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人都在地獄里!」女歌手一句話引爆輿論
近期,來自珀斯的流行歌手Chappell Roan在一檔播客節目中直言對生育持保留態度,引發了巨大爭議。
她在接受Alex Cooper主持的《Call Me Daddy》播客採訪時表示:「我所有有孩子的朋友都在地獄里。我真的沒見過哪個這個年紀有孩子的人是快樂的。」
「我沒有遇到過眼裡還有光的人,沒有誰能睡好覺。」27歲的Roan這番話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有人憤怒反對,也有人表示強烈共鳴。
這也引出了一個尖銳問題:是母職真的變得如此痛苦,還是年輕女性開始更坦率地表達自我?
Edith Cowan University的高級講師、研究女性選擇不育問題的專家Bronwyn Harman博士認為,兩種因素都在起作用。
「特別是女性,她們變得更坦率地談論自己的真實感受,尤其是關於為人父母的難處。她們更願意承認,做母親真的很難。」她在母親節前夕對《The Sunday Times》表示。
「有些女性甚至直接說她們不想要孩子。我認為這是一種代際現象,尤其是20多歲的年輕女性更願意公開表達。」
社交媒體也成為這種公開表達的重要平台。Roan的言論出現之際,西方國家的生育率正持續下滑。美國前總統Donald Trump甚至被曝考慮推出5000$的「生育獎金」。澳洲2023年的生育率為每名女性1.5個孩子,處於歷史低位。
尤其是年輕媽媽的比例不斷減少,越來越多女性選擇推遲到30歲甚至40歲才生育,或者完全不生。在澳洲,母親的平均初育年齡已從2010年的28.3歲上升至目前的31.9歲,父親則為33.8歲。
一項針對2000名澳洲人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18至34歲的女性正在推遲組建家庭,原因多與生活成本上升有關。
Harman博士表示,過去選擇不生育的女性,常因「自我」的理由被指責,比如不願犧牲自由。「但現在,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利他』理由。最大的原因是全球變暖和人口過剩。她們認為現在生孩子是不負責任的。」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經濟壓力——經濟下行、生活成本飛漲,就連基本生存都變得困難。」她補充說。
「一位參与我研究的女性把生孩子比作『蘭博基尼』——她說,『我不想擁有一輛,但偶爾想開一下。』她們並不討厭孩子,只是不想全職育兒。於是,她們可能非常熱心參与侄兒侄女的成長過程。」
當然,也有女性選擇逆流而上。22歲的珀斯女性Taylah Canny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兩歲,一個六個月大。根據澳洲家庭研究所的數據,這樣的生育年齡更像上世紀60年代的趨勢,當時近一半初為人母的女性年齡在20至24歲之間。
Canny坦言,從外人角度看,做母親確實不容易。「這很累,常常睡不好,有時候真的壓力很大。」但她也強調,那些外人看不見的,是母愛的甜蜜回饋。「看著孩子成長、看到他們的笑容和咯咯笑,是做母親最美好的部分……哪怕在我這個年紀,成為母親依然是最棒的經歷。」
「是的,也許我錯過了一些東西,但我也得到了更多。我的孩子是我每天起床的動力,是我拚命工作的原因。他們讓我眼中有光,也填滿了我的心。」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