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儲行利率維持不變,但6比3投票結果引發市場關注

2025年07月09日 9:38

儲備銀行(RBA)首次公開了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關於現金利率決議的投票情況,此舉旨在提升決策過程的透明度。

在本周二(7月8日)公布的 7月利率決議 中,RBA披露,委員會以 6票贊成、3票反對的多數票決定將現金利率維持在 3.85% 不變。

這是RBA歷史上首次公布這一信息,也是落實 2023年央行全面審查報告 所提出的建議之一。該審查共提出 51項改革建議,旨在推動RBA治理和運作模式的現代化與透明化。

背景:央行改革逐步落地,投票透明度是關鍵一環

此前,大部分建議已經實施,包括:將原先每年11次利率會議改為8次

每次會議改為兩天召開(原為一天)

每次利率決議后舉行新聞發布會

設立雙委員會體制(貨幣政策委員會與企業治理委員會)

但其中一項關鍵改革——公布「不具名投票結果」——直到本月才首次實行。

該建議源於國際央行慣例,如英國央行、美聯儲、日本央行等都已實施此制度。改革審查認為,這種做法可以為金融市場提供重要線索,有助於市場及時修正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

審查報告指出,除了公布投票結果外,會議紀要也應披露委員會內部的分歧討論點。

「緊繃的投票結果」可能暗示加息周期接近尾聲

RBA將於 7月22日發布會議紀要,預計將進一步披露不同意見焦點。

審查報告寫道:「公布不具名的投票情況,能夠讓公眾了解委員會辯論的焦點所在,以及決策過程有多接近(或分歧多大)。如果加息決策是『險勝』,這可能意味著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而非起點——這對市場來說是重要信號。」

同時也指出,為了鼓勵委員會內部「坦率開放」的討論,不建議公布具名投票或將觀點與具體委員挂鉤,以免引發遊說行為或個人壓力。

RBA 7月聲明:通脹風險趨於均衡,仍需更多數據確認

在7月利率決議后的聲明中,RBA表示:「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貿易不確定性減弱,通脹風險也變得更加均衡。然而,在總需求與供應面仍存在較高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委員會持謹慎態度。」

「委員會認為,目前可以等待更多數據,確認通脹正穩定地朝著2.5%的目標邁進。當前貨幣政策已具備充分應對國際衝擊的靈活性,若海外變化對經濟和通脹產生實質影響,將果斷應對。」

「委員會將密切關注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國內需求趨勢以及勞動力市場與通脹前景,繼續根據風險評估做出政策決策。目標仍是實現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

政策透明化進程已討論數月,需財政部長配合

RBA行長 Michele Bullock 在5月的新聞發布會上曾透露,貨幣政策委員會已就公布投票信息討論了好幾次。但是否發布投票結果,需要與財政部長達成共識。

當前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包括:Michele Bullock(主席,RBA行長)

Andrew Hauser(副主席,RBA副行長)

Marnie Baker AM(非執行委員)

Renée Fry-McKibbin(非執行委員)

Ian Harper AO(非執行委員)

Carolyn Hewson AO(非執行委員)

Iain Ross AO(非執行委員)

Alison Watkins AM(非執行委員)

Jenny Wilkinson PSM(財政部秘書,當然委員)

更多細節預計將在今天下午3:30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