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雷!負債320億,汽車巨頭申請破產,投資者花480億全打水漂

2025年07月07日 21:29

百年巨頭居然要破產了?!

近日一則消息,讓整個動蕩不安。

全球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巨頭,馬瑞利在申請破產保護,120天內要提交重組計劃。

等待馬瑞利的只有兩個結果,不是被收購,就是直接宣布破產。

馬瑞利穩坐行業巨頭交椅百年,從無到有,再到市場站穩腳跟,位居世界前七,簡直無懈可擊。

這家在國際上聲名赫赫的企業,為何走向這般地步,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馬瑞利成立於1919年,到今年整整走過了106個春秋,這家百年老店的輝煌要從企業家Ercole Marelli說起。

彼時,汽車行業處於萌芽狀態,Ercole Marelli發明了點火磁電機,即作用於汽車火花塞中的零部件。

Ercole Marelli僅靠這一發明,就狠狠吃了的一波紅利,並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公司的名字,馬瑞利公司誕生。

隨著世界汽車工業革命的興起,馬瑞利開始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1929年,馬瑞利推出汽車蓄能電池,業務涉獵越來越廣,馬瑞利逐漸聲名鵲起。

1935年,馬瑞利開始製造汽車和摩托車的火花塞,這一研發,再度為馬瑞利的市場佔有率奠定了基石。

不過,要說輝煌,馬瑞利真正的高光時刻是在1950年。

馬瑞利生產的零部件被首屆F1賽事所用。

這一亮相,直接奠定了馬瑞利在的地位,它與、蘭博基尼、寶馬等多家知名車企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走過30年風雨歷程的馬瑞利,在零部件製造業上已然成為行業領頭羊,但是它仍舊沒有停止前行的步伐。

1967年,這家公司全面拓展業務,上到汽車零部件,像起動機、電瓶、懸挂系統、車燈、變速箱等,下到航空領域、家電領域等,馬瑞利的業務可謂佔據了整個資本市場。

2006年,馬瑞利的業務涵蓋了電子控制系統、動力總成、地盤等多個領域的研發,在15個國家擁有49座工廠,30個研發中心,年銷售額達到了45億歐元。

馬瑞利是走在時代前沿的企業,是在汽車界響噹噹的存在。

如今,佔據的市場份額更多,生產體系也不斷擴大,從49座工廠變為89座,還帶有12個研發中心和26個應用中心。

馬瑞利企業成了全球最大的零部件銷售和研發之地。

2016年,頭子KKR將馬瑞利盡收囊中。

2018年,馬瑞利在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榜單排名前30,年銷售額近百億歐元。

馬瑞利這一程走得太順利了,就在看似一片好景之下,馬瑞利卻出現了意外。

2019年,KKR改寫了馬瑞利的命運。

他花巨資將日本康奈可和義大利瑪涅蒂·馬瑞利進行併購。

KKR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將康奈可掌管熱管理系統和涅蒂·馬瑞利在車燈和懸架系統的技術相融合,打造一個總營收超150多億歐元的,位居全球前五的世界級零部件企業。

一場豪賭,看似穩贏的局面,卻遭遇了霜降。

「生不逢時」用在KKR身上是實至名歸,2019年正是病毒蔓延時,全球陷入停滯階段,他卻選擇合併兩家企業。

合併后,馬瑞利之前的客戶就開始出現下滑趨勢,給馬瑞利重重一擊。

原本單拿出來它們中任意一家企業,都是實力相當雄厚,在國際上都排得上行。

康奈可在燃油車熱管理領域相當有話語權,在全球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瑪涅蒂·馬瑞利在車燈改造、懸架系統上有相當成熟的技術,遙遙領先其他企業。

本來如意算盤打得非常好的KKR或許自己都沒想到,如此龐大的兩大企業在合併后卻未按照自己預定的軌跡行動,反而大打折扣。

不過,在KKR當時併購兩家企業之時,或許他也不能決定市場的走向,但是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即管理模式的混亂,或許這才是真正讓馬瑞利營收驟減的核心因素。

據馬瑞利內部人士透露,自從合併后,這家企業內部經常因為採購權,或者生產上存在意見不統一無法將任務執行下去,還因此丟失了3億歐元的大單的訂單。

當然出現這一現象,也許跟本土文化有關。

日本康奈可一直崇尚精益求精的產品理念,而歐洲的馬涅蒂·馬瑞利則推崇創新策略,理念不同,觀點不同,最終的結果就是延遲交付。

一次次的失信導致馬瑞利口碑大不如從前,2020年時,馬瑞利營收就出現了紅色預警,跌至104億歐元。

2022年,馬瑞利已經連續虧損5年,開始申請破產。

但當時的馬瑞利已經欠債高達1.1萬億日元,在這樣的情況下,最終被駁回。

馬瑞利一直在生死邊緣找尋突破口,但仍舊未能成功,2023年,毛利率下滑2.3個百分點。

到2024年時,馬瑞利直接交付一份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現金流下跌了67%,虧損2200億日元。

無奈之舉,馬瑞利申請破產保護,並且已從貸款機構獲得了11億美元融資的承諾。

馬瑞利併購事件,或許不是真正造成如今面臨破產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它的成敗更像是時代的一個縮影,是傳統汽車與如今電動汽車的切磋之結果。

細數馬瑞利走過的百年,從最開始的在市場嶄露頭角,到成為他人無法企及和逾越的存在,馬瑞利靠的是過硬的技術和對市場的不斷滲透。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的快速向前,馬瑞利這個百年老店彷彿像是百歲般,行動逐漸遲緩。

尤其在新能源開始走向市場時,馬瑞利並未緊跟時代步伐,仍舊沿用傳統技術去創造已經擁有的那些產業。

然而市場上正上演著一出悄無聲息的轉型戰,早已從原始零部件改為晶元控局,從原材料到如今的納米科技,馬瑞利卻未能嗅到這股毫無硝煙的「戰爭」。

其實,馬瑞利最終輸在了戰略上。

近年來,智能化的殺傷力讓無數企業猝不及防,從傳統工業到晶元智能化,改朝換代相當之快。

尤其車企行業,想要立足市場,必須有非常高的戰略部署應對每一個不確定的環境變化。

在這個充滿高科技感的時代,無論是中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緊跟國家戰略部署,懂得順勢而為,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今,整個汽車行業都在等待著馬瑞利的新動態,那它能否挺過這一股寒流,拭目以待。

來源:毒sir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