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悉尼40年規劃: CBD,Parramatta,第二機場

2017年10月26日 8:48

來源:acnw

為解決住房可負擔問題、化解交通擁堵,一場雄心勃勃的嘗試可能會徹底重塑大地區。

到時候悉尼這個巨型都市可能被劃分為三個中心,每個人的居住地點離工作場所及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的距離都不會超過30分鐘。

上周日發布的《大悉尼地區計劃》草案(draft Greater Sydney Region Plan)勾畫了40年願景,旨在鼓勵居民和企業圍繞三個中心區域定居和開展商業活動,三個中心包括:、Badgerys Creek(選址地)。

此計劃由名為大悉尼委員會(Greater Sydney Commission)的獨立機構制定,該機構負責人露西.(Lucy Turnbull)說:「現在是時候開始規劃我們的土地用途了,要考慮宜居性、規劃好學校和社區場所、要形成一個能建起偉大城市的體系。

這份長達170頁的文件旨在為新南威爾士這個全國人口最多的州,制定一份土地使用和交通戰略。但是此文件本身並沒有提及所需資金來自何方,也沒提及州政府是否會承諾修建連接未來第二機場的鐵路線。

此計劃概述了一系列交通規劃,其中包括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但是也註明「交通舉措分為四類:承諾會建成、調研期0-10年、調研期10-20年、20年以上願景。后三類規劃需要更多的調研,最終還是由政府決定是否實際撥款興建;后三類交通規劃目前沒有得到政府一定會撥款的承諾。」

雖然這此計劃不是政府的政策,但它代表著重塑兩個新興大都會之一的最雄心勃勃的嘗試,委員會希望它將作為未來悉尼的藍圖。

特恩布爾政府已經暗示過會通過所謂的「城市交易( Deal)」計劃,為重塑擴張中的大都市和解決交通擁堵提供聯邦資金,以讓城市變得更好。

向西走

該計劃的總體策略將是鼓勵遠離悉尼CBD進行開發,把開發項目和就業機會推向城市西部。

委員會估計,到2056年,大悉尼地區人口將從470萬增至800萬。增加的居民人數意味著在2056年之前,需要81.7萬個新增就業崗位,以及額外的72.5萬套住宅。

草案詳細介紹了每個設想中的大城市中心樞紐,東部海港市()以悉尼CBD為中心,將繼續作為金融業和專業服務樞紐。

中部河流市(),以Parramatta為中心,將成為醫療、教育、研究機構、商業服務、行政服務聚集的樞紐,城市改造和新區開發將伴有與之匹配的高質量公共空間、綠地、基礎設施,以吸引技術人才和排名前100的企業入駐。

第三中心——西部公園市(Western Parkland),以規劃中的悉尼第二機場選址地Badgerys Creek為中心,將側重物流公司和先進位造業。

報告寫到:「宜居性(對這個區來說)是關鍵,比如要有更多的樹木來提供蔭涼,要有便於步行的街區,要有方便的商店和服務設施。」

30分鐘城市

同樣是在上周日,政府也發布了一份未來交通戰略草案,概述了如何實現這個目標:讓70%的居民30分鐘內可抵達工作,學習、娛樂目的地。

這份名為《未來交通戰略2056》(Future Transport Strategy 2056)的報告結合了《大悉尼地區計劃》來制定,概述了州政府為解決交通問題而提出的同樣大胆的做法。

報告概述了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把(交通的)概念由「飛機、火車、汽車」轉變為「為移動而產生的服務」——拼車、遠程辦公、遠程使用重要服務、自動駕駛汽車,甚至還包括用無人機提供「日常貨物運輸和點對點人員交通」。

誰來買單?

兩份報告草案都面臨同一個關鍵問題——最重要的是誰來買單讓願景變成現實?

未來Badgerys Creek機場會不會有火車線連接?對此新州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Andrew Constance守口如瓶。

Andrew Constance說:「我們不能孤立的建造交通工程,而不考慮到就業策略,住宅規劃和開放空間規劃。「

《未來交通戰略2056》是明確的,但對涉及到的資金平衡問題沒有做出任何承諾。交通報告寫到:「不直接受益於交通投資的納稅人仍需要為交通網路付出。這是因為公共交通服務可以給社區帶來更廣泛的經濟、健康、環境收益。」同時,報告也強調了直接使用這些基礎設施的人和企業可以得到的好處。

報告還補充寫到:「雖然這些收益證明,使用一定程度的納稅人資金是合理的。交通投資直接受益人和出資人之間的(收益)不平衡問題還需要得到考慮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