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私校大揭秘!到底多大送孩子去私校?
來源:北京人在悉尼
孩子的教育,
是父母一生為之拼搏的事業。
國內曾經有一個很火的電視劇《小別離》,
裏面有講到了一個中產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陷入了焦慮和無盡的爭吵,
父親是一名高管,母親是社會精英,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收和社會地位都很高的父母,
也都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傷透了腦筋,
上不了好的學校,
等於一輩子都完了。
而擇校問題,
也何嘗不是澳洲華人家庭躲不開的問題呢?
在澳洲,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家庭,
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入讀最頂級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大概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入讀私校,另一個是考精英中學。
前者需要為孩子準備一筆昂貴的學費,如果入讀頂級私校,父母的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後者比較省錢,但也需要有一定的難度,進階路線是,
公立小學,考OC班,考精英中學…
澳洲的歷屆總理裏面就有來自不同類型的學校。
現任總理Malcolm Turnbull(特恩布爾)就畢業於澳洲的頂級私校Sydney Grammer School
澳洲的上一任總理Tony Abbott(艾伯特)畢業於天主教學校
Kevin Michael Rudd(陸克文)畢業於公立中學
而今天,我們來重點講一下澳洲的私校教育。
錢的問題
澳洲的私立學校一般是由教會、企業、私人管理,生源一般屬於比較富有的階層,
據最新教育規劃指數顯示,
悉尼的私立教育費用排名位列全澳第一。
在悉尼,如果父母選擇讓孩子接受私校的教育的話,
在上大學之前,
需要總計為孩子的學費支出50萬澳元,
教會學校約24萬澳元。
學校的軟/硬體
私校在更注重個性化的教育,校規嚴格,重視品格培養,
學校在硬體上也是優勢非常明顯的,
管是學校的各項設備還是操場都是一流的。
在公立學校很多活動都是自願參加的,比如野營、遠足和課外活動。
但是在私校里,這些活動都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參加,
在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全面發展方面,私校表現的更好。
錄取過程
公立學校錄取簡單明了,一般在你住址附近的學校入讀。
而私校會對學生和家長進行面試,有的學校還會要求參加入學考試,
如果準備上私校,還需要提前報名,
將孩子列入waiting list裏面。
師資、班級規模與課程
私校比較會限制學生的人數,實行小班制,一個班級20~30人之間,
師生比例會高一些,老師能更好的關注每一個學生,
在一些課程,學校會請一些有這方面專長的教師授課,
從而發現孩子們更擅長的方面。
在課程方面,私立學校在課程的制定上更有發揮的空間,
比如編程、多種語言和類似的課程。
面試問題(學生/家長)
澳洲的私校私校面試不但是對學生的考量,同時也是對家長的一個測試。因此,積極的準備面試還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對3年級到11年級學生的一些面試問題,
主要鼓勵孩子以可聽見和清晰的聲音回答,嘗試用完整的句子或更多的答案,
不僅僅是「是」或「否」。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突出自己的個性、特長或喜好)
How do you know XX school? What do you know of XX school?
(你是怎麼知道 XX 學校的?你對這所學校有什麼了解?這裏可以講學校的優勢,例如學術成績、設施、環境、特色項目等。)
What do you often do at weekend time?
(周末一般做什麼;可以說參加了什麼興趣班或者補習班並解釋原因)
Do you have pets in your family? Do you like pets?
(你家裡養寵物嗎?你喜歡寵物嗎?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即可)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講講你的家庭;講一下家裡幾口人,住在哪裡,父母從事什麼工作,簡單描述即可)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最喜歡的運動)
Do you have any strengths and weakness? What ar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
(你的優缺點是什麼?)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or special interests?
(你的興趣愛好)
曾經有一位家長的孩子參加了sydney grammer的kindy面試,
一共140個學生報名,錄取排名前22位的孩子。
孩子回家后告訴家長,他們玩了fire truck的遊戲, 搭了積木,還有和數字有關的遊戲,講了個小故事,畫了畫…
老師問了喜歡什麼玩具,今天的衣服很特別之類的。
因為面試是全英文的,因此,
家裡說英文的孩子在面試時優勢會很大。
幾年級送孩子去私校
私校的招生年份一般在在小學階段的Kindy、Year 3、Year 5,或者是小學畢業后就讀Year 7(相當於國內初一)。
一些不差錢的家庭甚至在Preschool(3-5歲)就送孩子進私校了,一些海外的學生也有申請Year 9 或者Year 10 入學的。
但是,究竟是從一開始就送孩子讀私校,還是在Year 3、Year 5 ,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各有不同,要綜合考慮孩子的接送,或是離家遠近來決斷。
根據家長們的反饋,為了讓孩子更早的適應私校生活,
最好在Year 3之前就讓孩子入讀私校。
期望值
不論是讀私校還是公校,有時孩子在學習方面天賦都不盡相同,
孩子花了錢讀了私校,也有可能碌碌無為、普普通通,
這個沒有絕對的投資與回報的成正比關係,如果家庭財務狀況非常緊張,或是想拿這筆錢去做投資,
整日思考這錢花的值不值,那還是要多加考慮,如果孩子沒能達到你的心理預期,
是否也可以坦然的接受。
曾經有入讀了私校的家長閑聊時表示,
如果想通過讀私校來拓展家長的人脈,認識不同階層背景的朋友,
也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即使在私校里,
只有那些背景相近、生活習慣相似的家庭能有很好的往來,
家長關係處得好,孩子們自然也就成為了朋友,
因此,不論是公校、私校,
提高自己,讓自己優秀,
才是硬道理。
一個人的成功過程一定也是非常複雜的圖譜,
一流的教育到底給了孩子什麼、精英與普通人在成長路徑上,
到底有什麼不同等等問題的討論,還將一直延續下去。
但是,教育從來都不只是學校的事情,不要指望入讀了一所好的學校,
家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人,首先家長們自己也要提高、努力,
給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樣。
教育的最終目的,還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公校還是私校這道選擇題,
在考慮完經濟因素以外,還要取決於孩子本身,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了解更多,才能做出最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決定。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