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00后」退休時,都能變成「三百萬富翁」?
最近一項研究讓澳洲年輕人炸開了鍋——現在剛工作的00后們,等到退休時可能個個都是”三百萬富翁”!
不過專家提醒,這個看似美好的預測背後,藏著政府稅收政策的大坑。
根據AMP經濟學家Diana Mousina的推算,現在22歲、年薪9.8萬澳元的普通上班族,只要堅持每月存12%工資到養老金賬戶,等65歲退休時賬戶里很可能躺著超過300萬澳元。
而且這還沒算自願多存的部分,實際數字可能更驚人。
這個預測怎麼來的?主要靠”三駕馬車”拉動:每年工資漲3%
複利滾雪球效應
僱主強制繳納的養老金比例
但問題出在政府的稅收政策。去年工黨宣布,超過300萬澳元的養老金賬戶,超出部分稅率要從15%翻倍到30%。更關鍵的是,這個300萬的門檻不會跟著通貨膨脹調整。
現在全澳只有0.5%(約8萬人)的養老金賬戶超過300萬。可40年後,隨著物價和工資上漲,今天的300萬可能只相當於未來的普通退休金水平。就像80年代百萬富翁很稀罕,現在百萬存款早就不稀奇了。
Mousina打了個比方:”這就好比用40年前的物價標準來收稅,到時候中產階層都可能被划入’土豪’行列。”她建議政府應該給這個徵稅線裝上”自動升降梯”,每年跟著通脹調整。
有意思的是,民間研究機構給出了完全不同的數據。Super Consumers Australia調查發現,其實退休後有房的人:單身存31萬、夫妻存42萬就能過中等生活。加上政府養老金,每年能有4.3-6.2萬開支,足夠用到90歲。
這場”三百萬之爭”暴露了政策制定的難題:既要公平徵稅,又要考慮時間因素。就像網友吐槽的:”現在說收土豪的稅,等我們老了,怕是要變成割韭菜了!”
專家提醒年輕人:別被數字遊戲迷惑,關鍵要關注政策細節。畢竟現在存的每一分錢,都可能影響未來幾十年的退休生活品質。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