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聚會實錄 連裝都懶得裝了

2025年05月21日 6:14

01

我的大學宿舍有個群。五一前夕,我在群里說,咱們五一找天聚聚吧。

此言一出,群里一片寂靜。

第二天我正好去看車展,在群里發了幾張現場照片。大家開始聊起增程是不是落後技術,新勢力最後還能剩幾家,是不是大騙子。

至於聚會,無人響應。這個事就這麼滑過去了。

我倒不是失落,主要有點感慨。

我們宿舍這幾個人,關係一直不錯。畢業這麼多年以來,每隔一兩年總要聚一次。聊聊各自近況,甚至一時興起還會到網吧超兩盤帝國。

但最近幾次聚會開始嚴重縮水。晚上十點每個人已經疲態盡顯,飯桌上也是長時間的沉默,菜沒吃多少,酒也剩在杯子里養魚,只有在回憶往事時能偶爾看到眼睛里的光,嘻哈一陣后,馬上又暗淡了下去。

我並不認為這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感情變淡,多年的友誼即將散場,只是面對聚會的邀請,一定各有各的身不由己,直接的拒絕又說不出口,只好用沉默糊弄過去了事。

02

中年人聚會確實很難。

上個月我一位女性朋友要全家搬去香港,出發前在群里邀我們再聚一次。結果十幾人的群,最後只來兩人。

換做別人,也許要在群里發飆割席了,但我完全能夠理解每個人的苦衷。

不得不說,如今的聚會,成本越來越高。

要挪出時間,中年人一天有八百件事要忙,周末的安排就像齒輪一樣一環套一環,不提前一個禮拜預約,臨時的聚會將打亂整個計劃。要協調地點,出趟門太難。開車麻煩,停車麻煩,找個皆大歡喜的地點更是難上加難。

更主要的,我對聚會本身也產生了怯意。

很多年前有兩個搭我車上班的鄰居,在路上一度相談甚歡。後來搬家的搬家,離職的離職,我一直想組織老哥幾個再聚聚。

結果冬天時覺得太冷,再等等,夏天時覺得太熱,再等等,等到現在一看聊天記錄,上一次見面已經是十年前,心裏也有點忐忑,這麼長時間,大家的境遇都發生了變化,見面后聊什麼,會不會尷尬,心裏也發怵。

拖來拖去,又過去一年。

03

所以時至今日,聚會已經變成了一件特別有儀式感的事。要看時間表,要看大眾點評找地方。

可剛工作那會並不是這樣的。下班後幾個相熟的同事留在辦公室打會CS,再坐到淮海路吃復茂的,甚至結婚後也沒耽誤大家一起聚會,經常是幾個人打牌都能打一個晚上。

哪有什麼提前預約,都是說走就走。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更發達了,聯繫卻更少了。也許是因為有人離婚,也許是換了工作,也許是離開了。總之這人生路啊,走著走著都散了。

去年我們在群里聊起來,說大家一起坐高鐵,到外地某個人那裡去看他,順便看看他的公司,畢竟他已經身居高管之位。結果高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其中一個說,你可不能進來,貴司是我們競爭對手呢。

最終這場聚會未能成行,估計以後也很難再成行。

不知道散落天涯的兄弟幾個,是否還能時常想起,我們朝夕相處的那一段日子。

04

有時想想也挺唏噓。每個人好友幾千人,能坐在一起聊聊的,很可能湊不齊一桌。

我們給好友的每條動態點贊,給微信步數點贊,通話記錄卻停留在五年前的。這種的親密假象,就像商場櫥窗里的暖黃燈光,看似觸手可及的溫度,實則永遠隔著一層冰冷的玻璃。

時間在流逝,你的身邊不斷湧來新面孔,這些人在你生活的縫隙里野蠻生長。但真正能讓你卸下防備的,依然是二十年前在宿舍陽台上陪你通宵看的老友。

此後的工作環境里,因為或明或暗的競爭關係,人們開始學著在同僚面前隱藏自己的脆弱和怪異。那些就算由於工作而形成的友誼,總是帶有一種交易的感覺。

上周在學校門口碰巧遇到一位合作夥伴,我們熟稔地交換著最新行業動態,直到他女兒硬拉著他去文具店買筆,兩人才同時鬆了口氣——終於找到了不必繼續寒暄的正當理由。

過去那種不帶有任何目的聚會啊,竟成了都市叢林里的

05

也許我們終將走向孤獨。

人間世就是個熱鬧的集市,裏面人聲鼎沸,喧鬧不已。可是到了黃昏時分,朋友熟人便紛紛放下杯子和你道別,匆匆趕回家去。這時你突然發現這一整天的快樂,融洽,以及身在人群之中的安全感全部都消失了。

站在空無一人的集市中,你終於意識到你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個人。所有人都是生命中的過客,曾經的熱鬧不過是一場盛大的表演,一趟奇幻的旅行,一夜迷離的夢境。

但明白了集市總歸要散,那我們就該舉杯時舉杯,該獨行時獨行,自然就感覺輕鬆自在,沒有那麼多一定,也沒有那麼多必須,更沒有那麼多不得不,這就是自由。

在此之外,大家維持著表面的體面,也就夠了。

有一次我正好在路上遇到之前搭我車的那位大哥,我們熱情地打招呼,激動地訴說最近忙得實在沒法子出來,然後約好下次一定一起吃飯。

其實我們彼此都心知肚明,那將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來源:這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