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展望:八大問題拷問澳洲經濟前景(1)

2016年12月29日 19:10

來源:《澳華財經在線》

澳華財經在線12月29日訊 過去十五年來,聯邦銀行(CBA)證券分部Commsec連續發布“大事件”報告,對未來12個月內影響國內經濟的重要事件或問題做出前瞻性預估。在2017年,將有哪些事件會對產生特別影響?
 
新年出發點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2016年,經濟運行良好,大多數州住房建設保持穩定,反過來,這種穩定為就業和消費支出提供保障。在作為經濟支柱的礦業領域,儘管投資放緩,礦產品產出仍保持強勁。經濟的另一支撐來自於聯邦和州政府的基礎設施投建支出。澳洲聯邦儲備銀行(RBA)認為政府有能力繼續擴大財政支出。
 
2017年經濟增長預計保持在2.75%至3.25%的範圍內。澳儲行預計通脹率會逐漸回升至2%至3%的範圍,國內經濟穩定增長和世界經濟前景改善應當會引起適度的通貨膨脹,不過這面臨來自科技發展和全球化會的持續制衡。

聯邦證券(Commsec)認為,2017年大部分時候澳儲行將保持現金利率不變,如果基礎通脹率持續低於2%,央行仍有能力降息。不過,澳儲行行長已明確表示不打算再次削減利率。但至少,談加息還為時尚早。
 
“如果經濟增長如預期保持穩定,失業率預計將在明年緩慢降至最低,穩定在5.25%。”2016年,澳幣隨波逐流整體下行,期間受到一系列因素影響,包括大宗商品價格升高、澳洲現金利率兩次下調以及市場對美元利率的複雜預期等。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大事件1:美國新總統主政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特朗普在初期並不被看好,但最後通過初選成為共和黨候選人。接著,政治分析家們緊盯其女性、移民和貿易政策觀點不放,出現大量爭議。美國大選後期聯邦調查局(FBI)示意不會繼續追究希拉里“郵件門”事件,當時諸多分析人士都認定,希拉里將入主白宮。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特朗普扭轉劣勢成為了第45任美國總統,一位非政治家,一位商人最終當選,而早期跡象表明特朗普的確試圖用經營企業的方法來治理美國。
 
他的一些政策引人擔憂,總體指導原則還是“美國第一”。儘管不會採用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認為像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跨太平洋合作之類的協議並沒有最大程度利好美國。因此,特朗普可能會尋求修改協議內容,另外能源政策也可能有所調整。
 
目前,這些變化是否將被視作“合理的”尚未可知,大多數決策將取決於特朗普任命的顧問和內閣,以及共和黨議會的意見。
 
如果特朗普的當選令人感到吃驚,那麼金融市場的初步反應同樣讓人驚訝。選舉日當天亞洲交易時段,人們原本預期道瓊斯指數將下跌多達900點。然而,事實是投資者轉而立刻關注可能會從特朗普勝出中獲益的企業和行業。
 
特朗普削所提出的減稅、增加基礎設施支出等政策成為關注熱點,市場預計財政政策將起到刺激作用。聯邦證券指出,要看到市場在基於預期做出反應,未來特朗普經濟政策實際實施情況還有待觀察。

 【點擊放大】
 大事件2:通脹是否處於拐點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近幾年每當新年展望時刻,通貨膨脹總是反覆提到的話題,大多僅僅停留在猜測上。2013年聯邦證券提出“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的疑問,2014年提出“通貨膨脹已成過去了嗎?”,2015年是“我們還有必要擔心通脹重演嗎?”。
 
世界許多地區利率接近於零,一些央行通過購債刺激經濟擴張。儘管如此,對通縮的擔憂卻一直存在。從央行、政府,到消費者和企業都十分關注“去通脹”——通脹年率下降,以及“通貨緊縮”——物價下降。
 
但是,有理由相信通脹形勢處於轉折點,一方面在於特朗普有望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減稅和政府支出增加將促進投資、消費支出和就業強勁增長。並且,隨著美國和澳大利亞等經濟體越來越接近所謂的“充分就業”,通脹面臨再升高的風險。
 
美聯儲端好架勢,一直準備提高基準利率。正是持續的低通脹使其有充足的餘地按息不動。財政政策將更加強勁的預期則讓美國決策者心中篤定,可以再度加息。
 
還有其他的跡象表明超低通脹的日子不多了。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上漲,刺激鐵礦、煉焦煤和熱能煤價格上漲。2016年鐵礦價格上漲近80%,煤礦價格增長一倍。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的緊縮狀況也已終結。
 
澳儲行似乎相信通脹已到底限,那麼這意味著現金利率也已觸底。
 
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其他因素在抑制通脹壓力。科技進步促使生產成本及商品價格降低,市場競爭更趨全球化,諸多領域受到“顛覆”,意味著更多新公司與現有企業展開競爭。這些力量將使物價保持低水平。

 【點擊放大
 大事件3:財政政策PK貨幣政策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央行是否已經別無選擇?他們的答案是否定的,並且稱“我們總有辦法”。事實上近年來各國央行尋求創新突破,實行“量化寬鬆”及諸多類似舉措。量化寬鬆從根本上是在加印鈔票,而從純經濟論者的角度看,這些政策並沒產生什麼效果。
 
央行從私營領域購買債券換取現金。類似的,其他資產類也被購買,目的也是向經濟中注入資金,期望鼓勵人們消費和投資。然而,當利率實際上為零或是負值時,央行能做的其實較為有限。
 
金融海嘯作用下,全球範圍內政府預算水平削弱,經濟復甦勢頭疲軟,物價和工資水平降低。面對赤字壓力,政府加大支出以提振經濟的政治意願減弱。對情況沒有助益的是,一些決策者、經濟顧問和評級機構仍在沿用舊思路,認為增加貸款和支出具有一定風險,是一種消極的政策方向。
 
如果經濟回報高於借貸成本,政府和企業有很好的理由在低利率情況下去借貸。現任澳儲行行長洛伊(Philip Lowe)與前任行長均積極號召擴大政府開支,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方面,條件是要有強大的商業方案支持。此類公共支出能夠提振經濟,幫助產生經濟繁榮所需的生產性資產。
 
即將就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認為財政政策應該為貨幣政策提供支撐,目標是減稅,並加大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以刺激經濟增長。“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央行和政府也能認可,讓財政政策發揮更大作用,改變一些錯誤的指導觀點。”

點擊放大
大事件4:房市軟著陸還是硬著陸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聯邦證券在曾在去年的“大事件”報告中提到這個問題,並認為“答案將在2016年揭曉”,但顯然,問題沒能解決。2017年房產市場將怎樣“著陸”,仍是有待討論的熱門話題。
 
一些人可能會質疑房市著陸問題是否應列入“大事件”清單。因為在澳大利亞多數地區,這並不是問題。比如,儘管很多人認為房市值得關注,但仍很難去定義地區之外的房產經濟繁榮。
 
引起爭論的真正焦點是什麼?當然,硬著陸將表現為房產市場從供應不足變成供應過剩。簡單地說,開發商和投機者預感房價上漲會帶來獲利增加,開發出大量住房。然而,供應大於需求會造成住房價格下跌而非強勢上漲。如果有大量房屋待租,可能會導致投資者拋售房產,使供應過剩加重。例如金融海嘯時的美國和歐洲經濟體。
 
目前悉尼和強勢上漲,連續多年漲幅都在長期平均水平之上。截至10月年度,上漲10.6%,遠超十年平均水平6.5%。墨爾本上漲9.1%,平均水平則為7.4%。高漲的房價刺激住房開發——尤其是公寓房。房產需求超過供應,驅動價格上漲。
 
然而,未來一兩年內,將會出現更多出售或是用於租賃的房產。將要面臨的問題是:是否蓋了太多的房子。
 
對此,要謹記的是,人口快速增長正為悉尼和市場提供支撐。幾年前曾存在明顯的住房供應不足。事實上在2009年,新南威爾士新房開工數達到近56年最低水平。不過,新公寓項目融資嚴重依賴期房預售狀況的情況應當值得注意。
 
點擊放大】
下期展望:
大事件5:中國經濟變革
大事件6:全球政治環境
大事件7:就業市場狀況
大事件8:住房可負擔性
 
免責聲明:本文為財經觀察評論,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操作或投資決定請詢專業人士。
 

(來源「ACB News 《澳華財經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