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家庭收入倒退十年前 窮人數量越來越多

2019年07月31日 13:06

來源:財經見聞

歷經連續多年的工資增長疲軟狀態,家庭收入停滯不前。

最新的數據顯示,居民家庭的收入實際價值低於十年前水平。

收入倒退十年前

據悉,最新的澳大利亞家庭、收入和勞動力動態調查(HILDA)顯示,2017年澳大利亞家庭中位收入錄得80,095,較2009年要低542澳元(扣除通脹因素)。

從平均收入的角度而言,在整整八年期間,家庭平均收入僅增長了3.5%或3156澳元,達到93,734澳元。

這一數據和上一個統計周期相比可以說形成了鮮明對比。在2003年至2009年期間,澳大利亞家庭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長就達到大約3000澳元。

報告的共同作者Roger Wilkins教授說道:「自2012年以來,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基本保持不變。」

他說:「我們看到在2005年至2009年中期,澳大利亞居民家庭收入出現大幅增加。但是自2012年以來,基本上就沒怎麼漲。」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澳大利亞居民家庭已經開始適應 「多年不漲的收入」。

HILDA用於衡量家庭財務壓力的指標在2017年已經恢復到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占人口的比例為9.7%,低於2011年的13%。

Wilkins說道:「財務壓力和人們對待收入的方式密切相關。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工資不太可能出現上漲,他們就會開始做出相應的規劃,並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窮人越來越多

在經歷了十多年的下降后,貧困人口比例在過去兩年開始重拾升勢。

貧困線以下的定義為收入不及整體中位收入的50%。數據顯示,目前的這一人口比例為10.4%,高於2016年的9.6%。

報告得出的結論是,窮人生活標準的改善趨勢「並沒有得到有效維持。」」

Wilkins說道:「當然,我們希望窮人比例上升的數據只是暫時的曇花一現。但是,這的確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這種程度的上升是否會演變成一種長期趨勢,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HILDA調查由應用經濟和社會研究所進行,自2001年以來已對9500戶家庭中的17,500人進行了調研。

其他重要發現

調研報告中的關鍵發現包括,女性就業率目前處於自調研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並且從2016年的69.5%上升到2017年的71.4%。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約有61%的女性屬於「非正規就業」,例如從事臨時工、兼職等工作。相比之下,男性中的這一比例僅為37%。

另外,調查還發現,除年輕人之外,所有群體的臨時合同都在下降。

據分析,15至25歲人群中籤署臨時合同的比例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市因為全日制打零工的比例平行增加。

報告稱:「全日制學生和臨時工作之間存在密切聯繫,其中65%的全職學生會在空余時間打工。而15至24歲年齡段的學生則有74%屬於臨時合同。」

對於25至34歲年齡階段的人群而言,固定期限合同顯著增加。

總體而言,固定期限合同現在占所有就業勞動合同的比例超過10%,高於2001年的8.3%。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