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重燃戰火

2025年05月21日 15:20

國際周二(5月20日)裁定,來自東南亞4個國家的大量廉價進口產品對國內電池板製造商造成了實質性損害或威脅。企業被指控通過它們「倒貨」,這使美國距離對這些產品徵收高額又近了一步。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美國委員會3名成員投了「贊成」票,這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發布命令,對從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和越南進口的太陽能產品實施反補貼和反傾銷關稅,該命令已於上個月最終確定。

此次投票解決了一樁持續一年的貿易案件。該案件中,美國製造商指控中國公司向市場大量投放來自東南亞工廠的不公平廉價商品。自此之後,一直推行一項廣泛的戰略,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以保護美國製造產品的製造商。

除非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現國內產業因海外競爭對手獲得不公平補貼,並在美國市場傾銷產品而受到損害或威脅,否則美國商務部不得徵收關稅。

投票結果已在ITC網站上以簡短通知的形式公布,目前尚不清楚每位委員的具體投票結果。

該貿易案是去年由韓國韓華Qcells公司、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First Solar公司和幾家較小的生產商提起的,旨在保護其在美國太陽能的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美國太陽能製造業貿易委員會聯盟請願團體的首席律師蒂姆·布萊特比爾(Tim Brightbil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周二的)投票毫無疑問地表明,這些總部位於中國的公司一直違反貿易法,向美國市場大量供應不公平廉價、傾銷和補貼的板,並且他們繼續從世界各地的第三方市場這樣做,破壞了美國的產業戰略,阻礙了新的投資。」

「這種情況不能容忍。我們不斷發展的美國產業應該——而且現在將擁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布萊特比爾說。

(來源:SCMP)

美國安裝的絕大多數都是從亞洲進口的。

美國清潔能源協會貿易組織稱,2022年,美國前總統喬·拜登簽署的氣候變化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為清潔能源製造業設立了稅收抵免,自那時起,已有100多家太陽能工廠宣布或擴建。

美國頂級太陽能貿易組織太陽能產業協會表示,新關稅實際上會增加太陽能電池板購買者的成本,從而損害國內生產商的利益。

SEIA主席阿比蓋爾·羅斯·霍珀(Abigail Ross Hopper)在聲明中表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周二做出的決定令美國太陽能製造商和整個美國太陽能行業擔憂。」

他續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終肯定性損害裁定增加了額外的關稅,這將提高美國公司建設項目和發展國內製造業所需的太陽能產品的成本。」

來源:FX168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