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倍!澳洲養老金稅大改,要來了

2025年05月10日 18:41

共1877字 | 預計閱讀時4分鐘

政府成功連任后,關於政府計劃改革投資回報稅收的問題,又重新引發了不少關注。

工黨在上周六晚的大選中以壓倒性的優勢大獲全勝,這意味著相關立法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成為正式法律!

原定的生效時間是:2025年7月1日。

澳洲退休收入體系有兩個部分組成:1、政府提供的退休金(Age Pension);

2、以及養老金(Superannuation)。

養老金包括強制性的僱主繳款,還有你自己自願多繳的一部分。

這兩個部分是互補的:就算你有養老金,也還是可以領取政府退休金,只是養老金里存得越多,你能拿到的退休金就越少。

目前約70%養老金資產由審慎監管局(APRA)監管的基金持有,25%屬於自管養老基金(SMSF)。

根據現行稅收政策,養老金享受兩項稅收優惠:僱主供款和限額內個人供款僅按15%優惠稅率徵稅;

積累階段(繳費期)的基金投資收益按15%徵稅,退休階段(領取期)收益免稅。

2023年的時候,阿爾巴尼斯政府宣布了一個叫「Division 296稅」的改革計劃:從7月1日起,政府擬對超過300萬的養老金賬戶:300萬以下部分:維持15%優惠稅率

超300萬部分:投資收益稅率從15%翻倍至30%

而且,這個新稅率不管你賺的錢有沒有變現,只要賬面上顯示你賺了,就要徵稅。

換句話說,連「紙上富貴」都要交稅。

這個政策此前已經在上屆議會的眾議院通過了,但在參議院卡住了。

獨立議員David Pocock、Jacqui Lambie和Tammy Tyrrell強烈反對對「未實現收益」徵稅,他們認為這不公平。

新的規定將徹底改變了現行規則。

因為目前澳洲審慎監管監管局(APRA)監管基金和SMSF都只在賣出資產時才繳資本利得稅。

對SMSF影響尤為嚴重!

很多自管養老金(SMSF)都持有一些不容易變現的資產。

比如:農場主或小企業主把農場、廠房之類的資產放在養老金賬戶里,如果還沒賣,就要交稅,那真的很難湊得出現金,可能被迫賣掉資產來交稅。

澳洲財政部長查爾莫斯( Jim Chalmers )當時在宣布這項改革時提到,主要有兩個原因:聯邦政府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而對養老基金提供的各種稅收優惠,每年都在「燒錢」。

這些稅收優惠現在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受益最大的是那些本來就很有錢、根本不需要領取政府養老金的人。

根據財政部的數據,現行的養老金稅收優惠每年讓政府少收了大約500億澳元的稅。

這個數字幾乎和政府每年發放養老金的總額差不多!

退休收入審查報告曾經提到:「澳洲的養老金體系應該以公平、可持續、有整體性地保障退休生活質量為目標。」

獨立研究機構Grattan Institute就曾批評說,養老金現在幾乎變成了「納稅人資助的遺產計劃」。

財政部的審查也發現,大多數澳洲人在去世的時候,養老金賬戶里其實還有很多錢根本沒用掉。

根據協會的計算,如果一對夫婦打算67歲退休,想要過上「比較舒適」的生活,他們大概需要有70萬澳元的養老金儲備。

政府預估,這項稅收第一年可以幫國家財政帶來23億澳元收入,而現在新一屆政府只需要支持,就有望讓它正式生效!

不過,綠黨希望修改起征點,但工黨已經表態:這個門檻不談判。

阿爾巴尼斯總理當時宣布這項政策時也強調了初心:「現在有17個人的養老金賬戶里有超過1億澳元……大多數澳洲人都不會覺得這是養老金設立的初衷。養老金是用來讓人養老的,不是給超級富豪囤錢的。如果政府面對這些數據還無動於衷,那就太不負責任了。」

雖然這項稅收,現在隻影響最有錢的0.5%人群(大約8萬人)。

但問題是,政府拒絕給300萬的門檻做通脹調整!

長遠來看,物價漲了,工資漲了,資產漲了,最終會有越來越多普通人也被這個稅覆蓋到。

而對於那些已經60歲或65歲以上、已經可以自由動用養老金的人來說,他們可以動動手腳,把賬戶餘額壓低點,減少稅負。

但是,對於40多、50多歲的「中年群體」,就幾乎沒什麼操作空間。

錢取不出來,距離領取年齡還有10-15年,提前支取要繳20%懲罰稅。

年供款限額僅2.75萬澳元,想分散資產都來不及。

這就像參加一場突然修改規則的長跑比賽,年輕人可以調整策略,退休人士已經到終點,唯獨中年群體被卡在賽道中間。

目前,這項稅收政策仍定於2025年7月1日生效!

阿爾巴尼斯打算8月才召回議會。

所以,就算最終這項稅從2025年7月1日追溯生效,那也只是第一年稅收計算的起始日。

實際要交稅的時間是2026-27財年,也就是從2026年6月30日的資產估值才開始算稅。

對許多積累一生財富、辛苦規劃退休生活的人來說,這次稅改簡直像是晴天霹靂。

一夜之間,那原本被認為最安全、最優惠的養老金賬戶成了政府眼中的「金庫」,必須拿出一部分來「共享」。

不少人突然發現,幾十年的理財努力可能要被一項新稅打亂節奏。

大批澳洲人已經開始考慮調整養老金賬戶里的資產組合… ..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