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重磅官宣:補貼大幅削減!這些錢統統砍掉!百萬打工人受影響
最新:紐西蘭2025預算案要點:* KiwiSaver補貼砍半,從每年最高521紐幣減至260.72紐幣
* 年收入超過18萬紐幣者將完全失去政府補貼資格
* KiwiSaver默認繳費率分階段上調至4%
* 18-19歲人士領取失業救濟的,需考察父母收入
* 「Best Start」補貼開始收入審查
* 削減薪酬平權開支,四年節省128億紐幣
預算核心:省省省!
紐西蘭財政部長Nicola Willis今天下午發布了本屆政府第二份國家預算。
根據預算文件,政府將在未來四年通過削減薪酬平權計劃,節省超過128億紐幣開支。
同時,還將啟動價值17億紐幣/年的企業減稅激勵政策,並對KiwiSaver養老儲蓄計劃進行重大調整。
預算案中,政府僅設定13億紐幣的新增支出限額,是過去十年來最緊的一次預算。
01
KiwiSaver補貼大幅削減
KiwiSaver補貼砍半,高收入者不再獲政府資助,默認繳費率上調至4%。
在最新發布的《2025年國家預算》中,紐西蘭政府對國民退休儲蓄計劃KiwiSaver 做出重大調整:政府對儲蓄賬戶的年補貼將直接砍半,高收入人群(年收入超過18萬紐幣者)將不再獲得任何補貼。
這一系列改革將於今年7月起正式生效。
預計在未來四年內為政府節省多達30億紐幣財政支出。
過去,政府每年會向符合條件的KiwiSaver參与者提供最多521紐幣 的補貼(前提是自己至少繳納1042紐幣)。
但從今年起,這一補貼將被砍半為260.72紐幣。
年收入超過18萬紐幣的納稅人將完全失去這一補貼資格。
財政部長Nicola Willis預算案新聞稿中明確表示:「政府對KiwiSaver賬戶的年度補貼將調整為『每儲蓄1紐幣,政府補貼25分』。」
02
默認繳費率上調至4%
除政府補貼變化外,員工和僱主的最低默認繳費比例也將被分階段上調,從目前的3%提升至4%。調整計劃如下:* 2026年4月起:默認繳費率提升至3.5%
* 2028年4月起:進一步提升至4%
不過,為緩解部分職工財務壓力,政府也允許申請「維持3%繳費率」。
從2026年2月1日起,個人可向稅務局(Inland Revenue)申請在經濟困難時期保持3%的繳費比例,有效期最多為12個月,期滿后可再次申請。
申請成功后,僱主的配套繳費比例也將同步降至3%。
🧒 首次為16、17歲青少年開放政府補貼
此前,16歲和17歲的KiwiSaver參与者並不能獲得政府補貼。
但從本次預算起,這一限制將被取消。
這意味著青少年一旦開始打工繳費,也將獲得相應比例的政府資助。Nicola Willis表示,這是為了「鼓勵年輕人及早養成儲蓄習慣」。
財政部長還透露,目前大約40%的KiwiSaver資金投資于紐西蘭資產。
未來政府努力「減少制度障礙」,鼓勵KiwiSaver基金投資更多紐西蘭本地企業、基礎設施和項目。
03
家庭補貼有漲有減
社會發展部長Louise Upston宣布,約14.2萬戶家庭將從Working for Families補貼中,每兩周多拿約14紐幣。
變化來自於「起點門檻」的調整:補貼減額起點從$42,700提高至$44,900
減額比率也從27%提高到27.5%
收入接近新門檻的家庭,每兩周最多能多拿$23
不過,這筆錢的「代價」是另一項補貼政策將收緊,政府將對第一年的Best Start補貼進行收入測試:家庭收入超過$79,000者開始減少
超過$97,000者將不再發放
但好消息是,2026年4月前出生的孩子不受影響,第一年仍可照常領取 Best Start全額補貼。
04
「Best Start」新生兒補貼增加門檻
「Best Start」新生兒補貼將改為三年全面收入評估,預計節省2.11億紐幣。
政府在本次《2025年預算案》中宣布,對新生兒家庭提供的 「Best Start」補貼將進行重大調整:原本首年無須收入審查的規定將被取消,未來三年補貼期都將實行收入評估。
這一變化預計將在未來幾年為政府節省2.11億紐幣支出。
「Best Start」補貼是紐西蘭政府為支持新手父母而設立的育兒福利,目前為每個符合條件的嬰兒提供每周定額的現金支持。
在現行制度下,所有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均可無條件領取,第二、三年則根據家庭收入決定是否繼續發放。
而根據新政策,今後從孩子出生起直至三歲,所有補貼都將基於家庭收入進行審核。
政府表示,此舉旨在確保公共資源更精準地流向最需要幫助的家庭。
05
18/19歲青少年申請福利前
需查父母收入
預算案中,政府對18至19歲的年輕人發出明確信號:不工作、不上學、無法自給的青少年,應該由父母來養,而不是靠納稅人買單。
社會發展部長Louise Upston宣布:政府打算從2027年7月起,對18、19歲的年輕人申請
Jobseeker或緊急救助金時,先查父母收入,確認父母真的沒能力資助,才能批准福利。
這項新規目前還在細化中,政府尚未公布具體的「收入門檻」,但基本立場很明確:能靠爸媽的,就別靠政府。
財政部長Nicola Willis表示,她相信多數父母會「歡迎」這個政策;社會發展部長Louise Upston也補充說:「不讀書、不工作的年輕人,應該由父母或監護人來支持,而不是納稅人。」
當然,政策設計還會考慮特殊情況,比如有些年輕人確實不能依靠父母,相關細節還會在未來幾周由內閣敲定。
06
最大節流:薪酬平權大幅收縮
政府預計每年可節省50億紐幣,主要來自「薪酬平權(Pay Equity)改革」。
這一計劃原意是提升女性主導行業(如護理、教育等)的工資水平。
在預算前夕,政府緊急修改了《同工同酬法案》(Equal Pay Act),顯著收緊女性主導行業申訴加薪的渠道與條件。
總理Christopher Luxon曾表示,這一變更將「為國家節省數十億」,但未說明具體金額。
今天,財政部文件首次確認,這一修改將在未來一年減少工資支出約30億紐幣,四年內共計節省128億紐幣。
如果沒有這一操作,財政部長Nicola Willis所承諾的2029年恢復財政盈餘幾乎無望。
即便如此,預算案預測的盈餘僅為2億紐幣,Willis自己也稱其為「非常微薄」。
07
場外近千人聚集
「恢復被撤銷的薪酬平等!」
在預算案發布的同時,紐西蘭國會外也聚集了大量反對政府修改「薪酬平等法案」(Pay Equity Bill)的人群。
起初只有百人左右,到預算案公布時已經漲至800多人,現場有標語寫著:「你們該羞愧」,人群高喊要求恢復被撤銷的薪酬平等申訴。
工會秘書Melissa Ansell-Bridges說,現在很多人打兩份工、每周干超40小時還是過不下去,「這根本不對」。她呼籲政府撤回修改。
圖書館助理Tessa Bowler的薪酬申訴從2019年就開始了,眼看快成功,卻被政府一刀切掉。
紐西蘭護士組織(NZNO)的護士代表Kerri Nuku也說,很多基層護士原本指望薪酬平等撐腰才接受低薪,現在希望全沒了,「政府這是直接掀桌」。
E tū 工會代表Jo-Chanelle Pouwhare則說得更直接:「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個給女性投票權的國家,現在卻變成這樣,丟人!」
她還說,越來越多人包括原住民都選擇離開紐西蘭去澳洲,「我也想走,但那邊啥都能要你命」。
08
企業投資激勵:減稅即日起生效!
今年預算案另一個重頭戲,是財政部長Willis宣布的一項「企業投資激勵」(Investment Boost)新政策——從即日起生效。
簡單說,就是:企業在購買新資產(例如機械、工具等)時,除了正常折舊外,還可以額外抵扣20%的資產成本,直接從應稅收入中扣除。
這等於目前購入新資產的話,企業的繳稅壓力會比以往輕得多。
政策適用於:紐西蘭本地購買的新資產
海外進口的新舊資產
商業建築
注:不包括土地和住宅建築。
Willis表示,這項措施預計在未來20年內:帶動GDP增長1%,推動工資上漲1.5%,而且相比于降低公司稅,這樣做更能刺激經濟。
「我們知道本地企業這幾年挺不容易的,面對各種國內外挑戰,這項激勵就是政府『力挺』企業的具體行動。」
不過,這項稅收優惠也不是沒有代價,預計此舉將減少政府財政收入17億紐幣。
///
最後,縱觀這次的預算,紐西蘭政府在哪些領域增加或削減支出?
總體而言,政府在醫療、教育等關鍵領域增加了數十億紐幣投入——但為此也通過削減社會福利、薪酬平權等領域來「擠出」資金。
詳見下表: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發現紐西蘭,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