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總領館譴責!澳洲華人被暴徒圍毆,引公憤

2025年05月24日 10:36

近期,多地接連發生針對群體的暴力襲擊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多方報道,一個由10-14歲青少年組成的犯罪團伙在Eastgardens、Redfern、Waterloo等區域頻繁作案,已造成至少8起確認的暴力案件。這些青少年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華人實施石塊襲擊、拳打腳踢等暴力行為,導致多名受害者出現骨折、腦震蕩等嚴重傷情。

今日一早,中國駐也發文表示,高度重視此次針對中國公民的暴力行為,堅決反對並強烈譴責暴力行為,將盡最大努力,採取有效措施,保障領區中國公民正當權益。

5月21日下午,悉尼東南區Eastgardens突發一起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一對華人夫婦在接孩子途中,遭遇8名Teenager圍攻,妻子被撲倒在地瘋狂毆打,丈夫試圖保護卻寡不敵眾。

整個襲擊過程被居民拍下上傳網路,瞬間點燃華人社區的憤怒與恐懼。

畫面顯示,在悉尼某公園內,一群當地Teenager對中國籍夫婦實施暴力襲擊,期間還伴有侮辱性吐痰行為。

據周四發布在TikTok上的視頻顯示,至少12名青少年將一名中國女性按倒在地,並持續對她進行拳打腳踢。其男性同伴在試圖用身體阻擋暴力襲擊的同時,正緊急撥打電話求助。

據現場視頻顯示,這名中國女性遭受持續近一分鐘的拳打腳踢,直到一名牽狗的路人出面干預,施暴Teenager才逃離公園。

當天下午約5點15分,家住Eastgardens的華人寶媽E女士與丈夫原本只是去接孩子,卻在Chauvel Green兒童遊樂場附近遭遇了一群Teenager的圍堵。

“他們突然衝過來辱罵我們,接著就把我拽倒在地,十幾個人圍著踹我的頭和臉。”E女士回憶道,襲擊導致她手指骨折、全身多處淤青腫脹。

視頻中可以看到,至少有十幾個Teenager把那位女士推倒在地,一邊打她一邊踢她,場面非常暴力。

而她的男伴則一邊打電話求助,一邊試圖擋住一些攻擊,保護她。

整整差不多一分鐘,這位女士在地上被拳打腳踢,直到一位遛狗的路人出現,年輕人才四散逃跑。

有Teenager試圖返回現場想要繼續欺負妻子,被丈夫和遛狗的路人女士嚴厲制止。

「我從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悉尼。」E女士告訴澳媒,出院后她仍然心有餘悸。

E女士一年多前從上海搬來,她說這件事發生之前她一直認為悉尼是個安全的地方。

「我真的很害怕,感覺不安全,」她說。

「我不想出門,因為感覺沒有地方安全,我隨時都可能受到襲擊。」

她是名全職媽媽,現在因為手部骨折、都無法照顧她四歲的孩子,醫生說至少需要六個月才能痊癒。

據這位華人媽媽在社交平台上講述:「接近

凌晨5點,我還在醫院里接受檢查和治療。

我當時只是去接孩子,路上突然遭遇Teenagers無緣無故的辱罵,接著就是暴力毆打。由於對方人數太多,我根本無法反抗。」

她表示,自己並不認識這群人,唯一「理由」就是長著華人面孔。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並非孤立事件。

三天前的5月18日,留學生Jay和女友在Eastgarden街道步行時,也遭到同一團伙用鵝卵石襲擊頭部。

John在Eastgarden被襲擊后表示:”他們用石頭驅趕我們,還專門往我頭上掄拳。”

而5月16日晚,留學生Ami在Redfern騎行回家途中,更被6-7名青少年從暗處衝出踹擊面部,造成輕微腦震蕩。

多位受害者指出,襲擊者明確以面孔為攻擊目標。

一位網友Emma表示,5月21日和朋友在Green Square麥當勞吃飯,突然看到這群青少年對兩名路過的華人豎中指和吐痰。

她掏出手機錄像,卻被施暴者發現。

「那個男生就一直在坐在我旁邊,對我說各種髒話,大概惱羞成怒,然後開始扔椅子,扔鐵桶,但是沒砸到。」

她說:「裏面的人明確說,『只對中國人豎中指、吐口水。』」

圖源:小紅書

在小紅書上,可以看到眾多受害者發帖,遇襲地點集中在Mascot、Green Square、Eastgarden、Redfern和Waterloo等地。

(來源小紅書@Ellen在悉尼)

有受害者表示,這群Teenagers早已「慣犯成群」,過去幾周多次在Eastgardens一帶出沒,對亞裔居民進行辱罵、推搡甚至動手,部分受害者是學生,甚至是未成年人。

這些事件在Reddit論壇引發廣泛討論。有網友憤怒指出:”過去幾天,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亞裔學生遇襲的視頻。這些受害者僅僅是在過日常生活,卻遭受吐痰、推搡、踢打等暴力行為。由於擔心簽證問題,他們甚至不敢自衛。”

多位網友強調:”這絕非青少年惡作劇,而是針對特定種族的暴力行為。當施暴者是未成年人時,他們往往能逃脫懲罰;而當受害者是留學生、移民或低調的亞裔群體時,事件更易被忽視。”

一位評論者痛心表示:”這些暴徒深知自己可以逍遙法外,而媒體沉默與司法缺位,正是這種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暴力持續蔓延的溫床。”

Sydney7News 對Eastgarden 打人事件的報道也被模糊成了互毆(brawl)。

另有視頻顯示,亞歷山大區綠廣場車站附近,同一批青少年曾在麥當勞餐廳滋擾員工,直至被驅離。

系列事件表明,這已形成值得警惕的社會治安模式。

另有網友推測,這伙青少年可能還涉及悉尼其他區域的滋擾事件。一位目擊者稱:”這顯然是同一群青少年,他們在悉尼多個郊區持續騷擾和襲擊亞裔群體。我剛又看到他們在麥當勞的視頻。”

事件在華人社群引發強烈反響。一個約40人的維權群組迅速組建,受害者在群內分享遭遇並商討對策。更有華人在Change.org發起請願,呼籲政府改革青少年法律,目前已獲得近千人簽名支持。

部分華人開始自發組織社區巡邏,通過抱團取暖來應對安全威脅。

事件引發強烈反響后,警方迅速介入。

根據《Daily Telegraph》報道,警方已確認多名涉案青少年的身份,並於22日正式逮捕兩名12歲女生。

她們被指控「結夥襲擊造成實際身體傷害」以及「參与鬥毆」,目前已獲得有條件保釋,預計將於6月19日出庭受審。警方表示,案件仍在繼續調查中,呼籲知情者或掌握線索的居民主動提供信息。

然而,許多受害者反映警方處理態度敷衍,有警員直言”即便抓到也會無罪釋放”。

警方也表示,目前尚未找到種族動機的直接證據,但不排除後續調查會涉及此類因素。

澳媒報道:明確表示這是種族主義和暴力襲擊,這些青少年暴徒不應該只「因為他們是孩子」就不用承擔任何後果。

有分析人士指出,過度保護未成年犯罪者的司法制度、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苗頭,以及少數族裔維權困難等系統性問題,共同造就了當前的困境。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如何平衡青少年司法保護與社會公正,如何消除種族歧視保障多元文化和諧,已成為社會必須直面的重要課題。

根據《青少年司法法案》,12歲以上未成年人完全可以被提起刑事指控。然而現實卻是:過度的司法寬容演變成縱容,輕微的處理結果形同鼓勵,最終導致”犯罪成本”與”受害代價”的嚴重失衡。這種系統性失靈,正是暴力事件屢禁不止的制度溫床。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也發文提醒領區中國公民、中國留學生等,密切關注當地新聞和時事動態,留意所在區域治安狀況,強化個人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盡量減少夜間出行。如遇突發情況,請及時撥打澳大利亞警方緊急電話「000」。

如有需要,可聯繫駐悉尼總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澳大利亞報警電話:000(緊急情況);

澳大利亞警方求助電話:131444(非緊急情況);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86-10-12308、+86-10-65612308;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熱線:+61-2-95505519。

今天是Eastgardens的華人媽媽,明天可能就是你我,也可能是我們的孩子、朋友。我們必須行動起來:警惕危險地帶,重點監控Eastgardens公園等案件高發區域

出門盡量和親朋一起,避免夜間單獨出行

若遭遇襲擊,務必第一時間報警並拍攝證據;

鼓勵更多受害者發聲,組建法律支援聯盟,為受害者提供全程法律援助

推動媒體問責,要求主流媒體客觀報道亞裔遭遇的暴力事件

如你或身邊朋友曾在Eastgardens一帶遇襲,請積極聯絡警方(滅罪熱線1800 333 000)或在社交平台標註更多線索。

來源小紅書

你們的勇敢,或許就是阻止下一次悲劇的關鍵。

歷史告訴我們,權利從來不是恩賜,而是爭取得來。

今日我們為Eastgardens的受害者發聲,明日才能確保每個族裔都能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這不僅是華人的維權之戰,更是守護澳大利亞核心價值觀的全民行動。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小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