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開始?UPS裁員2萬,機器人搶佔人力空缺
據《Yahoo Finance》報導,專註打造全球首款可商業化人形機器人的聖荷西初創公司Figure AI,近日宣布完成 6.75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吸引了一系列重量級投資者,包括亞馬遜創辦人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微軟(Microsoft)、英偉達(Nvidia)、OpenAI、英特爾資本(Intel Capital)以及風投巨頭Pace Capital、ARK Venture Fund與Align Ventures等。這輪融資使Figure AI公司估值迅速攀升至 26億美元,成為矽谷最受矚目的機器人公司之一。
不僅如此,Figure AI也正積極推進商業落地。公司目前正與全球物流龍頭 UPS洽談合作,計劃將其開發的人形機器人導入包裹分揀、倉儲搬運等高強度物流作業場景,以緩解UPS當前面臨的人力成本上升與運營效率壓力。
根據《彭博社》報導,Figure AI與UPS自2023年起便已接洽,在最新一代機器人Figure 02性能大幅提升后,雙方於2025年初重新啟動合作談判。若最終協議達成,UPS將成為全球首批試點部署人形機器人于實際運營場景中的大型物流企業。
這項合作洽談正值UPS展開一輪前所未有的結構重組。今年以來,UPS因全球包裹量下降、國際貿易壁壘上升、以及勞工薪資成本走高等因素,宣布將於2025年6月前裁員2萬人、關閉73座營運設施,預估節省營運開支35億美元。UPS已明確表示未來將「全面推動自動化」,並透過資本與資產重組「提升長期運營韌性」。Figure的機器人,具備24小時連續作業、抗疲勞、精度高等優勢,被視為關鍵技術突破口。
Figure AI由連續創業者布雷特·艾德考克(Brett Adcock於2022年創立,致力於開發能協助或取代人類從事重複性、勞動密集型工作的機器人。其最新機型Figure 02內建Nvidia RTX GPU模塊,具備邊緣AI計算能力,並結合OpenAI語音對話系統,可進行類人交流。
該機器人具備以下關鍵能力:配備六組彩色攝影鏡頭與方向性麥克風,能感知環境與執行複雜指令;
具備16個自由度的雙臂,可精細操作工具、或輕鬆搬運重達55磅(約25公斤)的物體;
已在 BMW工廠實地部署進行測試,展現其在工業製造領域的潛力。
艾德考克表示:「我們希望Figure機器人能幫助全球各地的企業填補勞動力缺口,尤其是在高強度、高重複的崗位上。AI與機器人正成為未來生產力的新引擎,而Figure的願景是將這一技術儘快帶入現實生活與商業應用。」
隨著全球AI與自動化技術飛躍發展,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現實。包括特斯拉(Tesla)Optimus、Agility Robotics的Digit、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Atlas在內的多家企業,皆在積極布局這一未來科技藍海。
然而,Figure AI因其強大的技術團隊、高頻率的產品迭代速度、以及背後資金與生態系統支持,已逐步在眾多競爭者中拉開領先距離。矽谷科技界普遍認為,Figure AI有望率先實現「類人機器人商用化」的關鍵跨越,標志著「人機共工」新紀元正加速到來。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華人生活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