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設計師是皇帝的夢,北京「園中園」,很有故事

2023年09月10日 9:45

所謂「園中園」,是中國古典園林中一種總體布局的手法,體現的是「小中見大,大中見小」的建築藝術風格。

「園中園」一般藏在園中的僻靜之處,如果不特別關注,在尋游時很容易忽視。

古典園林藝術》稱:園林作為直觀藝術,其景物貴在「不藏則不深,不深則不奧,不奧則不幽」,而「園中園」的建造,既可使人在宏大的園林中看到小巧精美的建築,也可使人在「園中園」里觀賞大園的主景、中景,則又能借主景為遠景,借中景為鄰景,品味不同層次的景緻,為旅遊平添更多情趣。

「園中園」自成格局,相對獨立,其特色主要體現在「景中有景,園中有園」上,用富有意境的文化景觀與區域內園路串聯,構建出功能複合、開放共享的交流空間,給遊人營造一處幽靜、雅觀的「微景緻」。尋游於此,既可以靜心而坐,也可以佇立一隅,于寧靜之中沉思、冥想,享受一份靜默之感。

市屬公園中,隱藏著20處鮮為人知的「園中園」,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多有趣聞與掌故。如公園靜心齋、濠濮澗、畫舫齋,中山公園愉園、來今雨軒,諧趣園、畫中游、玉瀾堂,紫竹院公園筠石苑,香山公園見心齋、致遠齋、水泉院等,建築風格不同,各有獨特的景緻。

靜美「園中園」:北海之靜心齋

覺得起的名彆扭,改為「靜心」

北海公園是京城最古老的皇家園林,而靜心齋、畫舫齋和濠濮澗是其中知名的「園中園」。

為了使尋游更富情趣,我特意邀請在北海公園工作了20多年的王師傅給我做「導遊」。我們從北海公園北門入園,往南一走,就來到太液池北岸,再向西走,便來到靜心齋門前,但見門檐下匾額上「靜心齋」三個金字端莊而凝重。

王師傅介紹說,靜心齋的歷史有260多年,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弘曆第二次巡視江南回京后,詔令在「西苑三海」之一的北海仿建一座以疊石為主景,配以亭榭樓閣、一步一景的「園中園」,以為讀書之所,並賜名「鏡清齋」。「鏡」,即「以銅(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可以知興替」;「清」則是清心寡欲,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之內涵。

「那為什麼現在叫『靜心齋』呢?」我不解地問。

王師傅言道,光緒十一年(1885年)初,慈禧到西苑(北海)踏青賞景,當巡至鏡清齋門前時,駐足許久。此時清朝已日漸衰落,她也心知肚明,所以越看越覺得「鏡清」二字不吉利:「鏡清」乃「鏡中之大清」,大清國怎能如一面鏡子,到頭來空空如也?慈禧太后思量再三,便將「鏡清齋」改為「靜心齋」,典出《莊子·達生》:「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意為知覺、領悟,即使心靈安定寧靜。

原來如此,這「靜心齋」三個字頗有寓意。

走進靜心齋,頓覺景緻清幽,或許是我們來得比較早,園中幾乎沒有遊客。穿過連廊,首先來到「抱素書屋」,這就是乾隆讀書的地方。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據王師傅介紹,「抱素書屋」取自《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乾隆帝親筆題寫了門前的對聯:「地學蓬瀛塵自遠,身依泉石興偏幽。」意思是把鬧市當仙境,心靈自可遠離塵俗。依泉石做伴侶,興緻就傾向雅靜幽遠。這裏為靜心齋內一座相對獨立的小院,由抱素書屋和韻琴齋兩座建築組成。從太液池東北方向引來流水,形成泉瀑,水聲如撫琴低吟,有似碧玉落盤,故有「韻琴齋」之名。

隨後,我們來到西北側的「疊翠樓」,這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在靜心齋增建的,並親筆題寫了匾額。其為兩層閣樓,造型齊整,上下均面闊五開間,帶有迴廊,頂部檐角飛翹。樓旁置有假山石,參差錯落,加上低矮的灌木、傾斜的古樹,襯托得疊翠樓更為整齊、莊嚴。因是全園的最高點,置身於樓上憑欄觀望,不但可以欣賞靜心齋全園景緻,還可以遠眺瓊島勝景、景山風光,是一個觀景的絕妙之處。

在靜心齋里走走停停,王師傅如數家珍般地講述了許多發生在這裏的人文趣事。

靜心齋門前曾設有小火車站,當年慈禧常乘小火車從中儀鸞殿寢宮來此用膳。袁世凱就任大總統時,將靜心齋修葺一新,作為北洋政府外交部宴請賓客的地方。20世紀6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儀曾在此完成了《我的前半生》的寫作。

典雅「園中園」:頤和園之諧趣園

三趣、八景您了解多少

頤和園中的諧趣園是最有名的「園中園」,位於萬壽山東麓。

從東宮門入園,穿過仁壽門,沿著德和園東側過道,一路向北,再向東,便來到諧趣園。這是一處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的「園中園」,為乾隆帝仿照無錫惠山腳下寄暢園建造的,原名惠山園。建成后,乾隆曾寫《惠山園八景詩》,在詩序中稱其「一亭一徑足諧奇趣」。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和乾隆帝的詩句「一亭一徑足諧奇趣」之意,改名為「諧趣園」。

步入園中,見方塘數畝,沿池建有樓、亭、堂、齋、橋、榭等園林建築,並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間游廊相連接,錯落相間,步步有景。雖然園子的面積不大,但亭台樓閣,精巧布局,一幅江南園林的風光。

據頤和園研究室的朋友介紹,諧趣園有「三趣」。一為「聲趣」:注入池塘的泉水落差有一二米,經過山石的疊堆成九層,使山泉的流水聲音高低頓挫,猶如琴韻,所以泉邊有一塊石頭上鐫刻「玉琴峽」三個字。二為「樓趣」:一座矚新樓,園內看是兩層,外側看是一層。逐步登高,可以直接步入矚新樓的上層,一覽遠山近水之景色。三為「橋趣」:園中有五座石橋,最為著名的是知魚橋,位於園內東南角,橋頭石枋上有乾隆題寫的「知魚橋」三字額,取自《莊子·秋水篇》中「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的典故。石枋上乾隆帝題寫的對聯:「月波瀲灧金為色,風瀨琤琮石有聲。」

此外,諧趣園還有「八景」:知春堂、湛清軒、矚新樓、澄爽齋、知魚橋、飲綠亭、尋詩徑、涵光洞。漫步於此,可謂一趣一景,或隔廊觀景,或隔窗相望,賞心悅目,別有洞天。

朋友介紹說,諧趣園裡最有故事的景觀,莫過於知魚橋,據傳當年乾隆、嘉慶、道光、慈禧都喜歡在這裏釣魚。這老佛爺釣魚有個毛病,每次釣魚,都要讓三四個太監陪她一起釣魚,但第一條魚必須是她先釣上來的,以顯示她釣魚技術高超。

詩境「園中園」:頤和園之畫中游

是乾隆皇上的夢

走出諧趣園,沿原路至長廊向西而行,十幾分鐘之後便來到修繕一新、近日重新開放的頤和園另一處「園中園」——畫中游。

據《頤和園志》載:畫中游位於聽鸝館北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建築高低錯落,風景如畫。建築群由畫中游樓(堂)、澄輝閣、愛山樓、借秋樓及石牌樓、游廊等組成。其地勢高敞,視野寬廣,既可觀景,又可得景。建築群以樓閣為重點,陪襯亭台,以爬山游廊連通上下,布局對稱,互不遮擋,景觀空間層次變化分明,景區大量堆疊山石,圍植松柏,構成山地小園林特色。

有關畫中游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

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曆為了籌備崇慶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以京西瓮山及山前水泊為基礎,以杭州西湖為藍本,大興土木,修建清漪園(今頤和園)。

一天,他乘舟在昆明湖上尋游,發現佛香閣西面有一處山坡空著,沒有什麼建築,便想在此修建一組景觀,遂令樣式房工匠製作燙樣(模型)。幾日後燙樣便製作好了,可乾隆帝御覽后很不滿意。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白須老者帶二使女前來。使女手中各持一畫軸,打開后是兩幅畫著樓台亭閣的圖畫,美妙絕倫。老者邀乾隆去畫中一游,乾隆便隨老者徜徉於畫卷中,那真是一步一景,看得他龍顏大悅。夢醒之後,乾隆還想著夢中的迷人景緻。上完早朝之後,便急忙讓畫師把夢中所見景緻畫了下來。但見畫面上亭、台、樓、閣、廊、堂錯落有致,松柏、翠竹相植其間,美如畫境,乾隆是越看越喜歡,即興賜名「畫中游」。隨後令工部以此畫卷為藍本,在萬壽山上造景。

畫中游景區建成后,乾隆帝多次尋游於此,從乾隆十九年(1754年)至五十八年(1793年),共在此題詩16首,讚美這裏的優美景緻。

在此尋游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澄輝閣與畫中游樓檐下懸挂的匾額是相同的,均為「畫中游」三個大字。一般來說,同一建築群中匾額上的字是不能重複的,於是向頤和園的朋友請教。

朋友介紹說,澄輝閣位於建築群中軸線最南端,當年是乾隆在御園中賞景的地方,而畫中游樓在最北端,是乾隆景后小憩品茶的地方。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西郊御園時,畫中游也未能倖免。光緒十八年(1892年)至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聯軍在頤和園中盤踞達一年多的時間,畫中游又遭到破壞。此後慈禧動用巨款再次修復。民國時修繕畫中游景區后,澄輝閣本應懸挂「澄輝閣」之額,但由於疏忽,製作匾額時,沒有製作「澄輝閣」匾,而是製作了兩塊「畫中游」匾額,遂將一塊掛在了澄輝閣檐下,另一塊掛在了畫中游殿檐下,由此出現了同一建築群內有兩塊相同匾額的現象,且延續至今,從此「澄輝閣」被誤稱為「畫中游閣(樓)」,並使後人反而不知道「澄輝閣」的本名了。

置身於畫中游,向南、向西都有寬廣的視野,南可俯瞰昆明湖景,西可遠眺玉泉、西山之山色,是萬壽山前山一組重要的觀景建築群。

清幽「園中園」:香山之見心齋

開口見心,不說半截話,您做到了嗎

在北京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園中園」,當屬位於香山公園的見心齋,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儘管筆者久居香山,但對靜宜園的歷史並不十分了解,於是向香山公園研究室的朋友請教見心齋的歷史與掌故。

朋友介紹說,見心齋地處香山公園北門內西側,毗鄰眼鏡湖,是一座環形庭院式園林,集亭、台、廊、榭之布局,別具江南園林風格。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嘉慶年間重修。相傳嘉慶帝游香山時在此休息,並賦七律一首:「虛檐流水息塵襟,靜覺澄明妙悟深。山鳥自啼花自落,循環無已見天心。」遂賜名「見心齋」,並御題匾額。據傳多位帝王曾在此訓導臣子做官要心正言直,光明磊落、寬心待民。而「見心齋」之名則出自宋代朱熹《朱子語類》第十九卷:「聖人說話,開口見心,必不說半截,藏著半截」,成語「開口見心」即由此而來,表示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從見心齋南門進入,但見園內有半圓形水池,池水清澈,游魚可數。沿水池東、南、北三面建有半圓形迴廊,連接著正面三間水榭。隨牆游廊一圈圍繞水池,粉牆漏窗,極富江南水庭的情調。

這處「園中園」與其他園林中的「園中園」相比,顯得較小,但格外精巧而幽靜。或許是這裏遠離都市,且依山而建,景緻清幽,空氣清新,既可頤神養心,又有一種隱世之境。

沿著游廊,來到園子的西半部,這是建築物比較集中的地方,正廳為「正凝堂」,面闊五間,與東面的見心齋和西面的方亭構成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弘曆在御制《正凝堂》詩中道出其名稱的由來:「一片波當面,堪稱正色凝。山池弗易致,雲氣以時興。階影涵空暎(映),岸痕過雨增。垂堂雖不坐,對鏡若同澂(澄)。」意思是說正凝堂下臨的水池,水色正,山上得水池不易,靠近堂屋檐下,就像對著鏡子一般,故題室名為「正凝堂」,由此可見其題名頗有意境。

民國三年(1914年),教育家、慈善家英斂之出資對靜宜園部分建築進行修整,創辦了靜宜女校和輔仁社(輔仁大學前身),以推進「開啟民智」之事業。而見心齋成為他的住所,在此從事宗教、教育及慈善事業活動,現在看到的正凝堂等建築的門窗,應該是那個時期改造過的。

禪意「園中園」:香山之水泉院

民國史著名的「議」在此召開

香山碧雲寺內的水泉院,是京郊寺院中知名的「園中園」。

沿著寺院中軸路而行,按路標所引,便來到碧雲寺北軸線最深處的水泉院,它與南側著名的羅漢堂遙遙相望。

進入水泉院,裏面的景緻好不清幽,其以疊石造景,樹木、泉水和假山構成一處突顯清幽之趣的小園林。

院內有一天然流泉,名「卓錫泉」。泉水自石縫中流出,匯而為池,每到雨季,水量很大,瀑飛石上,觸石騰空如霧團結旋,流轉飛灑,水珠四濺,可謂上有懸瀑下有深潭,謂之「龍湫」。加之翠竹環繞,形成「竹墅龍湫」之景觀,為「宛平八景」之一。康熙皇帝曾多次駐蹕碧雲寺,並品飲卓錫泉之水,即興寫下《碧雲寺臨泉望月》:「碧雲夜望月初圓,星斗輝煌照九天。滴流涓涓無止息,此心長使若清泉。」此時雖不是月圓之日,但清泉依舊。來到池邊,掬一捧泉水,一飲而盡,暢快爽口。

泉的西側有修葺一新的廟宇,上懸「龍王廟」之額,於是走上前觀看,只見廟內供奉龍王坐像,兩側山牆上懸有一副對聯:「杖錫原龍化,山泉一卓通。」此聯當出自明代詩人穆光胤的詩句。一看題字落款,竟然是我的老朋友、民俗專家嚴寬先生,太有些意外了,遂與嚴先生聯繫求證,答曰:確為其所題。

除此之外,水泉院還有多處景觀,「三代樹」是一株高大筆直的銀杏樹,樹齡300餘年。其「生於枯根間,初為槐,曆數百年而枯;在根中復生一柏,又曆數百年而枯;更生一銀杏今已參天矣」,「三代樹」由此得名。

穿過南側一處六角形門洞,便來到清代帝后巡幸駐蹕之行宮,其建於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涵碧齋與含青齋組成,均坐西朝東。一進院為涵碧齋,為三間,因多次改建現為硬山出廊式建築,左側為石雕水溝,溝內是從水泉院流過來的泉水。1925年11月23日至12月2日,在此召開了「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史稱「西山會議」。二進院為含青齋,面闊五間,外檐懸「含青齋」之匾,院內疊石為池,為古柏所掩映,景緻秀雅。雖然院落不大,但有「雲容水態」。1928年7月3日,第一次來北平(京),首先到香山碧雲寺拜謁孫中山先生靈柩,當晚與夫人宋美齡住宿於水泉院內含青齋(《蔣介石日記》誤記為「含青舍」),以行守靈之儀。他對這裏的環境評價甚高:「泉水涌潔,甚可愛!地亦清凈,旅人謂之稍慰。」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北青天天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