queen St Mall。

目前,尚未向市政委員會提交任何開發申請來取代希爾頓酒店。

ISPT十年前拆毀了麗晶劇院,現在這座宏偉華麗的電影院——最早配備空調的電影院之一——不幸被改造成遊客信息中心。

麥當勞、Guzman Y Gomez和Soul Origin等租戶相繼搬離,十幾家店鋪被牆封。

NAB和Commonwealth Bank目前的CBD租約將於2027年到期,據信他們正在權衡辦公地點的選擇。

艱難時期

當《Courier-Mail》在周五和周一再次到訪時,為數不多的幾家繁忙店鋪之一是商場正面的Mecca Maxima。

自封鎖結束以來,由於生活成本對零售商的打擊,加上CBD辦公室工作人員繼續在家辦公的趨勢,該商場一直在苦苦掙扎。

布里斯班議會在11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購物中心的人流量有所增加,這可能是因為公共交通票價為50澳分。

但主要中心樓層的面積仍停留在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雖然19.2%的空置率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遠高於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零售專家Gary Mortimer表示,Queen St Mall的高端市場現在非常蕭條,活動轉移到低端,Edward St和Queens Plaza上的高檔商店是唯一的亮點。

問題出在哪裡?

雖然Queen’s Wharf可以幫助該地區扭轉局面,但Mortimer表示,目前那裡只有空置的店鋪。

“上周我去了Uptown(原 Centre),自主要租戶(Myer)搬走後的14個月里,那裡什麼都沒做,到處都是封死的店鋪、臨時租戶和閑置的場地,”他說。

50澳分的票價有助於吸引上班族回來,但基本問題是人們不想進來購物,他們更喜歡去像Carindale這樣的地方,那裡有頂棚、空調,而且停車便宜。

人們來CBD只是為了買套西裝或一雙好鞋。

反對黨領袖Jared Cassidy表示,Queen Street Mall自建成以來一直是澳大利亞最成功、使用率最高的步行街之一。

他說:”80年代,工黨政府修建了Queen Street Mall。如今,在執政21年後,LNP卻任由它變成一片荒蕪的水泥地。”

《Courier-Mail》採訪了購物中心的遊客,他們表示喜歡這裏的空間,但希望增加樹蔭、景觀和現場娛樂表演。

大約有85名和表演者獲得了表演許可,但一些人表示他們注意到街頭藝人的數量減少了。

購物中心曾是街頭藝人的舞台,從盲人街頭藝人Graham Pampling到人體雕像Steve “Silver Steve”Hollis,他的肖像曾入圍Archibald Prize。

它還為奧運選手、聯邦運動會和其他運動員舉辦過無數次歡迎儀式,但商場頂層的舞台現在比早期更小,使用頻率也更低,而早期舞台的位置更中心。

自2023年7月百貨商店關閉以來,Uptown已經恢復了活力,此前這家百貨商店在35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布里斯班的主要景點,僅其聖誕櫥窗展示就極具吸引力。

布里斯班是唯一一個沒有Myer百貨的首府。新名稱Uptown反響不一。

美食廣場和較低樓層已經恢復,客流量很大,但2樓仍然非常冷清,包括兩層樓的Lincraft折扣店。

復甦跡象

Queens Plaza是超高端購物中心,連公共座椅都是藝術品,它也從新冠封鎖中逐漸恢復。

地下美食廣場更加熱鬧,但《Courier-Mail》走訪時,寶格麗和香奈兒等奢侈品店中身著黑色西裝的工作人員數量是顧客數量的5倍。蒂芙尼店前只有兩名滿懷希望的在校女生,其他人都沒有光顧。

布里斯班拱廊非常漂亮,遊客們紛紛拍照留念,但購物者數量遠少於工作人員。

如今,Albert St的延伸部分是整個商場中最具活力的區域。

以Hungry Jacks為中心,自早期以來,這裏就聚集了大批學童,彙集了各種商家。

從少女酒吧到排隊人潮絡繹不絕的冰淇淋店,應有盡有;還有Rocking Horse Records唱片店,店主Warwick Vere經歷了黑膠唱片流行趨勢的起伏、一場災難性的地下室水災以及音樂流媒體革命。

情況可能更糟

與布里斯班Valley的Brunswick St和唐人街購物中心相比,布里斯班唯一的其他市中心購物中心——Queen St無疑狀況更好:一塵不染、更新、購物者更多。

它還幾乎沒有住房和毒品危機的跡象。

只有兩個乞丐,一個在Albert/Elizabeth St的十字路口,彎腰駝背地舉著一個手寫的紙板牌,被匆匆而過的行人無視,他們低頭匆匆走過。另一個在原Treasury Casino大樓對面的塑料杯里搖動硬幣。

格里菲斯大學計劃在2027年之前在該建築內開設一個校區,為7000名商科、IT、法律和研究生提供服務。

它承諾以同樣的方式振興購物中心的頂級地段,而市政府旨在將低檔寫字樓改造成學生宿舍的激勵措施最終為CBD帶來了夜間的活力,尤其是在Elizabeth St。

未來

1981年,Queen St禁止車輛通行,此後,著名建築師Robin Gibson接手設計,多年來,許多名人曾在此駐足,包括多位美國總統、前俄羅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奧運選手以及眾多音樂家。

2012年,著名民歌手Judith Durham甚至創作了一首關於Queen St的民謠——《Meet Me In The Mall》。

最近有人提出振興購物中心的想法,即延長營業時間,包括像紐約時代廣場那樣的24小時新聞廣播中心,以及全天候營業的餐館、酒吧和商店。

另一個想法是為人們觀看表演提供階梯式座位。

東京著名的澀谷區和時代廣場以及其他世界繁華地段已經通過其他方式實現了轉型,例如將短期和長期商戶混合在一起,提供更好的社區空間以及獨特甚至古怪的零售店。

時間會證明,該購物中心是否也能重塑自我,從而再存活43年。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OZYOYO布里斯班bbs,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