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守維:莊稼秸稈的妙用

2021年06月24日 14:26

作者:

莊稼的秸稈,除了作為燒水煮飯的柴薪、餵養牛羊的飼料外,聰明、勤勞的勞動人民還用以編織各種物件,為己所用。我在青少年時期都生活在農村,因此對農村的許多事情有著深刻的暸解和深厚的感情。

先說草鞋吧,農村人是用收成后晒乾的稻草來編製,稱「打草鞋」。南方的草鞋有底無幫,底上有耳,以草繩為帶繫於腳上,相當於草涼鞋,輕便舒適、防潮吸汗、耐水防滑,適宜登山跋涉,還可起到足底按摩、護腳等多種功效。編織草鞋的稻草,要用手工一根根地剪去稻草的穗尖,用木棒子把稻草槌軟、捋直后,再慢慢的編成草鞋的。只有這樣全手工精心製作,才能編織成高質量的草鞋來。熟練者花一天的時間,一般能編三、四雙草鞋。

草鞋歷史悠久,有人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就出現了。因此,歷代無論販夫走卒、農戶樵子,還是雲遊和尚,都曾與草鞋為伴。當年紅軍長征時,許多戰士沒有鞋穿,他們只得赤腳行軍。中央充分認識到草鞋對紅軍來說,並不是一件一般的個人物品,而是和紅軍戰士的生命和戰鬥勝利休戚相關的。針對這種情況,要求把解決部隊中的草鞋問題,作為減少病員和鞏固紅軍戰鬥力的一項重要工作,並提出了許多解決草鞋問題的具體辦法。

我第一次穿草鞋是在1964年,那時我正在唸高中,有一天周末,我跟著幾個同伴去大山裡挑「八月柴」。下半夜,天還沒亮,父親就把我叫起床。匆匆吃了早飯,我就帶上勾繩、扁擔和幾條煮熟的紅薯(當午飯),穿上父親準備好的草鞋出發了。來回走了約摸80里路,總共挑了87斤茅草,賺了不到一元的錢,還讓草鞋磨破了腳皮,人累得夠戧。俗話說:衣服認新,草鞋穿舊。我還好穿的是父親已穿過幾次的草鞋,如果穿的是新草鞋,我那雙細皮嫩肉的腳一定會被硌得更厲害。

我的父親自己會打草鞋,其實每家農戶都有人會這手藝,因為當時的農民無論下地幹活,還是上山砍柴,都免不了要穿草鞋。我覺得,父親編的草鞋比別人更結實、更美觀。他打草鞋時,先整理好要用的稻草,剔除掉稻葉和穗尖,並把它用水噴濕,以免編織時扎手;再在一張椅頭釘上長鐵釘,作為鞋鼻的挂鉤;接著把兩根筷子粗細的苎麻繩子對摺,在中間綁緊,預留兩個繩環,之後把繩環套在鐵釘上;再接著以苎麻繩作為經線(可固定在腰部,使其綳直),以稻草繩作為緯線,順著經線像穿梭般上下編織。只見父親一邊雙手搓著草繩,一邊不停地續草,還不時把鞋面緊一緊,用木槌捶兩下。為了使草鞋既柔軟又結實,父親在編織時,往往會在鞋底部位,把舊布條揉進草繩。在編織鞋身的過程中,他會預留好鞋耳。最後根據腳板長短編鞋跟——穿鞋帶——修整鞋身,至此大功告成。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鞋類琳琅滿目、層出不窮,草鞋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不再受到青睞。但它作為天然、環保的傳統手工藝品,近幾年在一些旅遊點偶爾可見,諸如泰寧縣出現的「紅軍鞋」(草鞋)。

稻草不僅能打草鞋,還可以「包草棕」(即編稻草床墊)。我的父親「包草棕」的功夫很好,他包的花樣奇特,鋪在床沿十分美觀。用稻草編的這種草床墊既鬆軟又暖和,是以前農家過冬的必備品。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糧食增產了,這時父親就會用稻草編一個大「草環」(也叫草圈),用以儲藏薯片。這種「草環」儲量大,防潮的效果好。我的母親更是心靈手巧,她會用稻草編保溫桶,而且還配上蓋子。冬天,為了省時省柴火,母親會在上一頓多煮下一頓的飯,把留下的飯裝入鉢頭中,然後置於稻草編的保溫桶里。我們稱這種做法叫「吃連頓」。鄉下「灶屋塍」大多鋪石條,冷天坐上去覺得冰涼,因而母親也會用稻草編成圓圓的坐墊,放在石條上。在困難時期,母親還時常用草木灰過濾的水,沖洗自己的頭髮。我想,草木灰含鹼,這種鹼水洗頭也有一些道理。此外,農人在莊稼成熟前也會用稻草扎「草人仔」,以嚇阻飛鳥的侵害。近日,我還聽說鏡洋人有扎「草龍」的傳統,而且正在向上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再說編麥稈。用麥稈可以編織好多物件,諸如書包(也叫書籃)、草帽、蒲扇等。編織麥稈時,常用的方法有經緯編織和穿插編織。經緯編織,即用多根麥稈按橫直路徑編織,編好后按設計的尺寸、形狀剪裁,接著再用布條包邊縫製。這種方法適宜於編蒲扇。編蒲扇也可以先把麥稈編成長長的扁帶,然後把扁帶的一端作為圓心,從裡到外縫製,最後用竹片兩面夾之為柄,這樣子就成了一把蒲扇。編草帽也要先編扁帶,然後一圈一圈地縫製。

穿插編織,即用竹篾或鐵線先做出骨架,再以穿插手法把麥稈扁帶,邊編邊縫于骨架上成型。其成品一般有箱、包等實用型用具。在編織前,人們還有意用顏料把麥稈染成自己所需的色彩,然後編成花紋和簡單圖案,使其更加美觀。

編織扁帶並不難,我在唸小學時就會幫母親編織。首先要把整理好的麥稈,用水噴濕,使它柔軟不脆。編織時可以3根走,也可以5根走,按需而定。有了扁帶,就可以製作好多用具。以前,我們這些農村兒童上學時,用的書包幾乎都是麥稈編的。我記得,我的母親在製作書包前,還把一部分扁帶染成綠色和紅色,使我的書包的圖案有了3種顏色,顯得與眾不同。母親別出心裁,其拳拳之心令我至今仍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