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都尷尬迴避!貴州大數據產業塌方式腐敗

2025年05月12日 10:57

中國過去半年多加碼整肅領域,省城和國家級貴安新區,成為本輪暴風眼。

貴陽連續四任市長、分管大數據的貴陽副市長、貴安新區兩任「一把手」、三任「二把手」、貴州首兩任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多名大數據國企高管等,紛紛在這場風暴中落馬。

受訪學者認為,貴州過去十多年重金打造大數據產業,卻遲遲未能把這項生產要素轉化為實質經濟成果,還因投資密集、資源集中滋生大面積腐敗,相信這是高層今年3月考察貴州時,未再調研大數據產業的主因。

有觀察人士指出,貴州大數據領域大範圍腐敗,可能影響前任貴州領導在當地留下的政治遺產。現任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曾經在2012年到2017年間出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書記,期間力推大數據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經濟快步前進。這個產業發展方向也由陳敏爾的繼任者孫志剛和諶貽琴延續。

貴州官場今年繼續震蕩,貴陽市政府中排名第四、負責大數據工作的副市長劉嵐(52歲)2月26日被通報任上落馬,已退休四個月的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原局長景亞萍(61歲)則在2月24日被官宣落馬。

之後,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州省算力科技公司總經理楊雲勇在4月3日被官宣落馬,成為本輪大數據反腐中最新被查的國企高層。楊雲勇與景亞萍同為致公黨貴州省委副主委,兩人曾在該共事兩年半。

貴州大數據反腐關鍵人物馬寧宇

劉嵐和景亞萍都與已經落馬的貴陽市原市長馬寧宇有交集。馬寧宇也是首任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

貴陽市政府中排名第四、負責大數據工作的副市長劉嵐,今年2月在任上落馬。(互聯網)

景亞萍曾在2016年至2019年,在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擔任馬寧宇的副手,並在2021年接棒局長。她的落馬也意味著首兩任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時隔半年相繼被查。

「75后」清華博士馬寧宇今年49歲,曾是貴州官場一顆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一度是最年輕的省會城市市長。

馬寧宇2005年正式到貴陽工作,先是在貴陽下屬兩個市轄區烏當和小河任職六年,2011年從小河區區委書記任上,直接被提拔為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從正處級一步躍升至正廳級,當時年僅35歲。

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第二任局長景亞萍在今年2月落馬。(互聯網)

馬寧宇2014年至2016年在貴州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委國防工業委員會任職,期間貴州大數據行業因時任浙江陳敏爾入黔迎來飛躍式發展。

陳敏爾在貴州任職的五年期間,為當地開拓大數據和生態旅遊等產業。2014年,貴州成立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時任省長陳敏爾任組長,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推動貴州經濟增速在2015年和2016年穩居全國第三。

貴州大數據產業一度受中共高層關注

貴州因多山地形常年發展滯后,引領大數據發展很快受到中共最高層關注。中共總書記2014年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肯定貴州「搞大數據產業招商,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2015年6月考察貴陽時,也到貴陽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調研。新華社當時報道引述習對當地幹部說:「我聽懂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當時陪同習近平考察的是時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陳敏爾。習近平考察貴州后隔月,陳敏爾接替趙克志成為貴州「一把手」,與接棒省長的孫志剛搭班。

之後,貴州在「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期間將大數據列為最大發展戰略之一。2016年,貴州獲批成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2017年2月,貴州省公共服務管理辦公室更名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成為中國首個省屬正廳級大數據局。時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的馬寧宇兼任首任局長。

貴陽市北京路225號——這個看似居民樓的建築,是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的辦公地。(互聯網)

馬寧宇掌舵貴州大數據局期間,曾參与美國科技公司蘋果iCloud項目2018年落戶貴州的談判。

「十三五」收官時,央視財經報道,貴陽市、貴安新區大數據企業在2020年達到5000多家,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1649億元(,下同,296億新元),占當地生產總值(GDP)38.2%,成為驅動貴陽經濟發展新引擎。

貴陽原市長馬寧宇(左二)被查前並無預兆,落馬當天名字仍登上《貴陽日報》,顯示他前一天赴貴陽市觀山湖區調研。(互聯網)

馬寧宇2022年調任貴陽市長,兼任中共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等職,直至去年8月落馬。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接受《》採訪時說,貴州過去十余年大力投入大數據,經濟社會得到較大發展,貴陽聲望由此提升。但與金融、能源、房地產等涉及大批項目審核的領域一樣,貴州對大數據的投資也衍生出腐敗,中央反腐「一查一個準」,被查高官紛紛落馬是必然結果。

長期觀察地方政治的重慶市協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譚剛強受訪時指出,貴州十多年前還以農業為經濟基礎,當時對新興技術仍相當陌生,也缺乏新型管理人才及產效管理經驗;當政府政策和商界資本同時大舉湧入,閉塞落後之地很容易出現腐敗。

大數據產業為幹部提供攀附機會

大數據產業的興盛也為一些趨炎附勢的幹部,提供快速接近上層的攀附機會,聚集特殊利益團體。

貴州官方今年1月播出的反腐專題片披露,時任貴陽市政府秘書長安九熊2016年5月得知,省長孫志剛的黃姓妻子將參加在貴陽舉辦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後,精心謀划安排,親自為孫志剛夫人做接待服務,並請最專業的人員做深入細緻講解。安九熊在片中出鏡懺悔,表示當時希望藉此博取省主要領導夫人認可。

央視今年1月播出的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指,孫志剛的妻兒、兄弟都是他的「收款員」。孫志剛在2017年接棒陳敏爾擔任貴州省委書記,2020年11月退居二線,去年10月因受賄8.13億余元被判死緩。

貴安新區「有樓無人」成反腐重災區

貴安新區是中國國務院2014年批准設立的第八個國家級新區,位於貴陽市和安順市之間的核心地帶,規劃面積1795平方公里(近2.5個新加坡大小),常住人口近46萬人,成立十余年來被指留下建設規模過大,「有樓無人」的爛攤子。

這座正廳級新區過去兩年也是多事之地,歷任五名「一把手」中有兩人(秦如培、馬長青)落馬,另有三名「二把手」(陳晏、馬寧宇、向昀)、連續三任貴安新區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陳晏、宗文、向昀)被查。

上述案子多數仍在調查起訴階段,只有馬長青在去年5月因受賄3309萬余元被判入獄11年半、罰款120萬元。他被指在貴安任職期間違法征地300餘畝,遠超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紅線。

唐任伍指出,西部地區普遍因經濟基礎偏弱、營商環境不到位缺乏投資吸引力,在建設國家級新區時,會有開發商通過向官員行賄,在拿地、財政稅收上拿好處,「最後產出很差,還帶來很多腐敗」。

譚剛強分析,貴安大面積有樓無產現象,源於新區是由「領導經濟」「長官經濟」而非市場經濟主導,加上地方領導不斷換人,容易出現大量爛尾。

貴陽各處可見寫有「大數據」「區塊鏈」「互聯網金融」等字眼的招牌。(互聯網)

習近平今年3月先後到黔東南州、貴陽市等地考察調研兩天,是他在2012年中共后第三次赴貴州。不過,這趟行程並未像上兩次那樣考察大數據產業,或指示貴州加碼推動該產業。

唐任伍指出,大數據僅是一項新質生產力要素,掌握后還必須轉化成標誌性的科技成果,但貴州至今仍未跨出這一步,未如深圳、杭州等地以大數據作支撐產出有影響力的產業。

譚剛強認為,中共高層這趟考察也間接釋放出對貴州大數據產業重視度下降的信號,反映出產業可能沒有成績或問題成堆,「參觀這樣的產業,可能領導尷尬,下邊的人更尷尬」。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