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小人物的尊嚴保衛戰

2025年07月02日 15:42

輪到章宇尿了。

在七年前的《無名之輩》里,任素汐飾演的馬嘉旗因高位截癱而尿失禁;

那場關於無力與尊嚴的戲份,浸潤了觀眾的內心。

七年後,《無名之輩:否極泰來》來了。

章宇所飾演的陳三金在目睹槍擊殺人的極端時刻,愣在原地,同樣尿了。

任素汐所飾演的薛芳梅走過去,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了他的臉上。

小人物的尊嚴,在此時此刻,在兩部作品中形成了閉環。

看到這部影片的第一反應,我是欣慰的。

我們依舊能在「無名之輩」系列作品中,看到關於小人物尊嚴與勇氣的討論;

這本就彌足珍貴。

《無名之輩:否極泰來》一樣好笑,一樣的笑中帶淚,一樣充斥著諷刺,甚至在反轉的驚喜中,看到了普通人的「微光效應」。

電影的力量也許就在於此;

讓我們見自己,見眾生;

見到那些形同陌路,卻又似曾相識的無名之輩。

整部電影圍繞著兩個字展開——選擇。

關於「情、命、錢」的選擇。

一個是毒舌狠女,一個是軟飯渣男。

影片一開始,軟飯渣男就上演了一出「無賴討薪」的戲碼;

拿起汽油往自己身上澆,結果狠人自有狠人收,女友梅面對渣男的威脅也同樣拿起汽油往身上澆。

威武既然不能屈,那就搞點文的,小情侶面對面坐著進行關於「分手和要錢」的談判;

也是在那時,梅問了陳三金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我跟錢誰重要?

陳三金:「此時此刻嗎?」,然後他斬釘截鐵回答了「錢」。

圍繞全片的選擇,也至此開始。

接著他們遇到了恐怖分子綁架,陳三金也徹底落入了選擇的謎題里。

為了脫身,三金本想靠智取,和綁匪頭目稱兄道弟拉關係,綁匪們倒也配合;

只是在推杯換盞結束之際,三金想打聲招呼就走人,結果遇到了綁匪給出的選擇:想走可以,你需要親手擊斃一個人質。

他沒走成,人質之一卻在他的遲疑之際被綁匪親手槍擊。

此刻的他或許才意識到:關於選擇,權力從不在他手中。

在後續的脫身過程里,三金又遇到了「要不要指控殺害綁匪的人,要不要拿著黃金跑路」等選擇。

在一環環選擇中,陳三金看似掌握著主導權,但其實他根本沒得選。

他之所以愛錢,是因為他需要錢。被電視台拖欠的錢款,背後是老家義烏工廠倒閉和工人沒錢拿的風險;

而女友梅也面臨著這份選擇,梅在電視台工作,沒人看電視的現實和節目懸而未決的招商,以及電視台工作人員瀕臨失業的危機,同樣捆綁著她。

是經濟形勢也好,是行業困境也罷,這些現實的背景指向的都是系統性的問題;

而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卻不得不成為問題的承擔者。

在被恐怖分子綁架的極端環境下,是自己活命還是一起活命,也成了陳三金所面對的「電車難題」。

在他面前,選擇是虛幻的,真正能走的其實只有一條「單行道」。

電影也在他一次次的被迫選擇中推進,有著強烈的真實性;

身為主角的陳三金,沒有金手指開掛的光環,只有能被同樣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所共情的無力感。

因為大多數身處困境的我們,同樣沒得選。

前段時間短視頻平台流行著#差點忘了自己以前是幹什麼的了#的話題。

在這個詞條下,有曾經是消防員、教師或記者身份的人,跑去做了團播;

有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如今在高溫天氣里跑外賣;

有醫護工作者,現在在短視頻平台拍段子。

往往在經濟形勢不穩定的時候,人們需要更多的精神刺激,傳統行業也隨之被放棄,娛樂行業成了普通人想翻身的扎堆地;

而外賣快遞等體力活,由於人們的剛需,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也成了很多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投奔的行業。

這幾年我們也一直討論著、審判著「孔乙己們要不要脫下長衫」。

而在討論中,「浪費教育資源,浪費學歷」的言論也頻頻出現。

他們指控著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應該投身更有意義的行業;

忽視了很多家境普通甚至貧寒的人,在命運的賭桌上,本就沒有籌碼。

卻仍舊狹隘地定義著成功與失敗的度量衡。

當生存都成了問題,談論意義也成了難以下咽的精神大餅。

在這個努力都不一定能成功的時代,「望梅止渴」和「畫餅充饑」的寓言已然過時。

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他們從未真正擁有過選擇的權力;

「選擇權」就像一場必輸的斗地主,從始至終他們都「要不起」。

而當小人物的選擇被放到到媒介平台上,便成了供人審判的景觀。

被包裝成大眾娛樂的消費品,在狂潮般的輿論中,普通人的生活也成了文化工業的犧牲品。

在逼近生存線的時刻,甚至還有人苛責他們,走在這條人生路上的姿勢不夠優雅。

這樣的苛責未免太過殘忍。

我們時常輕巧地評判選擇,卻忘了審視那些選擇權,是否當真握在小人物的手中。

電影中的陳三金是不完美的;

他窩囊、貪財、慫,甚至會被嚇到尿褲子。

但同時,他也有著自己的底線和尊嚴。

他會在活埋坑中發出絕望的嘶吼;

在喪失愛人後舉槍反擊;

會在認清一切的真相后,放棄他曾經最需要的錢,以此維護他的尊嚴。

而電影中的其他小人物,在面對資本的壓榨與獨裁時,會團結起來進行反擊,形成了聯盟的力量。

主角也好,配角也罷,整部影片都在用最直觀的力量告訴我們:即使是無名之輩,也拒絕被定價、被物化、被踐踏尊嚴。

「無名之輩」系列的珍貴之處就在於,它始終聚焦在小人物的敘事中,不避諱小人物身上的劣根性,卻也能展露出小人物最為樸素的善惡觀和隱忍之心。

《無名之輩:否極泰來》中小人物面臨工作的搖搖欲墜,感情的一波三折,人性的無奈選擇。

讓我們不僅看見的是小人物的悲喜,也看見了我們自己。

在「沒得選」的無力現實中汲取著最為廣泛的共情。

我們是如此地需要小人物電影。

需要讓電影的鏡頭不止對準城市裡層層疊疊的鋼鐵森林;

更要看到鋼鐵森林下,有那些仍在用力活著的「無名之輩」。

最後,我想私心地講一下,《無名之輩:否極泰來》讓我最為感動的地方。

不只是和大眾的廣袤共情;

不只是對小人物命運的平視;

也不只是毫不迴避個體生活的傷痛。

最重要的是,它是一部具有反抗精神的電影。

其一,這部電影本身的存在,它讓小人物被看見,讓我們被看見。

其二,在電影劇情中,小人物即使沒得選,卻也有著對抗資本做局的主動權,即推翻劇本,退齣劇本。

這是屬於小人物的尊嚴保衛戰。

看這部電影時,很多人物都讓我無比熟悉;

也許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能在這部電影里能找到自己;

畢竟,我們不僅是看客,也是生活電影的參与者。

即使沒得選,但在生活的劇場里,普通人仍舊能找到自己的光。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ONE文藝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